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塑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早期预警指标,评估弯曲支气管镜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2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分为塑型支气管炎组(塑型组)和非塑型支气管炎组(非塑型组),并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特征、支气管镜所见和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2例患儿,其中塑型组98例,非塑型组134例,两组患儿均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表现,塑型组发病年龄(54.640±37.085)个月,非塑型组发病年龄(14.870±19.813)个月,两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56,P<0.001);塑型组平均住院天数(16.133±6.227) d,非塑型组平均住院天数(12.690±4.287) d,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1,P<0.001);塑型组发热天数(10.090±3.473) d,非塑型组发热天数(6.030±4.850) d,两组发热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4,P<0.001);塑型组发病年龄、住院天数、发热天数均大于非塑型组(均P<0.001);塑型组体格检查呼吸音减低40%(39/98)明显高于非塑型组6%(8/134);塑型组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O2)均低于非塑型组(均P<0.01);塑型组中性粒细胞比例(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均高于非塑型组(均P<0.01);塑型组影像学肺实变73%(72/98)、肺不张33%(32/98)、胸腔积液34%(33/98);非塑型组肺实变65%(87/134)、肺不张5%(7/134)、胸腔积液3.7%(5/134);塑型组患儿检出首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MP)(46.9%),明显高于非塑型组(11.1%);两组患儿入院均行弯曲支气管镜检查,塑型组(2.960±1.157)次,非塑型组(1.140±0.371)次;塑型组98例患儿中95例均好转出院,2例转院,1例死亡,非塑型组134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临床上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热≥10 d、PCT、CRP、LDH、D二聚体可作为塑型支气管炎的早期预警信号,MP仍是形成塑型支气管炎的首要病原,弯曲支气管镜技术是及时明确诊断、有效治疗的关键措施。

  • 标签: 儿童 塑型性支气管炎 可弯曲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支气管炎采取普米克令舒和必特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哮喘支气管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普米克令舒治疗,研究组采取普米克令舒与必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以及咳嗽、肺部哮鸣音、喘息等症状缓解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肺部哮鸣音、喘息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支气管炎患儿采取普米克令舒与必特雾化吸入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更快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哮喘性支气管炎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和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7月间,选呼吸内科哮喘支气管炎60例患者,用计算机随机数表分组单一组(n=30)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组(n=30)在单一祖治疗的基础上另雾化吸入必特,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结果联合组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单一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与单一组组间对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哮喘支气管炎实施普米克令舒和必特雾化吸入治疗疗效良好。

  • 标签: 哮喘性支气管炎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 雾化吸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加必特联合治疗小儿喘息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2月喘息支气管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外加普米克令舒与必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外加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氧气驱动雾化,所用方法、疗程均同治疗组。两组治疗后在喘息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支气管炎疗效确切,给药途径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 小儿 喘息性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诱导共刺激分子配体(induciblecostimulatormoleculeligand,ICOSL)在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5年3月1日~2015年8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的风湿科和肾脏科住院治疗的34例活动SLE、15例非活动SLE患者和3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可溶性ICOSL(sICOSL)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狼疮肾炎(lupusnephritis,LN)、活动组血清sICOSL水平降低(P1=0.004;P2=0.008;P3=0.003);但血清sICOSL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anti-dsDNA滴度、补体C3、补体C4、血沉、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均无相关(均有P>0.05),并且实验室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sICOSL的血清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此外,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并未对血清sICOSL水平产生影响(t=-0.69,P=0.495).结论SLE患者血清ICOSL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血清
  • 简介:目的验证国内研发的Jasper颅内电解弹簧圈在栓塞颅内动脉瘤临床应用中的非劣效。方法试验为前瞻、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选择Hunt-Hess0~Ⅲ级的非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134例,其中使用Jasper弹簧圈(试验组)64例,使用电解弹簧圈(GDC)和Sapphire弹簧圈(对照组)70例。评估手术操作过程中,弹簧圈的临床性能(输送系统推送、定位、释放和回撤等操作的方便与可靠)及置入的成功率;术后1、6个月行改良Rankin评分;对术后即刻和6个月的造影结果进行评定;观察不良事件发生、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和卒中的发生率。结果①试验组共使用345枚Jasper弹簧圈,置入成功率为99.3%(344/345)。对照组为100%(304/304),两组弹簧圈的置入成功率和临床性能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弹簧圈脱落、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血管穿孔等并发症。②改良Rankin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和卒中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闭塞率为(95.4±6.4)%,不完全闭塞6例(9.4%),完全闭塞58例(90.6%);对照组术后动脉瘤闭塞率为(94.8±5.5)%,不完全闭塞5例(7.1%),完全闭塞65例(9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术后6个月获得血管造影随访。动脉瘤闭塞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Jasper颅内电解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与目前国外同类成熟产品相同的临床安全和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临床试验 弹簧圈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应用尼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出92例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均伴随心绞痛症状,手术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前一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后一组加用尼地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治疗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5.65%)患者比常规组(80.43%)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尼可地尔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绞痛
  • 简介:摘要为了回答近年来人们对碘酸钾(KIO3)碘盐的关注,作者重新回顾了KIO3代替碘化钾(KI)作为碘盐强化剂的背景和效果、我国碘盐中强化剂决策变化、毒理学研究及进展、碘酸根离子(IO3-)是否不经分解而出现在尿中。国际组织和各国或地区相关机构肯定KIO3碘盐的安全且有着系列研究为依据;谈及碘盐中所添加KIO3的安全一定要基于其微量的前提,以及盐的不可多食性的保障;食品中的还原性物质、烹饪加热或机体还原系统能很快将微量的IO3-还原为碘离子(I-),新鲜尿中不存在IO3-。

