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庆市ICU护士拒绝实施个人器官捐献的影响因素,为改善ICU护士参与器官捐献工作的现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从重庆市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抽取16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度访谈,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分析ICU护士拒绝实施器官捐献的原因并提炼出如下主题:器官供体获取带来极大伦理困境、器官移植术不良反应引发负面影响、ICU护士对器官捐献尚缺乏认同、器官捐献管理政策尚存系列问题。结论阻碍ICU护士实施器官捐献的因素广泛涉及器官捐献的伦理困境、器官移植术的不良反应、器官捐献普及度不足、器官捐献事业尚存薄弱环节等相关问题。提示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出台默哀仪式等相关措施帮助ICU护士正确面对器官捐献的伦理问题,也可通过增加器官移植术进展的培训内容、在医院内设立器官捐献宣教体系、优化器官捐献的补偿政策等方式,提升ICU护士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同时为其参与器官捐献工作提供保障与支持。

  • 标签: ICU护士 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现象学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依恋、拒绝敏感性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705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拒绝敏感性量表(rejectio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RSQ)和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的问卷调查。根据贝克抑郁量表抑郁症状筛查标准,将抑郁问卷得分<5分者划为无抑郁症状组(n=373),≥5分者划分为抑郁症状组(n=332),用SPSS 17.0及AMO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抑郁症状组在焦虑依恋[71.00(57.00,80.00)分]上得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组[65.00(52.50,74.00)分],Z=-7.29,P<0.01,回避依恋得分[66.00(55.00,72.00)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组[66.00(51.50,72.00)分],Z=-2.85,P<0.01,拒绝敏感性[9.78(8.27,11.06)分]得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组[9.39(7.63,10.67)分],Z=-6.15,P<0.01。(2)焦虑依恋与拒绝敏感性、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33、0.33,P<0.01),回避依恋与拒绝敏感性、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15、0.10,P<0.01),拒绝敏感性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3)大学生拒绝敏感性在成人依恋与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拒绝敏感性在焦虑依恋对抑郁症状影响的中介效应量为8.7%,占总效应量百分比为39.73%;拒绝敏感性在回避依恋对抑郁症状影响的中介效应量为3.0%,占总效应量百分比为29.90%。结论成人依恋不仅能直接影响抑郁症状,还能通过拒绝敏感性间接影响抑郁症状。

  • 标签: 大学生 成人依恋 拒绝敏感性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拒绝气管插管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通气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a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67%(26/30)比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4,P<0.05)。治疗后1、4 h,试验组pH值和PaO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 h:7.69 ± 0.79比7.27 ± 0.74、(77.91 ± 8.94)mmHg(1 mmHg=0.133kPa)比(69.27 ± 8.03)mmHg;治疗后4 h:7.83 ± 0.81比7.38 ± 0.84、(97.35 ± 11.23)mmHg比(85.87 ± 9.76)mmHg],而PaCO2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 h:(49.27 ± 6.53)mmHg比(53.18 ± 6.86)mmHg;治疗后4 h:(43.35 ± 5.75)mmHg比(47.89 ± 6.2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4 h RR、HR、MAP及SaO2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 h:(21.93 ± 3.46)次/min比(26.83 ± 3.57)次/min、(95.85 ± 10.48)次/min比(111.92 ± 18.35)次/min、(132.93 ± 16.73)mmHg比(142.74 ± 17.95)mmHg、0.422 ± 0.057比0.468 ± 0.051;治疗后4 h:(18.74 ± 2.34)次/min比(24.14 ± 3.62)次/min、(90.88 ± 9.56)次/min比(151.21 ± 19.03)次/min、(123.83 ± 15.82)mmHg比(136.74 ± 16.92)mmHg、0.333 ± 0.047比0.389 ± 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3%(10/30)比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结论无创通气在拒绝气管插管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不仅可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还可纠正缺氧现象,安全性高,能有效避免患者病情恶化。

