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手术治疗颈椎病在适用范围、手术技术、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发展。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直至19世纪70年代中期才由法国学者首先报道,应用颈椎后路侧块内固定用以治疗颈椎骨折、脱位,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和基础解剖学研究领域的飞速提高,该内固定方法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颈椎骨折脱位和退变患者的治疗,其相关的解剖学、内固定技术、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现就相关内容阐述如下。

  • 标签: 颈椎侧块 内固定 颈椎骨折脱位
  • 简介:摘要胃肠肿瘤发病率高,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因疾病本身特性及手术等原因,患者围手术期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这将增加手术风险、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患者病死率,降低放化疗易感性及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围手术期营养筛查及营养支持治疗,将有效改善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本文主要介绍胃肠肿瘤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筛查、评估、评价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时机把握、适应证选择、实施方法等方面的进展。

  • 标签: 胃肠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为应对逐渐深入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社会不断激增的善终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积极探索生命终末期健康体系的发展路径。在充分研究调查的基础上我国开始积极推进安宁疗护的发展,前后共开设两批安宁疗护试点,并依据试点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十年来,我国以专业服务团队建设、科研教学学术交流及运营管理绩效分配为抓手提升安宁疗护服务品质;积极引导社会大众认知转变,改善服务硬件设施,努力营造安宁疗护发展所需环境;以降低开设成本、分担支付压力为着眼点控制安宁疗护费用;从服务开设数量、患者准入条件、服务转介制度、止痛药品可获得性等角度出发提高安宁疗护可及性。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国安宁疗护发展进入快车道,标准化建设、资源优化配置、服务转型体系融合以及政策法律完善将是我国安宁疗护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综述 安宁疗护 生命质量 政策与立法
  • 简介:摘要胃肠肿瘤发病率高,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因疾病本身特性及手术等原因,患者围手术期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这将增加手术风险、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患者病死率,降低放化疗易感性及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围手术期营养筛查及营养支持治疗,将有效改善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本文主要介绍胃肠肿瘤围手术期营养状况筛查、评估、评价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时机把握、适应证选择、实施方法等方面的进展。

  • 标签: 胃肠肿瘤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 作者: 梁瀚文 易芳 陈玥晗 赖克方 江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实验部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 51012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510120
  • 简介:摘要慢性咳嗽是内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公共卫生资源负担。目前我国仍未开展大规模的、高质量的慢性咳嗽流行病学研究,相关综述也比较缺乏。本文结合国内已发表的慢性咳嗽流行病学有关文献,分别从患病率、危险因素、病因分布、生活质量状况、经济负担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慢性咳嗽流行病学学科发展进行了展望及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非药物治疗技术,目前已被应用于各大医学领域,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创面修复领域。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缓解急慢性创面引起的疼痛,较好地疏导创面患者的心理焦虑,进而有利于患者康复。该文就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手段在创面修复中的疼痛治疗、心理治疗、功能康复3个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该技术的优势及不足,并对该技术在创面修复领域的进一步应用进行展望

  • 标签: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 伤口愈合 康复 疼痛 皮肤 心理治疗过程
  • 简介: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造成严重危害的生物.广义上有害生物包括有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寄生虫等,但一般仅指有害动物,即有害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如老鼠、蚊虫、苍蝇、蟑螂、臭虫、跳蚤、蜱、螨、白蚁、蜈蚣、甲虫等.

  • 标签: 蚊虫 蟑螂 臭虫 跳蚤 老鼠 蜈蚣
  • 简介:摘要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外泌体是稳定存在于体液中的一类包含有蛋白质、RNA、DNA和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的双层脂质小体。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泌体胰腺癌的恶性表型及耐药等生物学行为有相关性;作为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外泌体检测对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肿瘤复发监测等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腺癌 外泌体 肿瘤微环境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可高达10%-15%,主要引发疼痛、不孕及盆腔包块三大临床问题,腹腔镜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金标准和首选的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展望做如下综述。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激光技术不断发展,在医学领域中,该技术的应用面积越来越广泛,无论在诊断还是治疗方面,均展现出极佳优势。例如在牙体疾病的诊治中,激光技术的应用为诊疗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并且随着未来社会,对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该技术在牙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面积只会越来越广泛,其疗效也会得到不断提升。因此本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应用价值。

  • 标签: 激光 牙体疾病 诊治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吸入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等耐药菌引起的难治性感染,其临床疗效取决于患者选择、药物特点和给药方式。本文重点讨论吸入抗菌治疗的适应证、理想的吸入药物应具备的理化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点、给药方式,藉此澄清常见用药误区,并对吸入抗菌药物的研发加以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八年制医学教育作为培养高水平、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途径,备受关注。本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将其发展历程分为5个时期,明晰了其现状和特征,梳理了其面临的外在重围和内在挑战。研究认为,八年制医学教育应当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学位标准;坚持精英教育,探索多元录取;规范培养阶段,鼓励特色发展;允许政策空间,协同现有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共同提高发展

  • 标签: 八年制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 发展历程 回顾展望
  • 简介:眼外伤是儿童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儿童眼外伤具有发病率高、诊治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预后往往较差,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损失。近年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明显改善了眼外伤患儿的解剖功能预后。本文对近年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儿童眼外伤的进展进行综述,为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眼外伤 儿童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发病呈现明显的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建国以来,诸多医家围绕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从毒损、气血等方面论析心脑血管发病的多家医论,为该类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引起国际国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现就通络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现状做一述评,以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所裨益。

  • 标签: 通络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 展望
  • 简介:摘要临床上多重耐药菌株普遍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大肠杆菌是泌尿外科临床中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株之一,如何预防及治疗大肠杆菌的感染、有效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是迫在眉睫的临床问题。大肠杆菌素由大肠杆菌产生,其抗菌谱窄,不易产生耐药性,被视为有效的预防策略之一,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本文综述了重要的大肠杆菌素作为一种替代手段来预防、治疗尿路各种大肠杆菌相关的感染,分析其抗尿路感染的前景及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 标签: 大肠杆菌 细菌素 大肠杆菌素 尿路感染 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47-02
  • 简介:摘要1978年~2019年,我国神经外科事业迅速发展,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着重从影像学技术、外科技术和麻醉学技术这三方面对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加以展望

  • 标签: 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 垂体腺瘤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免疫治疗为晚期肺癌的治疗模式带来了巨大革新。缺乏有效且可靠的疗效预测标志物是实现精准个体化免疫治疗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将从肿瘤相关宿主相关的角度探讨肺癌免疫治疗标志物研究面临的挑战展望

  • 标签:
  • 简介:<正>为了促进产前诊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于1994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2年卫生部制定了《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并先后成立了各省、市产前诊断中心,开展了常规产前诊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内产前筛查和诊断起步较晚,在很多

  • 标签: 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 产前筛查 学科建设 室间质评 诊断方法
  • 简介:展望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前景,指出中西医结合包括交叉兼容、中西互补、结合创新等3种结合形式,逐层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任务归纳为5个方面:积极参与重大疾病的防治;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开展传统医学中特殊领域现象的研究;重点支持中药方剂的研究;参与后基因组的研究。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交叉兼容 中西互补 结合创新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