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抗生降阶梯方式针对性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对比常规治疗方式的疗效分析。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患有小儿重症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抗生降阶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采用抗生降阶梯治疗方式的观察组患儿治疗疗效要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等方面都比对照组患儿时间短(P<0.05)。结论采用抗生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比常规抗生治疗方式疗效明显,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

  • 标签: 抗生素 小儿重症肺炎 降阶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患有重症肺炎的160例患儿,将其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降阶梯治疗,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疾病的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抗生降阶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抗生素降阶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情况。关注生活、工作和学习带给女性群体带来的重大压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妇科疾病的治疗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妇科疾病中细菌感染的病症发病率较高,而目前实际的治疗和护理手段也是非常有限的,能够采用科学的治疗方式进行患者病症的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以为女性抵挡细菌的侵袭。本次研究就针对妇产科细菌性感染病症的治疗展开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观察抗生使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标签: 妇产科 应用抗生素 现状 进展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9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干扰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有助于快速改善症状,缩短康复时间,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干扰素 炎琥宁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抗生的降阶梯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使用抗生降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生升级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0%,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重症肺炎的小儿患者进行降阶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行下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抗生素升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维生D联合维生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5例口服维生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观察组65例口服维生D联合维生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停药1月时复查,观察组阴道PH值、白带异常率、BV检测阳性率低于对照组,血清维生D、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膜早破发生率、产褥感染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维生D联合维生C、乳酸杆菌制剂阴道用药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显著。

  • 标签: 维生素D 维生素C 乳酸杆菌制剂 妊娠期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米诺环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20例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性病确诊患者,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实施不同剂量及时间的米诺环治疗,全部患者均于治疗开始后2周末进行治疗效果的判定及对比。结果皮肤感染患者痊愈率为94.6%,痤疮组患者治愈率为89.3%,淋病患者治愈率为73.7%,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治愈率为87.5%,宫颈炎患者治愈率为95.0%;除淋病患者的治愈率差异较大(P<0.05)外,其余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诺环治疗各种由敏感病原菌导致的轻、中度皮肤性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诺环素 皮肤性病 临床治疗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西泮与缩宫联合应用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124例足月头位临产的初产妇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缩宫催产,实验组采用地西泮联合缩宫催产,比较两组宫口开全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61例宫口开全时间<2小时,1例宫口开全时间≥2小时,由于对照组(43例宫口开全时间<2小时,19例宫口开全时间≥2小时)(P<0.01);实验组7例新生儿Apgar评分小于7分,55例新生儿Apgar评分≥8,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54例新生儿Apgar评分≥8)(P>0.05);实验组47例产后2h出血量<300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43例)(P>0.05)。结论地西泮与缩宫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产妇宫颈口的扩张,对产妇缩短产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地西泮 缩宫素 联合应用 影响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者中使用药学干预促进抗生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90例使用抗生处方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45例对照组与45例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处方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用药时间为(11.02±3.15),对照组为(5.67±3.20),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处方合理率为95.56%,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42.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临床治疗中使用抗生处方进行治疗的患者在常规药物处方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正确度,对促进其病情恢复、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生素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抗生应用不合理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20000例,其中应用抗生治疗的患者6812例,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生使用率为34.06%,单用抗生、二联用抗生、三联用抗生率分别为74.65%(5085例)、21.07%(1435例)、4.29%(292例)。临床应用的抗生主要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不合理使用的有508例,不合理使用率为7.46%,主要为剂量使用不合理、适应证用药以及用法不当。结论本院有较高的抗生使用率,且不合理使用抗生的比例较高,主要为剂量使用不合理。应加强对抗生的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

  • 标签: 抗生素 临床应用 不合理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