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透护理中应用控制论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血透中心接受的9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其中55例血透护理中应用控制论(探究组),40例采取常规专科护理,应用焦虑自量表(SAS)、抑郁自量表(SDS)评测本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改善情况,并掌握两组并发症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降低,但探究组降低效果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P<0.05);探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临床血透护理中应用控制轮,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控制论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供应室湿包常见原因及控制方法。方法比较供应室中物品摆放的不同、冷却时间和湿包数的关系。结果湿包、灭菌器蒸汽压力、干燥时间之间都有直接的关系。物品干燥的程度和炉内冷却的时间成正比关系,因此不应该随意的将炉内冷却的时间缩短。结论湿包和灭菌冷却的时间、蒸汽压力、干燥时间有直接的联系,因为物品干燥的程度和炉内冷却的时间成正比关系,因此不应随意将炉内冷却时间缩短。

  • 标签: 供应室 湿包 原因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理应用吸入疗法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控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小儿哮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人院后,均采取抗感染、抗病毒及酸中毒纠正等常规疗法,观察组45例患者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经过一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及肺功能方面各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变化更加明显,两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8.8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2.22%,观察组的疗效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各种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所用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经(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9±1.2)天,对照组为(9.2±2.2)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哮喘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因此,合理应用吸入疗法可有效控制小儿哮喘急性发作。

  • 标签: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 小儿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2016年乐山市夹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手足口病的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2016年发生在乐山市夹江县并报告到《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生成的手足口病数据,了解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2-2016年乐山市夹江县手足口病发病以0~3岁儿童居多,占总发病数的88.9%;职业分布上大部分为散居儿童,占总发病数的60.9%;结论乐山市夹江县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损伤控制在促进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恢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按整体例数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损伤控制治疗与一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恢复时间以及对治疗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更短,出血量也更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可有效提升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恢复时间,缩短患者手术用时与减少出血量,并且能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 标签: 损伤控制 急诊外科 多发伤 恢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纸塑包装器械压力蒸汽灭菌湿包产生的原因,分析控制湿包形成的有效措施。方法将MAST-A1500压力蒸汽灭菌器,相同灭菌参数的重量≤7公斤,体积≤30×30×50cm纸塑包装的管腔器械及实心金属器械包各20例作为对照组A;改进包装、灭菌装载、灭菌卸载相关因素的同类纸塑包装的管腔器械及实心金属器械包各20例作为实验组B,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结果经改进后湿包发生率下降了97.5%。结论灭菌前实施正确的物品准备和包装、掌握正确的装载及卸下技术、保证灭菌器良好的性能和掌握解决湿包问题的能力是能够控制大部分湿包的发生的。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纸塑包装 湿包 分析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和预防控制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县结核病定点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选取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前的肺结核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后的肺结核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观察组PPD检查结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感染结核发病率为15.3%,对照组为7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采用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肺结核感染率,达到控制肺结核传播的目的。

  • 标签: 肺结核 发病情况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追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可追溯管理前后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以及因器械导致的患者感染率。结果可追溯管理后器械消毒合格率为98.65%,明显高于可追溯管理前的合格率(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追溯管理前因器械导致的感染率为2.45%,明显高于可追溯管理后(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追溯管理可提高手术包消毒灭菌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能明显较少因手术器械问题所导致的患者感染。

  • 标签: 可追溯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检验科2014年5月—2016年5月获取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份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检验标本系列资料于临床展开回顾性分析;针对表现为不合格微生物标本所占有的百分比进行准确计算,并且对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加以分析,并且研究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在该次研究的10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中,最终表现出样本不合格的标本239份,百分比为23.90%;不合格样本中包括水样样本、血样样本和一次性样本,其中水样样本168份,占所有不合格样本的70.29%,血样样本31份,占所有不合格样本的12.97%,一次性样本40例,占所有不合格样本的16.74%。因为采集样本过程中未规范操作、出现了送检不及时的现象以及标本污染的现象均会导致最终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结论存在诸多因素会造成最终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现象,对此在对微生物标本进行采集、标本运输以及标本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到满足要求规范,进而将出现不合格标本的概率显著降低,为后期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原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辖区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为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辖区内33个居委会中的5个居委会为分析对象,对在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相关生化指标检查。结果长征镇辖区内糖尿病患者平均空腹血糖6.9±3.9mmol/l,平均餐后2h血糖9.8±4.7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7.1±0.9%,总体血糖达标者209例,达标率为52.64%;血糖达标情况与年龄、病程、是否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糖、签约家庭医生等因素正相关,而与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吸烟、饮酒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长征镇辖区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有待提高,应当结合目前开展的家庭医生制签约工作将其纳入综合管理,以提高血糖达标率。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份收治的患者12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不进行相关的供应室护理的质量监控,实验组采取相关的供应室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整个预防院内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能够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这是值得推广和鼓励的。

  • 标签: 预防院内感染 供应室护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供应室的细节管理的实际运用情况及研究细节管理在控制院内的感染中所起到的作用,以此来分析其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消毒供应室2016年2月-2017年2月管理资料,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管理资料展开对比,均60份。结果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管理前院内感染率为13.3%,管理后无感染事件发生,具统计学差异(P<0.05)。细节管理可为供应室的良好运作保驾护航,树立医院先进优秀的良好形象,并且明显控制降低了院内感染率。

  • 标签: 细节管理 供应室 院内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只有熟知生物安全柜的分类、作用,而后合理选择生物安全柜才能避免出现不足及过度的现象。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结合实际详细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如何选择生物安全柜以及怎样正确应用生物安全柜。

  • 标签: 疾病预防 控制系统 生物安全柜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结肠癌术后血糖控制水平与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手术切口感染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切口甲级愈合者为对照组。将患者术后不同血糖水平作为暴露因素(7.8~10.0mmol/L与<7.8mmol/L;6~7.8mmol/L与4~6mmol/L)。通过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血糖控制水平与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下,血糖控制在<7.8mmol/L是切口感染的保护性因素。手术时间较长、贫血、急诊、低白蛋白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手术时间较长、急诊、低白蛋白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血糖水平6~7.8mmol/L与4~6mmol/L相比较,切口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结肠癌术后血糖应控制于7.8mmol/L以下,并且不要求严格控制于6mmol/L以下。

  • 标签: 血糖 切口感染 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要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控制血压,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针对PDCA循环管理方法,探讨其在成分血制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前景,有利于规范成分血制备流程,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以进一步加强血液质量安全,促进血站发展。

  • 标签: PDCA循环 成分血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6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用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可有效提高康复效果,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肩部控制训练 脑卒中 肩痛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控制医院感染中手术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并自愿接受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的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和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自愿接受手术室加强控制医院院感护理管理模式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进行手术室加强的护理管理前后的院感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而且,研究组患者的院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显著提高,在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方面的力度大大的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