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如果您是企业负责人,不知您有没有这个体会——全面及时、准确快速地掌握竞争信息,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

  • 标签:
  • 简介:作为新材料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对国民经济转型发展和国防军工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受到包括国家领导人,乃至产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碳纤维在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生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了从原丝、碳纤维到复合材料及制品的产业链,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但在产业化水平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诸如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工艺稳定性不强、成本高于国外产品售价、高端品种缺乏等。

  • 标签: 新材料领域 国防军工 原丝 国家领导人 纤维材料 建筑材料
  • 简介:选取凹凸棒作为乳化剂,系统研究pH、颗粒浓度、油相体积分数以及不同价态盐对橄榄油/水型Pickering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pH在4~9范围内可制备出稳定的乳状液;颗粒浓度的提高可增强乳液的分层和聚结稳定性;乳液液滴直径随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无机盐的引入不会对乳液相水相的体积产生影响,但对乳液液滴的尺寸分布影响显著,其中NaCl浓度的增加有利于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的增加,而CaCl2浓度增加时,乳状液液滴数均直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凹凸棒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乳化剂应用于绿色乳状液的制备。

  • 标签: Pickering乳液 凹凸棒颗粒 制备条件 稳定机理
  • 简介: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纺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纺织工程学会、天津工业大学“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于今年5月27日在北京顺利闭幕。来自全国各地美国、韩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流通领域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功能性纺织品 纳米技术 第六届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生产力促进中心 纺织工程学会
  • 简介:以2-苯基喹啉4-羧酸为原料,用丙烯酸羟乙酯(HEA)酯化制备了荧光化合物2-苯基喹啉-4羧酸-丙烯酸-乙二醇二酯(PQFAED)。采用IR、EA、1HNMR、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表征了PQFAED的结构,分析了硝基爆炸物(TNT)对该化合物的荧光猝灭作用。结果表明,PQFAED对TNT有较好的荧光响应,可作为爆炸物检测的传感材料。

  • 标签: 2-苯基喹啉-4-羧酸-丙烯酸-乙二醇二酯 荧光猝灭 爆炸物检测
  • 简介:四氧化四银(Tetrasilvertetxoxide,Ag4O4)是一种具有活跃电子、反磁性和半导电性的分子晶体,可与表面裸露的蛋白质-N基(-NH,-NH2)和-S基(S-S,-SH)发生热力学吸附并触发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微生物蛋白质构象而起到抑菌效果,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了开发基于纳米高价银氧化物的生物医用材料,采用软化学方法制得Ag4O4,并利用扫描电镜、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抑菌圈法和液体光电比浊法对其抗茵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四氧化四银性质完全符合预期,抗茵性能优良,为进一步研制抗菌性能良好的医用材料提供了有益借鉴。

  • 标签: 纳米无机材料 多价银氧化物 四氧化四银 抗菌 软化学
  • 简介:利用异烟酰肼和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邻香草醛)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异烟酰腙(L),并制备其Cu(Ⅱ)、Cd(Ⅱ)、Zn(Ⅱ)的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分析等手段对该Schiff碱及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推测组成,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锌和镉的配合物与配体相比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

  • 标签: 异烟酰腙 SCHIFF碱 配合物 荧光
  • 简介:草酸盐共沉淀前驱体通过煅烧热解得到活性炭负载的钴掺杂纳米氧化锌的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BET等对产物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不同煅烧温度、不同掺杂钴纳米氧化锌负载量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光催化剂前驱体的焙烧温度的升高,草酸盐分解的二氧化碳对活性炭孔活化作用增强,所制得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较好;掺杂钴纳米氧化锌负载量为5%,煅烧温度为650益的复合材料对较高浓度的废水表现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100ppm的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率最高可以超过97%.

