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1955年、1956年毛泽东和周恩来高瞻远瞩地提出搞两弹一星,搞原子弹、导弹及卫星。这一重大决策在当时是不容易作出的。那个时候又穷又破,而且抗美援朝刚刚结束,毛泽东决策要搞原子弹,这种决策是很了不得的。当然还有个原因,朝鲜战场上美国司令官天天说要放原子弹。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受到威胁,对毛泽东有深刻的印象,所以一旦有一点条件就决策要搞原子弹了。

  • 标签: 朝鲜 原子弹 毛泽东 决策 周恩来 威胁
  • 简介:<正>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可以说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最严重的一次直接的对抗。两个超级大国继在欧洲的紧张对抗(1959—1961柏林危机)之后,又于加勒比海地区走到了战争的边缘。因此,古巴导弹危机是分析冷战时期东西方冲突的性质、美苏处理危机的方式的一个典型事例,对于我们理解冷战史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和前苏联把大批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秘密档案文件解密,其中据有的学者估计,美国已把大约80%的所有有关这场危机的秘密文件公诸于世。①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也在1992年就该事件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

  • 标签: 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 赫鲁晓夫 中程导弹 卡斯特罗 美国情报部门
  • 简介: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经历了长期发展演变。到冷战结束以后,美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导弹防御理论,并在小布什任内开始正式部署反导系统。新时期的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客观上刺激了全球的导弹导弹防御竞赛。导弹防御的作用是想象的,由此引发的军备竞赛却是现实的。美国导弹防御计划未来何去何从,依然充满变数。

  • 标签: 美国 导弹防御计划 军备竞赛
  • 简介:巡航导弹是一种无人驾驶、携带战斗部的有翼自控飞行器,可实施纵深精确远距离空中打击,具有超低空机动飞行、命中率高的特点,被打击对象往往难以防范。近年来,台湾当局为了对抗大陆、给“台独”壮胆,在“先发反制”思想指导下,也在暗中发展巡航导弹

  • 标签: 巡航导弹 追踪 无人驾驶 空中打击 台湾当局 “台独”
  • 简介:自从20世纪后期强制性外交作为一项外交政策理论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学界及政界的关注。由于其能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自己想要达到的政治目标,所以成为美国历任政府的重要对外政策工具之一。强制外交构成要件有自己的理论框架,结合古巴导弹危机个案进行案例分析,力求进一步深化对强制外交的认识。

  • 标签: 强制外交 古巴导弹危机 强制的合法性
  • 简介:近些年来,俄罗斯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重振大国雄风的意愿越来越明显。美国因此竭力通过各种途径阻止其国家复兴。而美俄两国在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的较量,正是美国霸权图谋与俄罗斯民族复兴之间的根本性矛盾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单极世界诉求与多极世界呼声的碰撞。中国应充分认识由此引起的俄美关系的变化,做好定位,为推动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 标签: 导弹防御系统 俄罗斯 美国
  • 简介:美日联合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对于美国来说,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加强美日等军事同盟,谋求美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优势,并在军事上强化对中国的遏制。而日本则是为了实现其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并最终摆脱美对其军事控制的战略目标。美国加快TMD的开发步伐,将给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安全带来严重后果。

  • 标签: 导弹防御 战区导弹 系统影响
  • 简介:聂荣臻元帅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的有关指示仍然言犹在耳。忆当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后所历经的种种坎坷,最终打开了军工产品国产化的大门,走上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道路。我们可以说,没有聂荣臻元帅的领导和教谕,中国的导弹事业不知要推迟到哪一年才能发展。我从1956年开始,到因年事已高而退居二线,一直受聂元帅的教导和关怀,很多情节,至今历历在目。谨缅述一二以表怀念。

  • 标签: 导弹事业 关怀 领导 回忆 第五研究院 产品国产化
  • 简介:本文运用枪弹弹道学的原理,复查一宗因枪弹致死不服的死因鉴定。通过重新对现场进行勘查、尸体检验、枪支检验、分析、重建,判断其射击方向、角度和距离。结果确认属枪弹意外走火死亡的鉴定。

  • 标签: 现场重建 枪弹 尸体
  • 简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共党史,应把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方针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来阐述,把“两弹一星”的叙述作为实现党的路线的事例,也就是遵照中央的决定,以“赶超”为目标,突出在困难和挫折中,我们如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辉煌成果,

  • 标签: 国防现代化 导弹研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才能 “两弹一星” 中共党史
  • 简介:8月12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宣布,美国、英国和俄罗斯情报机构通力合作,破获了一起跨国导弹走私案。英国军火商赫曼特·拉克哈

  • 标签: 导弹走私案 特工联手 破获导弹
  • 简介:由美国哈佛大学"人道主义政策与冲突研究"项目负责起草的《空战和导弹战国际人道法手册》形成了第三个版本即2008年1月草案及评注,并着手与美国、中国、法国、比利时、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作战、武器和法律专家进行"双边/地区磋商",以增强"手册"的现实性和适用性。磋商中,专家们发现"手册"草案存在不少问题:如"手册"草案"定位不准";一些原则性问题未能解决好,如习惯规则、创新与重述之间的关系等;一些"立法"技术问题遗漏较多,如某些重要概念内涵的变化、援引文献的权威性等,"手册"是否适用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和"外层空间军事活动",以及对"平民直接/实际参加敌对行动"的判定标准等重要问题,有待专家组进一步研究解决。

  • 标签: 空战与导弹战 国际人道法 手册草案 手册定位 手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