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传染病曾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1].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卫生服务条件的改善、计划免疫工作的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的加强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传染病死亡呈大幅度下降趋势[2,3].为进一步了解近十几年来上海市普陀区传染病死亡情况,控制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现将普陀区1988~2003年法定传染病死亡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上海市 法定传染病 死亡率 流行病学
  • 简介:为客观反映我市近20年来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评价各个时期防制对策的实施效果,准确预测今后各类传染病发病的趋势,探索有效的防制对策,特对全市1981~2001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传染病疫情及控制对策资料来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资料来自我市统计局统计年鉴。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2 结果及其分析2.1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1981~2001年全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年平均发病率26141/10万,平均死亡率070/10

  • 标签: 连云港市 法定报告传染病 流行状况 防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尖镇法定传染病的分布、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年~2013年小尖镇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2013年共报告各类法定传染病14种,累计报告病例达617例,年发病率最高的是2012年为204.32/10万,最低为2008年103.44/10万,年均发病率为157.77/10万,6年间各类法定传染病发病以呼吸传染病为主,共报告272例,占发病总数的44.08%;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共报告208例,占发病总数的33.71%;第三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共报告115例,占发病总数的18.64%;主要传染病发病以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为主。2013年传染病发病率前3位依次为腮腺炎、手足口病、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71.66/10万、57.94/10万、22.87/10万。结论小尖镇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要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和加大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同时还必须加强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与监测。

  • 标签: 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 疾病预防与控制
  • 简介:本文总结温岭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模式与实践经验,并对进一步做好此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讨。通过参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3P"管理模式,确定了温岭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的"五个有"的总体目标。具体做法是:健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创新管理办法,实现有效管理;强化督导检查,实现科学评价。最终在组织管理、知识培训、信息管理以及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实际成效四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法定传染病应急处理 监督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贡市大安区法定传染病疫情现状和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大安区法定传染病进行疫情分析。结果2009-2013年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1348例、乙肝1320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268例、手足口病657例、梅毒584例,占全区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4.21%,以农民2134例,散居儿童1800例为主,占全区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6.39%每年4~8月是发病高峰期;男性4420例(63.36%),女性2556例(36.64%)。结论自贡市大安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为,20~55岁农民和0~2岁散居儿童。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顺县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顺县2004—2012年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079例,年均发病率为271.87/10万,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肺结核、痢疾、乙型肝炎、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肺结核共发病2874例,年均发病率为128.53/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47.28%;细菌性痢疾共发病1180例,年均发病率为52.78/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9.41%;乙型肝炎共发病799例,年均发病率为35.73/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3.14%;手足口病共发病269例,年均发病率11.99/10万,占传染病总数的4.43%。时间分布以6月、8月为发病高峰;年龄以20-60岁为主,占53.91%;职业分布主要发生在农民,占63.91%,散居儿童占13.83%,学生占10.22%。结论该县肺结核、细菌性痢疾、乙肝、手足口病等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重点人群是农民,其次,学生和散居儿童。

  • 标签: 传染病 流行病学
  • 简介: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传染病流行情况特征与变化趋势。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7-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常住居民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西城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结果 西城区2017-2022年报告传染病24种,共4491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54/10万,其中死亡70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14%,年均病死率1.09%,死亡病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艾滋病、肝炎。其中甲类传染病(霍乱)1种2例,乙类10种7413例,甲乙类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8.28/10万;丙类8种3750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47.82/10万。结论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及消化道传染病疾病仍为主要危害我辖区居民健康的疾病,同时,从发病人群来看,学生,老人,儿童发病人数居多。今后的工作中我辖区传染病重点防控工作仍然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及消化道传染性疾病。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为掌握平塘县法定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分布规律,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工作,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塘县2004-2021年法定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21年报告法定丙类传染病7种,共3186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54.62/10万。2004-2018年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最高峰,年发病率128.87/10万,之后逐渐下降, 2004年发病率最低,年发病率为1.31/10万。结论  平塘县法定丙类传染病主要以手足口病为主,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重点人群是散居儿童,其次是学生、农民及幼托儿童,是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 标签:   丙类传染病 发病趋势 防控重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及特征,为医院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医院His系统获取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传染病发病概时间、空间、人群特征分析。结果: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86例,报告发生率451.41/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淋病、肺结核。乙、丙类传染病分别报告299和1187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90.83/10万、360.58/10万;丙类传染病月发病数呈单峰分布,6月为发病最高峰:辖区内全部镇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男女比例分别为1.26: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病例分别以工人(33.28%)和幼托儿童(31.68%)为主。结论: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流行性感冒发病率304.38/10万及淋病发病率18.23/10万均高于2021年全国水平。应结合重点传染病和重点人群,制定针对的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法定传染病发病率。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特征 疫情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及特征,为医院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医院His系统获取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传染病发病概时间、空间、人群特征分析。结果: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86例,报告发生率451.41/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淋病、肺结核。乙、丙类传染病分别报告299和1187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90.83/10万、360.58/10万;丙类传染病月发病数呈单峰分布,6月为发病最高峰:辖区内全部镇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男女比例分别为1.26: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病例分别以工人(33.28%)和幼托儿童(31.68%)为主。结论: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流行性感冒发病率304.38/10万及淋病发病率18.23/10万均高于2021年全国水平。应结合重点传染病和重点人群,制定针对的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法定传染病发病率。