  • 标签: 正压呼吸 心力衰竭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拒绝气管插管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通气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a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67%(26/30)比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4,P<0.05)。治疗后1、4 h,试验组pH值和PaO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 h:7.69 ± 0.79比7.27 ± 0.74、(77.91 ± 8.94)mmHg(1 mmHg=0.133kPa)比(69.27 ± 8.03)mmHg;治疗后4 h:7.83 ± 0.81比7.38 ± 0.84、(97.35 ± 11.23)mmHg比(85.87 ± 9.76)mmHg],而PaCO2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 h:(49.27 ± 6.53)mmHg比(53.18 ± 6.86)mmHg;治疗后4 h:(43.35 ± 5.75)mmHg比(47.89 ± 6.2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4 h RR、HR、MAP及SaO2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 h:(21.93 ± 3.46)次/min比(26.83 ± 3.57)次/min、(95.85 ± 10.48)次/min比(111.92 ± 18.35)次/min、(132.93 ± 16.73)mmHg比(142.74 ± 17.95)mmHg、0.422 ± 0.057比0.468 ± 0.051;治疗后4 h:(18.74 ± 2.34)次/min比(24.14 ± 3.62)次/min、(90.88 ± 9.56)次/min比(151.21 ± 19.03)次/min、(123.83 ± 15.82)mmHg比(136.74 ± 16.92)mmHg、0.333 ± 0.047比0.389 ± 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3%(10/30)比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结论无创通气在拒绝气管插管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不仅可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还可纠正缺氧现象,安全性高,能有效避免患者病情恶化。

  • 标签: 正压呼吸 心力衰竭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对农村食品、公共场所生产经营者回避、拒绝体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 标签: 避检 拒检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因素。方法分析58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未能如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结果依赖主治医师指导、扶持,术后合并内科疾病不宜下床活动,高龄老人术后体质虚弱,缺乏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害怕疼痛等因素是影响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护士专科护理质量,加强术后康复教育、功能锻炼的指导,切实做好心理护理,重视基础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可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使其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拒绝气管插管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通气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a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见下面分析。结论:无创通气在拒绝气管插管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不仅可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还可纠正缺氧现象,安全性高,能有效避免患者病情恶化。

  • 标签: 无创通气 拒绝气管插管 急性左心衰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期间医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线上学习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医学生的线上学习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4月至5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的201名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进行学习满意度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及有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对线上学习总体上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医学生占比分别为27.9%(56/201)和40.3%(81/201)。有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线上学习满意度是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3.734倍(OR=3.734,P=0.049),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线上学习满意度是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7.808倍(OR=7.808,P=0.004)。结论疫情期间医学生对线上学习总体满意度较高,学历层次是影响线上学习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对线上学习满意度更高。开展线上教学需要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学生 线上学习 学习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线上学习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线上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2月,提取"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在线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中山西医科大学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8.5%(4 327/4 892)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持肯定态度。三年级学生认为在线教学有一定作用的可能性是一年级学生的0.66倍(OR=0.66, 95%CI=0.51~0.86),对直播授课熟悉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不熟悉者的1.85倍(OR=1.85, 95%CI=1.23~2.78),对MOOC熟悉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不熟悉的学生的1.74倍(OR=1.74, 95%CI=1.16~2.61),认为在线教学不会增加学习负担的学生,认同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认为在线学习会增加学习负担的学生的2.57倍(OR=2.57, 95%CI=1.89~3.48);对在线学习非常感兴趣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非常不感兴趣的学生的6.38倍(OR=6.38, 95%CI=3.67~11.11);非常会有意识地选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学生,认为在线教学作用明显的可能性是完全不会选择网络资源学习的学生的23.09倍(OR=23.09, 95%CI=4.63~115.26)。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整体对线上教学持肯定态度,其所在年级、以往在线学习经历和自身的学习特征是线上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生 线上学习 态度评价 学习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方法对我科两年间10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比例,分析原因。结果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结果,为临床制定应对对策,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了重要的有针对性的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拒绝胰岛素 原因
  • 简介:在贵阳召开的首届中医药国际研讨会上,记者采访到美国针灸及东方医学高等教育协会主席、美洲中医学院院长黄立新女士,据她介绍,目前中医针灸已被很多美国民众所接受,美洲中医学院60%以上学生为非华裔。30多年来,该校培养了1000多名中医针灸师。

