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川盆地三叠系具有较为优越的成盐条件,通过对含盐岩系及盐类沉积物在地史进程中变质演化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沉积成岩的演化模式,阐明了水溶、热熔交替叠加的变质作用对富钾卤水及含钾盐类沉积在成因上的重要意义,并对盆地东北部及西部寻找富钾卤水的远景提出了评价。

  • 标签: 三叠系 含钾岩系 富钾卤水 变质演化 四川盆地
  • 简介:从期次划分出发,根据工区实际情况,统计各期次实测物性数据,运用试油法确定研究区砂砾岩体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应用比较前沿的S变换高渗层检测技术,对高渗层预测结果从平面上进行井物性数据约束,实现井震结合预测有效储层发育区,实钻井验证,其效果良好,有效储层预测结果符合率为90%以上。

  • 标签: 砂砾岩体 期次划分 有效储层下限 高渗层 有效储层地震预测
  • 简介:不同类型的页岩,微观物性特征差异明显,本文针对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进行岩石物理建模及VTI各向异性参数反演。首先,基于前人对粘土矿物的定向排列是产生页岩固有各向异性主要原因这一地质认识,在岩石物理建模过程中引入粘土矿物压实指数CL参数描述粘土矿物的弹性各向异性。之后,基于岩石物理模型开发反演算法,计算页岩储层CL参数及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解决了由于无法测得与井壁垂直方向上的声波速度,各向异性直接测量存在困难的问题。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在岩石物理建模中引入粘土压实参数,反演方法能够合理估计龙马溪页岩储层的弹性各向异性,反映了龙马溪页岩的微观物性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龙马溪页岩中粘土含量与参数CL相关性较弱,表明粘土矿物的多少对其压实或各向异性程度影响较小。同时,参数CL在目标层龙马溪组底部和五峰组具有高异常值,反映了储层微观结构与含油气特征具有关联性。最后,基于模型构建了岩石物理模板,可用于储层测井数据与多物性参数关系的定量解释。测井数据在岩石物理模板上的合理分布也验证了岩石物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龙马溪 页岩 各向异性 岩石物理 压实指数
  • 简介:省站届二次领导小组会议,于1996年6月7日在杭州市省测绘局内召开。参加本次会议代表有:省测绘局金福新、宋陶丹、王基国、杭州市勘察测绘院倪宝根、电力工业部华东勘察设计院测量队孙惠芳、金华市测绘院马先锋、浙江地矿浙中测绘院吴惠新、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测量队陈、飞、浙江省第一测绘院肖敏凯、浙江省第二测绘院郦全令、杭州市土地勘测研究所唐宝泉、

  • 标签: 测绘科技 浙江省 信息站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勘察设计院 第一测绘院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技术的普遍运营方式,“2+1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对知识的实践教学,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身体验到了工程的复杂度才能够得到成长,这更加有利于理解理论,观察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认真程度,更好的去留优去劣,这是一个企业的最基础裁员方式。同时在校内更多的让学生了解到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量和必备条件,校内外培养机构多多合作,让大家去考出专业技能或者岗位技能的相關证书,结合上工地工作是大家有所获得,实践安排由校方合理安排,也可以在校内对大家进行工程模拟仿真训练。培养高技能人才,补充市场的专业人才需求,解决市场面临的问题。

  • 标签: 供热通风 空调工程 大学本科 业务培养
  • 简介:利用物理测井曲线分析古气候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对柴达木盆地取心井涩中6井多种气候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涩中6井GR曲线古气候反演模式,将该模式引进到盆地东部唯一贯穿第系的钻孔——达参1井,利用该井高分辨率自然伽马曲线,建立了盆地东部地区2.85MaBP以来的时间标尺,据此讨论了盆地东部地区2.85M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此外还与盆地西部大浪滩ZK336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盆地气候变化在大阶段上明显受到天文轨道周期的控制,但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柴达木盆地同时包含了高原隆升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信息,是古环境变迁的良好的信息载体;自然伽马曲线是反映内陆干旱盆地气候与环境变化良好的代用指标。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第四纪 古气候变化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 简介:川盆地西部坳陷区内晚三叠-早白垩世地层、沉积相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认为南部存在侏罗千佛岸组,中南部有较多的三角洲相沉积;讨论了沉积相的时空展布规律,这对区内上三叠-下白垩统沉积-层控矿产的研究和油气资源勘探均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地层 沉积相 沉积体系 晚三叠-早白垩世
  • 简介:因缺少详细的地质调查,关于龙日坝断裂带南段是否具有强烈的晚第纪活动及其在青藏高原东缘应变分配中承担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龙日坝断裂带南段仅东南支存在晚第纪活动,全长约50km,总体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逆断分量,全新世以来右旋平均走滑速率约为0.6mm/a,平均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4mm/a。龙日坝断裂带南段活动强度较中段明显偏弱,但具备发生Mw7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在距今约800年以来曾发生过地表破裂型事件。结合重定位地震结果来看,龙日坝断裂带西侧和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跃,之间的丹巴地区可能主要表现为褶皱变形而地震活动微弱。青藏高原东缘之下的滑脱面自川西高原到川盆地从约15kin逐渐变深至20km左右,而又变浅,约为10km,这种滑脱面的深度变化可能是龙门山隆升和孕震的驱动机制。这项研究有助于川西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和深入理解青藏高原东缘的应变分配和隆升机制。

