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藏北高原那曲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高寒缺氧,是西藏最苦的地区,连一棵树都养不活,被称作“生命禁区”。浙江省杭州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越剑,从富庶的“人间天堂”来到贫瘠的“生命禁区”,不畏苦、不言苦、敢吃苦,把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注入援藏工作,创造性地建成多个“造血”项目,千方百计帮扶困难群众,谱写了一曲“爱在那曲”的援藏之歌。

  • 标签: 援藏干部 王越 海拔 党员 书写 那曲地区
  • 简介:举世注目的洛阳周城车马坑博物馆于10月1日对外开展。周城车马坑博物馆是今年8月由洛阳市政府投资兴建的,它是在东周车马坑原址上修建的一座以文物原址保护展示为主的现代化博物馆。其结构为下沉式,主要建筑位于地下,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分两个展区。

  • 标签: 洛阳市 周王城车马坑博物馆 展览活动 对外开放
  • 简介:闽文化,是中原汉族文化和福建当地土著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属于中华民族炎黄文化大家庭中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区性文化。如果说宋朝是闽文化发展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那么晚唐五代则是闽文化的滥觞时期:而审知便是闽文化的一个奠基者,播种人。

  • 标签: 文化发展 王审知 闽文化 土著文化 汉族文化 鲜明特色
  • 简介:福州具有航运之利和良好的造船基础,为郑和,景弘下西洋提供物质条件;而郑和、景弘下西洋,屡命福建造船和修船,也促进了福州造船和修船工艺水平的显著提高。由于郑和、景弘下西洋的巨大影响,福州造船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标签: 明代郑和 王景弘下西洋 福州造船业
  • 简介:2000年5月,日本创文社出版了一部森久男编著的内蒙古近代史著作《德研究》(《德の研究》)。此书大32开精装本,正文381页,被列为日本爱知大学国研丛书第三期第三册。森久男是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现任爱知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同时在以近现代日中关系史研究闻名的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兼职从事研究工作。80年代中期,他曾以外国专家受聘于北京中共中央编译局工作。90年代以来,森久男教授在近代日中关系史领域中,主要侧重于日本侵占时期内蒙古史的研究,并且几乎每年都来内蒙古进行学术访问,到内蒙古各地参观考察。1994年,他将原伪蒙疆政权首脑德(德穆楚克栋鲁普)的

  • 标签: 蒙古近代史 德王 内蒙古图书馆 日本东京大学 伪蒙疆政权 独立运动
  • 简介:5月7日,省旅游局副局长文保在长治市就山西旅游消费券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期间,文保重点查看了山西旅游消费券在我市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听取了长治市关于贯彻扩大旅游消费春季行动的情况汇报,并与长治市主要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 标签: 旅游消费 长治市 调研 王文 情况汇报 星级饭店
  • 简介:战国中山(?)兆域图铜版(以下简称“铜版”),1977年于中山(?)墓中出土。铜版平面呈横长方形,无铸接及铆、焊的痕迹,为一次模铸而成。原来的铜版表面平光,后因于墓中经过火烧和压砸而凸凹变形,所以各部分的尺寸需仔细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铜版长一侧为95.6厘米,一侧为96.6厘米,中间平整处为96厘米,应以96厘米为准;宽度于平展处量得为48厘米;厚度不匀,为0.7至1.2厘米,大部分为0.8厘米。按长96厘米,宽48厘米,其长宽之比正好为2:1。现器重32.1公斤。这样大的铜版在当时条件下,一次铸造成功,并达到表面平整的效果,在技术上也并非易事。

  • 标签: 兆域图 中山王 战国时期 内宫 后堂 建筑遗迹
  • 简介:琴生先生曾和先父梅兰芳同台演出12年,对先父在表演、唱腔、化妆和服装等方面的特点或改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京剧改革、遗产的抢救、艺术教育等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我有机会和老两次畅谈京剧艺术,现征得王先生同意,把1998年第二次谈话的部分内容整理出来,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京剧艺术 梅兰芳京剧 王琴生谈
  • 简介:震中先生,1957年1月出生于陕西榆林市。1981年12月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4年12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5年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98年8月任研究员。2008年任历史所副所长,2014年7月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期间,震中先生1989年-1990年、1995年-1996年从师于伊藤道治教授,在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留学与研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史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教授。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等。

  • 标签: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王震 古史重建 文明起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 访谈录
  • 简介:靖康年间,金人侵宋,直抵汴京。宋金以“割三镇”议和,金人遂退兵。此後宋人屡屡遣使求“租税赎三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云的三次出使。这是靖康事变的一个重要方面。然因史料缺乏,记载混乱,其过程模糊不清。本文通过详细考证辨析,尽可能地恢复事情原貌,弄清宋人“租税赎三镇”的来龙去脉和金人高层的态度,以及云三次出使的命使起程、国书使旨、出使经过、归阙日期和朝廷应对等等。同时对与云出使有关的军事形势的变化、朝廷的和战争执、钦宗的态度摇摆等等作出考述,诠释其与云出使的关系。