  • 标签: 碘酸钾 盐类 碘化钾 缺碘性疾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舒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致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收治的80例高血压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患者为测试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舒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服用心舒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极其显著,快速缓解患者心律失常等症状,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康复率。

  • 标签: 心可舒片 厄贝沙坦 高血压性 心脏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特征追踪技术(CT-FT)评估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的重复性,及与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测量结果的相关和一致。方法前瞻纳入2019年11月阜外医院门诊因疑诊冠心病在1周内完成全心动周期冠状动脉CTA(CCTA)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30例。使用CT-FT、STE技术分别分析CT及超声图像的左心室容积和心肌应变,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整体周向应变(GCS),其中GLS包括心内膜下整体纵向应变(EndoGLS)和心肌整体纵向应变(MyoGLS),GCS包括心内膜下整体周向应变(EndoGCS)和心肌整体周向应变(MyoGCS)。采用ICC评估CT-FT测量参数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一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CT-FT与STE不同模式间测量参数的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T-FT、STE测量结果的相关,Bland-Altman法分析CT-FT、STE测量结果的一致。结果CT-FT测量的EDV、ESV、EF、EndoGLS、MyoGLS、GRS、EndoGCS和MyoGCS,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测量结果一致较好(ICC为0.775~0.964,P均<0.001)。CT-FT和STE测量的EF分别为(60.27±8.70)%和(61.22±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7,P=0.443)。CT-FT测量的EndoGLS、MyoGLS、GRS和MyoGCS分别为(-20.47±4.01)%、(-18.06±3.75)%、(73.90±20.58)%和(-18.48±3.65)%;STE测量的EndoGLS、MyoGLS、GRS和MyoGCS分别为(-18.97±3.33)%、(-16.49±2.60)%、(18.56±3.06)%和(-20.26±4.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67、-2.945、12.161、2.459,P均<0.05),而CT-FT和STE测量的EndoGCS分别为(-27.78±6.66)%和(-29.18±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6,P=0.223)。两种成像模式测量的EndoGLS、MyoGLS、GRS、EndoGCS、MyoGCS呈中等-强相关,r值分别为0.566、0.629、0.509、0.606、0.539(P均<0.05)。CT-FT与STE测量的EndoGLS、MyoGLS、GRS、EndoGCS、MyoGCS的差值分别为-1.5%、-1.6%、55.3%、1.4%、1.8%、95%一致界限分别为-8.3%~5.3%、-7.3%~4.2%、18.1%~92.5%、-10.7%~13.6%、-6.0%~9.5%。结论CT-FT评估左心室心肌应变具有可行,与STE结果一致好,但两种方法间测量结果不能通用。声窗差或有MRI检查禁忌证的患者,可选择CT“一站式”评估心脏解剖与功能。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特征追踪 心肌应变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普米克令舒和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分析小儿哮喘支气管炎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和研究组(30例,接受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必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如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指标等。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炎因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必特和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支气管炎,显著改善机体炎指标,促进症状消失,疗效突出。

  • 标签: 可必特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 哮喘性支气管炎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米克令舒和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47例哮喘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和乙组,应用单一普米克令舒和普米克令舒和必特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有效人数有15例,总有效率为65.2%,乙组有效人数有21例,总有效率为87.5%,87.5%>65.2%,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数据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普米克令舒和必特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优势明显,见效比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 哮喘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