  • 标签: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流行特征 疫情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市某二甲医院22个科室开展现场调查,分析比较各科室传染病报告质量有关指标。结果: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传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信息填写完整率、信息填写准确率、信息一致率、有效证件完整率、现住址完整率均在95%以上,报告卡质量指标中的综合质量指数为99.59%。结论:2022年珠海市某二甲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综合质量指数达95%以上,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仍存在漏报、迟报和报告不规范不准确等问题,应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 标签: []医疗机构 法定传染病 报告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社会志愿团队养老照护师资培训需求的层次与潜在类别,为开展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3月至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江苏省13个市100个红十字养老照护社会志愿团队的224名养老照护师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培训需求及养老照护知识知晓情况;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4%。采用SPSS 21.0和Latent GOLD 5.1软件进行描述分析、层次聚类与潜在类别分析。结果养老照护师资对于老年人心理照护、老年人志愿服务和老年人康乐活动等知识与技能中"非常需要"的人数分别为196、196和193例,比例分别为94.7%、94.7%和93.2%。聚类分析显示,培训需求可分为老年人生活照护知识与技能、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心理护理知识与技能和精神慰藉知识与技能四大类;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养老照护师资基于培训需求的不同可分为整体知识与技能高需求组、整体知识与技能部分需求组和医疗保健与心理照护知识与技能高需求组,三个模型对应的潜在概率分别为80.2%、13.0%、6.8%。结论社会志愿团队养老照护师资的培训应重视老年人精神慰藉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培训方案的设置应以师资成员多层次、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满足养老照护师资对自身发展的需要。

  • 标签: 养老照护 社会志愿团队 需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窒息防范管理的现状与相关因素,为完善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抽取43家养老机构,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机构与老年人窒息防范管理相关内容,分析其现状与相关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为100%。结果43家养老机构中,国营3家(6.98%),民营22家(51.16%),公办民营18家(41.86%);平均入住率为(67.63±20.59)%,入住老年人中重度失能所占的比例平均为(80.10±20.25)%。制定了老年人窒息事件监测预警、事件上报、分析改进制度与规定的养老机构所占比例分别为53.49%、51.16%、51.16%,对入住老年人开展窒息风险筛查、吞咽功能评估、吞咽功能训练的养老机构所占比例分别为65.12%、51.16%、46.51%。结论大部分养老机构在老年人窒息防范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有待改善。建议通过构建完善的窒息防范管理制度、对高危人群开展风险筛查和吞咽功能的评估与训练、加强机构负责人和照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寻求持续性的外部专业支持,以完善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入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人身安全。

  • 标签: 老年人 窒息 吞咽障碍 养老机构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选取43所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照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老年人窒息防范相关经历和培训需求。共回收5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78.33%。结果412名照护人员中注册护士53名(12.86%),养老护理员359名(87.14%)。照护人员对窒息预防、识别和应急处置培训需求较高,其中需求程度最强的前3位分别是窒息常见的原因、特殊老人的窒息危险因素、识别异常的体征以及时发现窒息。所在机构是否发生过窒息、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窒息史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养老机构将事前预防用于老年人的窒息防范管理,引导照护人员全面了解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窒息史、吞咽功能,并对注册护士和养老护理员提供窒息防范相关的系统培训。

  • 标签: 老年人 窒息 培训 照护人员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老机构护理员虐待老年人倾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4—10月选取郑州市26家养老机构的342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工作场所社会资本量表、Maslach职业调查问卷对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养老护理员虐待老人倾向的影响因素。共发放34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5份,有效回收率为95.0%。结果65.5%(213/325)的养老护理员存在虐待老年人倾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管老年人自理类型、护理员情绪衰竭是护理员虐待老年人倾向的危险因素(P<0.05),工作场所社会资本是护理员虐待老年人倾向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养老护理员虐待倾向较高,机构管理者应动态评估护理员虐待老年人的倾向,加强对护理员的支持,照顾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员应减少分管人数,给予护理员足够的团队支持和心理疏导,降低老年人受虐风险。

  • 标签: 老年人 虐待老人 养老护理员 社会资本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全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浙江省温州地区接受政府养老服务补助的946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其满意度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判别分析对老年人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41例(88.9%)老年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表示满意,3例(0.3%)老年人表示一般满意,102例(10.8%)老年人表示不满意;年龄、是否失能、是否接受低保救助、每月接受服务次数及是否接受医疗保健服务五个因素可以有效区别老年人不同的满意度,五个因素区别老年人不同照料满意度的总预测率为76.5%。结论年龄、是否失能、是否接受低保救助、每月接受服务次数及是否接受医疗保健服务这五个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政府购买 居家养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失能化、失智化的问题逐步凸显,老年人的康养护理需求也日益高涨。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本研究拟重点介绍全国首批国家级护理与照护教育实践基地的医养救护一体化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系统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国内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构建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 医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