  • 标签: 靖康事变 王云 租税赎三镇 斡离不 粘罕 钦宗
  • 简介:人对时间是敏感的,担心时光匆匆,容颜易老;但人对时间又是势利的,迟钝的。对一个小孩子,你会想到他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但对于一个老人,人们总不太真的记得,或者不太真的相信,他也曾经是对世界好奇的儿童,是风华正茂的少年。翻看作家火的童年回忆

  • 标签:
  • 简介:敛福是清朝乾隆时期治理颍州的名宦,两度知颍,他对颍地风俗的引导、民生环境的改善以及文教事业的推动,均做出了历史性的努力和贡献,较大程度地提升了颍州人文生态环境的品质和社会历史地位.敛福不仅被颍州百姓祀为名宦,而且也是颍州官员中良善为治的典范之一.

  • 标签: 王敛福 颍州 名宦 良善为治
  • 简介:16—17世纪是英国史上的多事之秋,期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改革、内战、革命、复辟和政变等内容。虽然17世纪英国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茶,但由于盲目性和消极性因素的作用,革命后的英国人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残酷现实,即克伦威尔护国摄政下的军事独裁,以及随之而来的政复辟。但是,从查理二世到詹姆斯二世的斯图亚特复辟君主并没有接受革命的教训,他们推行的宗教政策,不是极端化就是前后矛盾,又将英国政局推上了革命的风口浪尖。这不仅表明了专制主义的顽固性,也折射出革命的局限性。1688年的光荣革命本质上只是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抑或是一场代价小而影响深刻的政治变革。借助于它,英国最终抛弃了复辟王朝过时的专制主义和不得人心的宗教政策,大步走上了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的政治现代化之路。

  • 标签: 王政复辟 宗教政策 信仰自由 政治民主化
  • 简介: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谥文成。祖籍余姚.青年时随父迁家至山阴(今绍兴),后在离越城10公里的宛委山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山人,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系明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 标签: 明代 王阳明 姚江王氏 浙江
  • 简介:2003年8月,陈培基应印尼中华总商会总主席陈大江先生的邀请,赴昆明市参加陈性初纪念亭的落成仪式。当时,他受福建省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和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政府的委托,与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和郑和故里——晋宁县人民政府建立起联系。事后,写了《让郑和与景弘的故里携起手来》一文。发表在《龙》杂志(2003年12月)上。在参观郑和公园时,陈培基与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副会长、郑和纪念馆原馆长徐克明在交谈中,发现郑和与景弘不仅事业、官司职彼此相同,而且身世、经历也极其相似:两人的祖先均为国君;两人均于幼时人宫为燕王朱棣侍从;两人均受皇帝恩宠。

  • 标签: 郑和 航海家 星座 文化经济交流 中华总商会 市人民政府
  • 简介:正廷(1882-1961)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国以来,他先后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副议长,北洋政府工商部次长、代总长、代理内阁总理等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长期担任外交部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驻美大使等.1949年移居香港.尽管他社会活动频繁,公务繁重,但他对现代体育运动的倡导与支持却始终如一,几十年不改初衷.他不仅自己酷爱运动(尤长于网球、游泳、骑术),而且更重视现代体育事业在中国的推广,力图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国民素质,改变国人在世界的形象与地位,为此他奔走呼号,竭尽心力,倾注了自己最大的热情与心血.

  • 标签: 中国首位 体育生涯 国际奥委会委员
  • 简介:自唐元稹的《莺莺传》问世以来,崔、张故事就受到广大群众喜爱。不少文人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再现这个故事,然而都未超过《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接着,元代实甫又在《董西厢》基础上写成了杂剧《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不少研究《西厢记》的人往往认为其主题就是争取婚姻自主,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其实,这三部作品所揭示的主要是唐、金、元三代知识分子仕宦和婚姻的不同矛盾。

  • 标签: 董西厢 《莺莺传》 《西厢记》 张生 莺莺 王实甫
  • 简介:2011年11月有幸聆听浙江省特级教师崧舟老师执教的《望月》一课,两个完整的课时诠释了王老师所践行的“诗意语文”的教学思想,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崧舟老师在《望月》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月景的写作顺序,再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最后落实到写上,学生的写水到渠成,写的训练扎实有效。王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精妙的课堂掌控力、精彩的语言让与会老师折服。

  • 标签: 《望月》 王崧舟 引导学生 教学思想 特级教师 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