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视觉功能分析仪和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白内障患者Kappa角和Alpha角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和重复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6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其右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采集患者的Kappa角、Alpha角、对应的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每位患者均进行3次重复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2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en相关分析对2种仪器Kappa角和Alpha角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计算2种仪器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一致性界限(95%LoA)。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种仪器3次重复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重复性。结果:iTrace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0.26(0.18,0.38)mm、(0.35±0.14)mm、4.70(4.22,5.42)mm、(10.85±0.36)mm。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分别为0.23(0.15,0.34)mm、(0.42±0.19)mm、4.43(3.74,4.87)mm、(11.73±0.43)mm。2种仪器测得Alpha角、瞳孔直径及角膜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1,P<0.001;Z=-9.117,P<0.001;t=-49.463,P<0.001),二者的Kappa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race、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大于0.5 mm的比例都为5.4%,测得的Alpha角大于0.5 mm的比例分别为14.0%、32.9%。iTrace和IOLMaster 700测得的Kappa角、Alpha角均呈中等相关(ρ=0.607、r=0.553,均P<0.001)。2种仪器Kappa角、Alpha角的95%LoA分别为0.0164(-0.3032~0.3361)mm、-0.0718(-0.3970~0.2534)mm。iTrace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771(0.689~0.832)、0.771(0.688~0.832),IOLMaster 700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的ICC(95%CI)分别为0.823(0.759~0.870)、0.863(0.814~0.899)。结论: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和IOLMaster 700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的Kappa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测量的瞳孔直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不可直接替代。二者测量的Alpha角存在显著差异,IOLMaster 700测得的Alpha角更大,2种仪器测得的Alpha角不能代替使用。

  • 标签: Kappa角 Alpha角 扫频光学生物测量仪 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 白内障
  • 简介:目的:研究对氯苄基四氢小檗碱(CPU-86017)及其光学异构体对内钙释放及外钙内流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有钙、无钙液中加高钾(KCl)100mmol·L^-1或苯肾上腺素1μmol·L^-1并在无钙液中复钙引起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比较CPU-86017及其光学异构体对内钙释放及外钙内流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结果:CPU-86017及其4种光学异构体均能抑制KCl引起的内钙释放,外钙内流,其中,Zh003、Zh004作用强于CPU-86017;Zh001、Zh002作用弱于CPU-86017。对于苯肾上腺素引起的内钙释放与外钙内流,Zh00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Zh001、Zh002与Zh003作用不明显,均能抑制KCl引起的内钙释放与外钙内流。结论:与CPU-86017相比,Zh001、Zh002和Zh003对α受体阻断作用明显降低,Zh003与受体调控钙通道几乎没有作用,对电压依赖钙通道的阻断作用,Zh003和Zh004活性增强。

  • 标签: CPU-86017 光学异构体 内钙释放 外钙内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底荧光素钠造影联合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眼底荧光素钠造影、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查,以最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单一诊断与联合检查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金标准显示,诊断结果为阳性53例,阴性27例。眼底荧光素钠造影结果显示,阳性50例,阴性30例。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显示,阳性52例,阴性28例。联合诊断显示,阳性54例,阴性27例。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眼底荧光素钠造影、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单一诊断(P<0.05)。结论:采用眼底荧光素钠造影联合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该疾病治疗的临床依据。

  • 标签: 眼底荧光素钠造影 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导和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6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阜外医院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OCT指导的PPCI患者275例(OCT指导组)。收集全部入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冠状动脉造影和OCT特征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从单纯CAG指导的PPCI患者数据库中1∶1回顾性顺序匹配275例患者(CAG指导组),对比两种策略对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的影响。结果OCT指导组中,OCT评估发现斑块脱垂151例(54.9%),支架贴壁不良113例(41.1%),支架近和/或远端夹层38例(13.8%),其中3例(1.1%)同时发生支架近端和远端夹层,38例远端夹层患者中,需行补救性置入支架2例。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OCT指导组与CAG指导组比较,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和出血终点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82)。结论与单纯CAG指导相比,OCT指导的PPCI并不能降低6个月的临床终点事件。

