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办、章星琪教授负责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毛发与色素性皮肤的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广州举行。学习班由章星琪、韩建德等教授主讲,另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张建中、范卫新、郑敏、赖维等教授授课。结业时颁发国家级I类学分(8学分)。

  • 标签: 色素性皮肤病 学习班 诊疗 毛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继续教育项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皮肤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6例患者行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6例患者行以中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愈率以及心理健康、情感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健康、认知五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中医 过敏性皮肤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进入我院的过敏性皮肤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56.82%明显低于实验组93.1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治疗 过敏性皮肤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植物油剂包括油调剂、纯植物油及药油,具有抗菌、清洁、保护皮肤屏障、促进吸收等多种功能,兼具制作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较低,应当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植物油类 外治法 中医治疗法
  • 作者: 胡秀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梓潼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中图分类号】R47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74-02职业性皮肤病指的因生物、物理和化学等职业因素导致的皮肤和其附属器的病症。通常此类患者多存在黑变病和皮炎、烧伤和痤疮等症状表现。而对于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生,建议先通过调查分析将职业性有害因素搞清,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革,尽量做到密闭化与机械化,从而能防止与有害因素的接触;配备防护用具,对个人卫生的开展予以加强。现就对专业性皮肤病的基本知识做介绍如下。什么是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表示在从事职业劳动生产中导致的各种皮肤病,在职业病中职业皮肤病所占比例较高,包括40%职业病与30%职业损伤。同时,对于职业皮肤病也需要一定的预防,如果只是单纯开展治疗并未进行有效预防,则会加大临床治愈难度,而且容易导致病情复发。由于职业性皮肤病能严重影响社会劳动与生产人民的健康,对此临床应加大对其重视程度。职业性皮肤病的类型(1)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病易发职业性皮肤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经原性刺激导致的慢性或急性皮炎,据统计,在职业性皮肤病患者中,约70%患者病症情况的发生是由原发刺激所致;若患者伴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症,为刺激性接触皮炎症状的患病率能达到90%左右。急性刺激性皮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与铬酸盐和碱、酸和三氯化锑等接触所致,在短时间内容易导致皮肤急性皮炎发生,或者因溶剂、洗涤剂等较弱原发刺激物反复且长期刺激皮肤而引发慢性皮炎。经各种不同的机制将皮肤保护作用予以实现,比如黑色素能对紫外线受损情况的发生予以预防,角质层能有效屏蔽化合物带来的侵害,皮肤的弹力前卫可对切力的应激进行有效预防,经不断更新表层能有效排除微生物的侵袭。在一定作用时间与浓度下一些刺激物也能对患者皮肤组织带来严重损伤,如强酸、强碱等。如果刺激物产生的刺激程度较弱,虽然不会给患者严重损害,但若是长期反复刺激则容易引发皮炎。除此之外,一些温和物质经浸渍和湿度、多汗和压力及摩擦等也会提高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2)变应性接触皮炎指的是机体与变应原接触后,经一定潜伏期,再与此变应原接触而产生的皮炎,相比刺激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较低。此类皮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与植物和铬酸盐、药物和树脂及材料等半抗原物接触所致。(3)光接触性皮炎该皮肤症状是指通过接触光感性化学物质后,因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波而发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真菌性皮肤患者应用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安全性的影响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0例真菌性皮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盐酸特比萘芬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参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盐酸特比萘芬片 真菌性 皮肤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顽固性皮肤临床上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堪设想的痛苦。自拟宣肺护营解毒汤治疗取得了一定经验, 现报告如下与同道共商榷。

  • 标签: 临床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此类患者共89例,以抽取黄绿色的方法将其分为黄组和绿组。黄组患者为44例,绿组患者为45例。传统的治疗方法应用于黄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则应用于绿组患者。结果:绿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医治方法能够提升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的医治效果,降低其反复发作的概率,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血疗法治疗常见皮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1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CU)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采用氯雷他定与自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风团数目评分、瘙痒程度评分、风团大小评分及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用自血疗法治疗CU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机体炎症反应。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氯雷他定 自血疗法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为规范非肿瘤性皮肤皮肤镜检查标准,国际皮肤镜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皮肤科学(非肿瘤性皮肤)中皮肤镜术语和基本参数的标准化:国际皮肤镜协会专家共识》,该共识确定了5个标准化基本参数及31个子项,包括血管(形态和分布)、鳞屑(颜色和分布)、毛囊改变、其他结构(颜色和形态)、特异线索,并总结了它们的曾用名、组织病理学对应关系和主要涉及的疾病。本文通过介绍该共识,为未来相关中文皮肤镜术语及参数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规范皮肤镜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

  • 标签: 皮肤镜检查 术语表 标准化 皮肤科学
  • 简介:摘要中医诊治皮肤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之一。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皮肤的调摂和护理。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生活、精神、饮食起居与周围环境和气候以及必要的调摄护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医皮肤护理技术在治疗各种皮肤顽疾中发挥着独特的功效。

  • 标签: 中医外治 护士素质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皮肤种类多,包括临床常见的皮肤瘙痒症、湿疹、荨麻疹、银屑等,病因病机复杂,易反复。中医治疗皮肤历史长久,经验丰富,效果佳。其中麻黄因其性温味苦,能发汗解表,能破癥坚积聚1,能逐五藏邪气2,在治疗皮肤中广泛使用。

  • 标签: 麻黄 皮肤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皮肤不仅有防护、感觉、分泌、排泄及吸收和调节生理的功能,还参与各种物质的代谢。随环境气候及饮食的变化,皮肤患者越来越多。再加上慢性皮肤具有病程迁延、反复、用药时间长、费用高等特情况,常使病人存在自行停药、减药等不良行为,导致复发率、死亡率的增高。因此用药相关护理规范在患者实施护理和用药指导方面显得特别重要。

  • 标签: 皮肤病 用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慢性瘙痒性皮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治疗)和对照组(醋酸曲安奈德溶液治疗),每组32例。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基本治愈2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7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治疗慢性瘙痒性皮肤效果显著。

  • 标签: 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 慢性瘙痒性皮肤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