  • 标签: 龙日坝断裂带 南段 龙门山断裂 青藏高原东缘 丹巴背斜
  • 简介: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情时刻牵动着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全体官兵的心。5月15日,全所首批爱心捐款62000余元。其后,又自发交纳特殊党费199290余元,以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

  • 标签: 海洋测绘 研究所 灾区 汶川 四川 官兵
  • 简介: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工程,其建设的水平、质量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层次.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4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现状,总结梳理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建设经费不足、执行效果差等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专业群,逐步缩小专业设置规模;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学科专业建设氛围,促进建设工作落实落地落细等政策,以期为当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有所启示.

  • 标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学科专业 建设
  • 作者: 陈岩
  • 学科: 天文地球 > 工程地质学
  • 创建时间:2021-11-04
  • 出处:《工程管理前沿》 2021年第18期
  • 机构:随着中国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网不断向崇山峻岭、离岸深水区延伸,公路隧道总量和建设规模持续增大。近10年来,中国公路隧道每年新增里程1100 km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公路隧道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地质条件和结构形式最复杂、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这项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是无数中国基建企业共同奋斗的结果,四川大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大方”)便是其中之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深层和超深层气藏的开发已成为气藏开发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由于气藏埋藏较深,普遍存在高温高压的特点,气藏气体偏差因子的计算直接影响单井井底流压、产能和动态储量的计算准确度,从而影响开发技术对策的制定。然而目前计算偏差因子和井底流压的方法众多,不同的气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存在差别。针对双鱼石茅口组高温高压气藏,通过BB法、HY法、DPR法、DKA法、LXF法和ZGD法6种偏差因子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在气藏条件下HY法和DAK法计算准确性最高,最大偏差约为2.5%,其中DAK法计算结果最为接近实验值,并且在8MPa至123MPa压力范围内,平均偏差约为0.6%。②基于实验测试和计算结果确认DAK法适用于该气藏的天然气偏差因子计算。③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温压耦合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新的气藏井底流压计算模型。对比现场测试压力和模型计算值,改进的温压耦合模型计算结果偏差最低,仅为-1.593%,具有较高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类似于双鱼石这类高温高压气藏,DAK法和改进的温压耦合模型具有较强适用性。

  • 标签: 四川盆地 双鱼石 茅口组 高温高压 天然气 偏差因子
  • 简介:本文以“社交媒体多层次信息流”为概念框架,分析了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后,个人、当地的组织、宏观层面的主流媒体使用社交媒体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对微博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出地震灾害发生后社交媒体所具有的5项功能:人际之间的交流,地方政府、本土组织以及当地媒体的传播渠道,大众传媒信息发布的渠道,信息的收集和分享,微观、中观以及宏观各主体间沟通的渠道。在强震发生后社交媒体有巨大的传播潜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未来大震发生后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来应对灾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灾难 地震 多层次 社交媒体 微博
  • 简介:依据多年来在川盆地川西北、川西南、川南、川中、川西等矿区油气构造遥感的实践,叙述TM图像在川盆地油气资源勘探中构造分析的独特优势,阐述TM图像在川盆地油气构造勘探靶区预测中应用的技术思路和实际效果。

  • 标签: TM图像 潜伏构造 地腹裂缝带 油气勘探 靶区预测
  • 简介:在SEC储量评估和申报中,石油公司基于企业自身信誉的保障和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必须对储量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即在未来的开发过程中储量不能出现大幅度的变化,证实储量的误差应控制在10%之内。对于扩边与新发现储量,控制风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参与储量评估的基础井选择。关于基础井的选择条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做法,目前主要是依据国家标准和国际评估公司的通用做法。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原有的标准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以效益开发为前提的指导方针,一些国际通用做法也无法适应于所有地区。基于SEC储量首先强调的是有效益,提出从技术经济学中的盈亏平衡分析出发,建立计算单井动态盈亏平衡模型初始产量的判断方法,与单井稳定产量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基础井,使储量评估贯彻“有效益开发储量”的原则,对川盆地不同深度的气藏初始产量进行计算,其初始产量均高于目前国家标准所确定的起算标准,通过单井经济性的严格选择,最终实现储量风险控制的目的。

  • 标签: 储量评估 基础井 风险控制 动态盈亏平衡 稳定产量 初始产量
  • 简介:汶川和芦山地震后川地震次生灾害频繁发生,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最为常见,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的深切河谷地区以及川地区周围山地.这些次生灾害以活动断裂为地质构造基础,以地表大量松散固体为物质来源,以强烈频繁的余震、坡面流水和暴雨洪水为动力条件,由此形成巨大的灾害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严重后果甚至极大地影响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川地震次生灾害的防治要加强监控,建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因害设防,分层防御.

  • 标签: 震害特征 次生灾害 分布特点 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