  • 标签: 心肌梗死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测量斜视患者角膜缘到水平眼外肌止端距离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术前应用全景UBM和AS-OCT测量斜视患者角膜缘到水平眼外肌止端距离,然后术中用卡尺测量角膜缘到水平眼外肌止端距离。采用Friedman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Kendall一致性检验和Bland-Altman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018年3─9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就诊的斜视患者73例,分析133条水平肌肉(72条外直肌、61条内直肌)。角膜缘到水平眼外肌止端的距离,在外直肌和内直肌中,UBM测量值分别为6.60(5.34~8.28)mm、5.41(4.16~7.48)mm,AS-OCT测量值分别为6.59(5.10~8.80)mm、5.17(3.44~7.41)mm,术中卡尺测量值分别为7.0(5.0~8.5)mm、5.0(3.5~7.0)mm。比较3种测量方法在外直肌和内直肌中的差异,除内直肌中UBM与术中卡尺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7),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外直肌中UBM、AS-OCT测量值分别与卡尺测量值存在强相关关系(r=0.656、0.608,均P<0.001),UBM测量值与AS-OCT测量值存在中等相关关系(r=0.530,P<0.001);内直肌中UBM测量值、AS-OCT测量值与卡尺测量值存在中等相关关系(r=0.597、0.458,均P<0.001),UBM测量值与AS-OCT测量值存在弱相关关系(r=0.379,P=0.003)。Kendall的非一致性检验和Bland-Altman提示3种测量方法间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全景UBM和AS-OCT可以准确测量初次斜视手术患者角膜缘到水平眼外肌止端的距离。

  • 标签: 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斜视 眼外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评价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特征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术后即刻结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行CAS,并且术前和术后均行OCT检查的患者。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临床特征、颈动脉斑块OCT特征以及CAS术后即刻结果。对支架贴壁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年龄(64.02±8.32)岁,男性41例(89.1%)。其中糖尿病组20例(43.5%),非糖尿病组26例(56.5%)。糖尿病组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40.0%对7.7%;χ2=5.166,P=0.023)、斑块破裂(55.0%对23.1%;χ2=4.945,P=0.026)和巨噬细胞浸润(60.0%对30.8%;χ2=3.930,P=0.047)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 OR)1.20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33~1.413;P=0.018]、冠心病(OR 15.953,95% CI 1.142~222.952;P=0.040)、饮酒(OR 6.192,95% CI 1.098~34.923;P=0.039)和收缩压较低(OR 0.944,95% CI 0.894~0.997;P=0.037)与支架贴壁不良独立相关。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可能更不稳定。年龄较大、冠心病、饮酒和收缩压较低与CAS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相关。OCT能显示颈动脉斑块特征和CAS术后即刻情况,可为治疗决策提供有力证据。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青岛眼科医院行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术治疗的28例(43只眼)儿童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观察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28例患者年龄(7±4)岁(2~12岁);男性14例,女性14例。全部患者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均成功夹持于晶状体后囊膜撕开区。术后随访6.0~12.0个月(平均8.4个月)。除1例(2只眼)患者无法配合检查视力外,其余27例(41只眼)中最佳矫正视力<0.1、0.1~<0.3、0.3~<0.5、≥0.5术前分别有17、17、4、3只眼,术后分别有4、4、5、28只眼,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末次随访等效球镜度数为(0.21±0.74)D。3只眼术后1周出现药物相关性高眼压,停用糖皮质激素性眼药后随访眼压正常。随访过程中全部患者人工晶状体均稳定夹持于后囊膜撕开区。全部患者均未发现视轴区混浊,未见虹膜前、后粘连及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晶状体后囊膜连续环形撕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安全有效,可有效预防儿童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视轴区混浊的发生。(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43-348)

  • 标签: 白内障 晶体后囊 晶体囊撕裂术 晶体植入,眼内 儿童 光学部夹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青光眼疾病诊断中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 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方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择60例青光眼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就诊时间为2012年10月份至2021年10月份,根据患者的视野程度分成三组,包括晚期、中期、早期,每组各20例。选取于同时间在医院中做健康体检的20名人员,纳入到对照组。使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 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方法对所有检查人员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晚期、中期和早期RMS、RNFL、MD、平均潜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潜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疾病检查中使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 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法,为疾病早期诊断起到了辅助作用,展现出了较高的疾病诊断价值,推荐在临床诊断中大力使用。

