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构建节约型水保,探索种植香根草经济合理的施肥量,应用作物报酬递减律的原理,在莒口虎山开展了7个处理、3个重复和1个对照,共28个小区两种肥料(干猪粪和钙镁磷)的分区定肥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施用猪粪增产效果明显,施用钙镁磷增产效果欠佳.结论:株施干猪粪11.6g增产效果最明显,其为当地适宜的经济合理施肥量.

  • 标签: 香根草 分区定肥 水土保持 试验报告
  • 简介:一、一年养两茬鱼的可能性1.北方地区光照时间长,光照时间年2400~2800小时,晴天时间长,达到130天左右,适温时间长,5至9月份水温平均在20℃左右。2.选用优良品种,即德国镜鲤与高背鳞鲤杂交,这一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优点。3.经测定,4月中旬至6月末池水溶氧量高达5mg/l以上,氨氮含量低,浮游生物丰富,对养第1茬鱼极为有利。

  • 标签: 光照时间 德国镜鲤 商品鱼 浮游生物 优良品种 鲤鱼
  • 简介: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库区群众发展网箱养殖花鲢的积极性很高。网箱以成鱼养殖为主.单箱产量达175公斤左右,产值上千元,网箱养殖花鲢成了库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水库在汛期排水排沙.较大地影响了花鲢的生长.养殖周期变长,产量降低,效益也大大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与渔民进行灯光网花鲢网箱养殖实验.通过对比.我们认为利用灯光网进行花鲢养殖可以明显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

  • 标签: 网箱养殖 花鲢 光网 试验 养殖产量
  • 简介:针对92GL2型牵引式牧草收获机的功能要求,通过分析确定了其割草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割草效率高,功率消耗低,能一次性完成牧草的割草和搂草。

  • 标签: 牵引式 牧草 割草机构 割草 搂草
  • 简介:选用7个沙棘品种(杂雄优1号、杂雌优1号、杂雌优10号、杂雌优12号、杂雌优54号、太阳、乌兰沙林),使用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BT、GGR、NAA、IBA、HSR)处理,进行完全随机组微枝扦插试验试验表明杂雄优1号微枝扦插平均成活率最高为92.37%,太阳平均成活率最低为79.48%。试验为微枝扦插技术应用于沙棘生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指导,证明了利用微枝扦插技术解决生产中育苗效率和新品种快繁问题的可行性。

  • 标签: 沙棘 微枝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简介:〔目的〕探讨茶尺蠖性引诱剂对成虫的引诱效果。〔方法〕把茶尺蠖性引诱剂诱捕器置于历年茶尺蠖EctropisgrisescensWarren为害较重的茶园,每放4个有诱芯的诱捕器,放1个无诱芯的诱捕器作对照。〔结果〕茶尺蠖性引诱剂1个诱捕器每晚诱到成虫,最多的为6头,有时0头,平均1.19~3.69头。诱到的茶尺蠖成虫以灰翅型的为主,占89.83%~94.07%,黑翅型的仅有5.93%~10.17%。〔结论〕性引诱剂对茶尺蠖成虫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可作为防控茶尺蠖的措施之一。

  • 标签: 茶尺蠖 性引诱剂 试验
  • 简介:近年来,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迅速蔓延,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监测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是预测预报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设置诱木和诱捕器诱集松褐天牛,调查林间松褐天牛的种群数量、发生规律以及主要天敌种类,确定松褐天牛在余庆县的生活史。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雌雄性比为2.14:1;诱木的有虫株率为64%,虫口数量为(95.00±6.00)头/株;松褐天牛的各个发育阶段均存在较多自然致死因子,对控制松褐天牛种群数量有重要作用。因此,科学有效地监测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对预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及时有效地控制其蔓延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余庆县 松褐天牛 诱捕器 诱木 监测
  • 简介:对5种地被竹竹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人工低温冷冻试验,测定了5种地被竹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它们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5种地被竹抗寒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鹅毛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菲黄竹和铺地竹。