  • 标签: 中医学院 美洲 学生 美国 医学高等教育 国际研讨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拒绝参与社区管理治疗服务网络的原因。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2018年1—5月在成都市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2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7名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内容分析法,并通过Nvivo 10.0软件整理分析资料。结果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拒绝参与社区管理治疗网络的5个主题有:患者及家属不良认知,涵盖对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相关认知不足和对社区管理治疗服务网络理解有误2个亚主题;患者及家属消极情感,包括严重的病耻感、患者及家属信任感缺失2个亚主题;患者及家属实际需求未被满足;患者内向性人格特质;患者与家庭主要照顾者间决策对弈。结论加强宣传、充分保护患者及家属隐私、消除疑虑、打造专业精防团队、提供多样化社区管理治疗服务网络、抓住拒绝参与社区管理治疗服务网络患者及家属"拉力"相关因素可帮助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参与社区管理治疗服务网络积极性。

  • 标签: 精神障碍 质性研究 社区管理治疗服务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教学模式下和有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为优化线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和2020年参与中南大学生理学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和同年参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的学生,探讨不同教学模式下的线上学习行为和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习投入、互动行为和学习动机3方面分析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采用SPSS 25.0软件,用函数计算、频率统计、回归分析、秩和检验、相关性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20年SPOC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z=14.36,P<0.001)和人机、人际互动学习水平(z=-11.70、-16.18,P均<0.001)均高于2019年。2019年、2020年的学生整体互动行为与成绩呈中等相关(r=0.42、0.52,P均<0.001),且人际互动行为相关更强(r=0.60、0.55,P均<0.001)。2019年SPOC和MOOC学习者的成绩构成不同(χ2=857.45,P<0.001)。外部动机的SPOC学习者学习效果优于内部动机的MOOC学习者(z=-28.42,P<0.001)。结论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和互动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果,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也对其在线学习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在线学习 学习投入 互动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 慕课
  • 简介:摘要本文于2020年2月20日预出版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目前我国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治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延迟开学是减少校园内交叉感染、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共同抗击疫情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远程教学模式的大规模开展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模式和用眼习惯发生巨大转变,其对儿童和青少年视觉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对线上学习相关眼健康问题和眼科疾病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儿童和青少年在线上学习期间的视功能保护提供有效指导。(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98-40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对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以及拒绝敏感性和经验性回避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简化版(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拒绝敏感性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2nd edition,AAQ-Ⅱ)和渥太华自伤量表(Ottwa self-injury inventory,OSI)对1 1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和Mplus 8.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儿童期创伤[(34.64±8.25)分]、拒绝敏感性[(58.02±9.54)分]、经验性回避[(23.90±7.96)分]和非自杀性自伤[0(0,1)分]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163~0.532,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经验性回避在儿童期创伤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45(95%CI=0.013~0.084),拒绝敏感性和经验性回避在儿童期创伤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17(95%CI=0.005~0.035)。结论儿童期创伤能直接预测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还能通过经验性回避的部分中介作用与拒绝敏感性、经验性回避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非自杀性自伤。

  • 标签: 儿童期创伤 非自杀性自伤 拒绝敏感性 经验性回避
  • 简介:摘要目的以学生视角评价"云上学习"对医学生理论学习和实操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以2017级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头脑风暴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南方医科大学本科生专业课程《外科学》"云上学习"体验进行评价。结果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明确了"云上学习"的优缺点,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结论线上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地弃弊扬优,改善教学质量和学生体验,才能达到线上线下医学教育同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线上教学 "云上学习" 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