  • 标签: 青光眼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RMS RNFL MD 平均潜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眼底病临床检查中应用海德堡激光眼科诊断仪(HRA+OCT)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tratus OCT)的效果。方法:抽选2019年-2020年两年间来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142例眼底病患者进入此次研究,分别应用海德堡激光眼科诊断仪进行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和扫描结果。结果:采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中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与分析。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相应科室随机抽取420例患者,采取其尿液样本进行检测研究。分别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检测患者样本,比较三种方法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种检测方式对于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检测结果十分接近,均高于95%以上,组间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对于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高度基本一致,建议在临床中进行复合检测,以便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为患者的质量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目的:利用频域三维相干光学断层扫描(threedimensionalfrequencydomaincoherentopticaltomography,3D-OCT)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nervefibrelayerthickness,RNFLT)的影响。方法:对83例83右眼接受LASIK治疗的受试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1wk;1,3mo行3D-OCT检查,测量视乳头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及12个钟点位RNFLT,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对术前及术后的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视乳头下方、颞侧、5:00~11:00位RNFLT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视乳头上方、鼻侧、1:00~4:00位、12:00位RNFLT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对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视乳头上方、鼻侧、1:00~4:00位、12:00位RNFLT分别行配对t检验得出,术后1d时视乳头上方、鼻侧及1:00~4:00位、12:00位RNFLT较术前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1,3mo时以上各方位RNFLT较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表明RNFLT变薄与屈光度及激光时间成正相关。结论:LASIK术后早期上方及鼻侧RNFLT变薄,但术后1wk恢复至正常水平,LASIK手术对RNFLT无长远影响。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 简介: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比较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与佐他莫司洗脱支架(ZES)置入后1月内新生内膜覆盖情况。方法18只中华小型猪平均分为3组,每只猪分别在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随机置人SES和ZES支架各一枚,3组实验动物分别在第7天、14天、28天进行OCT检查,测量新生内膜厚度、支架内面积、管腔内面积、新生内膜面积、面积狭窄酉分比和新生内膜覆盖率,比较ZES与SES置入后1月内新生内膜覆盖情况。结果OCT测量结果显示,支架置入7天和14天时,ZES与SES两种支架丝表面新生内膜厚度和新生内膜覆盖率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同样支架术后28天时ZES与SES支架丝表面新生内膜厚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244.3土282.3umVS136。3土911um,P〈0.001),新生内膜覆盖率存任显著差异(94.88%±2。93%VS90.96%±4.35%,P=0.008)。结论任支架置入后1个月内,ZES与SES比较新生内膜增生更显著,支架丝表面新生内膜覆盖率更高。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佐他莫司洗脱支架 西罗莫司洗脱支架 新生内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OCT对NSTE-ACS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选择住院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的18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预后情况,150例视为预后效果良好组,30例视为预后效果不佳组。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OCT成像,检测其OCT图像,并评估其临床价值。同时,采用多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在180名患者中,共发现220处病变,其中100处为细纤维帽型动脉硬化斑(TCFA),120处为非TCFA病变。共有108名患者在冠脉内置入了总计144个支架,其中140个支架成功植入,4个支架出现前降支狭窄并伴有心绞痛症状。经过统计分析,纤维帽厚度、脂质核密度、CRP和cTnI被确认为决定非ST段抬高ACS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采用 NSTE-ACS 干预预后评价方法的 AUC 为 0.899,灵敏度为 79.00%,特异度为 98.01%。最佳截断面大于 -208.08,95% 置信区间为 0.826-0.949。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作为非ST段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干预措施的有力辅助工具,纤维帽厚度和脂质核心度数可作为评估干预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病理性近视(PM)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诊断与活动性判断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PM患者40例4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行OCTA和FFA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估FFA和OCTA诊断PM-CNV的一致性;以FFA为金标准,计算OCTA判定PM-CNV活动性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OCTA和FFA对PM-CNV的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79,一致性较好;OCTA判断PM-CNV活动性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85.7%。 结论 OCTA对PM-CNV诊断与FFA的一致性较好,能够较准确的判定PM-CNV活动性。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