  • 标签: 地被竹 引种 生物学特性 耐寒性
  • 简介:在几千年的蚕丝生产中,应用常规杂交技术育出了千百个家蚕新品种,为蚕丝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无疑地,它还将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的局限性,积极开发包括种间杂交在内的家蚕育种新技术,乃是进一步发展蚕丝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家蚕(蚕蛾科)和蓖麻蚕(大蚕蛾科)属不同科昆虫;家蚕与蓖麻蚕杂交(超远缘杂交)的研究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有关蚕的种间杂交研究尚处初始阶段(Deodikar等,1977;钱惠田等,1981;张果,1986)。蚕类

  • 标签: 杂交试验 大蚕蛾科 家蚕育种 常规杂交育种 蚕丝业 同工酶谱
  • 简介:2002~2003年,采用90%万灵、21%毕达、25%阿克泰、50%库龙、2.5%功夫、20%艾美乐、40%速扑杀、10%蚜虱净、25%稻虱净等9种化学药剂,对橄榄星室木虱进行防治试验。根据防治效果、成本以及化学药剂的理化性质,筛选出万灵4000倍液、功夫2000倍液、蚜虱净1000倍液、毕达1000倍液等4种处理为最佳使用组合,防治效果分别为98.45%、97.85%、98.54%、92.35%,药剂成本2~3元/亩诙,可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橄榄星室木虱 化学防治 橄榄树害虫 杀虫剂 药效试验
  • 简介:继2006年第三期对河南濮阳野生乔木山桐子、粗糠树、灯台树等13个树种引种驯化的研究成果介绍之后,再对秦岭槭、朵椒、铜钱树等10个树种在观赏性状、生态习性、繁育、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引种驯化 驯化试验 乔木 野生 濮阳 观赏型
  • 简介:对黑李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灌阳县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下,在株施栏粪10kg的基础上,3级旱地果园以667m2施纯N24.6kg、P2O512.3kg、K2O32.8kg为宜。

  • 标签: 黑李 优化配方施肥 肥效 灌阳县
  • 简介:2015年在福安蟾溪国有林场开展厚朴人工造林林地选择与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厚朴的生长量呈现下降趋势,海拔对厚朴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厚朴的适生范围较广,可在Ⅰ、Ⅱ、Ⅲ类地上推广栽培。厚朴的冠幅和胸径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造林以适当稀植为宜。合理施肥能促进厚朴林分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m(N):m(P):m(K):150:150:100组合是厚朴培育的合理施肥组合。

  • 标签: 厚朴 立地等级 地类 造林密度 配方施肥
  • 简介:本文进行了红掌组培苗的催花试验研究,并对影响红掌试管苗开花的关键技术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掌组培苗从移栽至开花的不同时期,用1—4号营养液,进行叶面喷肥,并结合根部施肥,可使植株迅速生长,达到提早开花的目的;磷酸二氢钾及6-苄基嘌呤有促进提早开花的作用,栽培15个月苗开花率达70%,18个月苗开花率达100%;组培大苗保持10000-150001ux的光照强度及全日照量的60-80%,是使其提早开花、提高产花量及花的质量的必备条件;长期处于30001ux以下光照强度环境中的大苗不开花;多次换盆及适时采花,可使植株提早开花;单株年出花率达18支以上。

  • 标签: 红掌 组培苗 施肥 催花试验
  • 简介: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萘乙酸(NAA)、生根粉双吉尔(GGR)和生根粉(ABT1)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GGR、GA3和NAA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均较高。GGR浓度200mg/L时发芽率(100%)最高,浓度为100mg/L时发芽势(86.6%)最高;GA3浓度200mg/L时发芽率(100%)和发芽势(80%)最高;NAA显著促进了种子发芽率,但其发芽势较低;而ABT1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作用不明显。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金花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显著影响。

  • 标签: 金花茶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发芽率 发芽势
  • 简介:美洲黑石斑隶属熊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一种名贵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病害少、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点,最适宜的生长温度、盐度、pH值分别为17~27℃、23~33‰,7.8~8.6。非常适于在我国温带、亚热带海域养殖。

  • 标签: 混养试验 美洲 海水养殖鱼类 石斑鱼亚科 对虾 花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