  • 标签: 活性炭 钴掺杂氧化锌 光催化降解
  • 简介:利用稀土Ln=Y/Yb对SmzZr2O7进行A位取代掺杂,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得Sm1.8Ln0.2Zr2O7(Ln=Y/Yb)陶瓷材料。分别利用XRD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SEM观察其显微形貌,激光导热仪测试其热扩散系数并计算得到热导率。结果表明,Sm1.8Ln0.2Zr2O7(Ln=Y/Yb)陶瓷材料为立方烧绿石结构,晶粒分布均匀,Yb3+/Y3+的掺杂降低了陶瓷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其中Yb的作用更为明显。

  • 标签: Sm2Zr2O7 热障 涂层材料 烧绿石 结构 热导率
  • 简介:以Zn0.676Al0.328(OH)2(NO3)0.377,·0.682H2O为前体,无水乙醇作分散剂,在pH值为5~6、温度80℃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法组装了手性拆分剂D-(+)-对甲基二苯甲酰酒石酸(DTTA)插层锌铝水滑石,并采用XRD、FT-IR、DSC-TG、ICP和EA等现代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离子交换条件,可成功将DTTA插入到锌铝水滑石层间,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晶相单一,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其层间距从0.90nm扩大为2.07nm。DTTA插入水滑石后,完全燃烧分解温度从346℃升高到470℃。

  • 标签: 锌铝水滑石 D-(+)-对甲基二苯甲酰酒石酸 插层 离子交换
  • 简介:采用机械球磨技术制备了MgH2-10%Al2O3(质量分数)储氢复合体系,通过XRD、SEM、DSC-TG等检测手段考查了微量Al2O3陶瓷颗粒掺杂对MgH2体系组织结构解氢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机械球磨可有效细化MgH2颗粒;在微量Al2O3陶瓷颗粒与机械球磨的协同作用下,MgH2颗粒的细化效果更为显著;相对于纯MgH2球磨体系而言,微量Al2O3的掺杂有效降低了MgH2体系的解氢温度(降低近50℃),且其解氢速率也有所提高;MgH2-Al2O3储氢复合体系解氢性能的改善主要源于Al2O3陶瓷颗粒对MgH2体系的组织细化效应.

  • 标签: MgH2 陶瓷颗粒 球磨 解氢性能
  • 简介:2006年1月18-20日,第一届IEEE纳米/微米工程分子系统国际年会在珠海胜利召开。本次大会是IEEE纳米技术委员召开的第一次会议。由IEEE纳米技术委员会主办,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国立成功大学、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等十几家著名学府和组织机构承办。美国华盛顿大学著名教授一谈自忠为本次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

  • 标签: 微米纳米技术 IEEE 国际年会 分子系统 第一届 工程
  • 简介:用聚邻苯二甲酸乙酯(PEP)和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聚物改善甲基六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固化的3,4-环氧基环己甲酸3’,4'-环氧基环己甲酯脂环族环氧树脂(Celoxide2021TM)的脆性。芳族聚酯在没有溶剂的情况下可溶于环氧树脂中,也是固化环氧树脂有效的增韧改性剂。例如,固化树脂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PEP(MW,7400)就使断裂韧性增加130%,并且没有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损失。根据改性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形态动态的粘弹性行为讨论了这一增韧机理。

  • 标签: 脂环族环氧树脂 环氧基 增韧改性剂 邻苯二甲酸 共聚聚酯 乙酯
  • 简介:以含有7个羟基的乙酰化β-环糊精为引发剂,开环聚合4-氨基甲酸苄酯-ε-己内酯(CABCL)单体,得到星形七臂官能化聚己内酯(CDSPCABCL)。并使用酸脱法与钯碳氢解法对CDSPCABCL的甲酸苄酯保护基脱保护,得到星形聚氨基己内酯(CDPACL)。同时,探索了投料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CDSPCABCL聚合度的影响,以及酸脱法的酸倍数与反应时间、钯碳氢解法的反应时间对CDPACL断链率与脱保护率的影响。通过1HNMR、GPC、FT-IR与TGA表征各步骤产物。最后通过CDPACL的氨基与生物素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生物素化的星形聚己内酯,其在癌细胞靶向、生物探针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星形聚合物 环糊精 官能化聚己内酯 生物素
  • 简介:中国苏州,2007年10月12日——圣万提注塑工业有限公司宣布指定Poole工程服务公司的(PooleEngineerServices)KevinPoole先生为圣万提注塑工业有限公司澳大利亚新西兰地区唯一代销商,他将在指定范围内代理销售圣万提产品。该协议从2007年10月8日起生效。

  • 标签: 澳大利亚 新西兰 产品 服务公司 工业 注塑
  • 简介:对于一种自行设计成分的超高强度衬板用合金钢进行了热处理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参数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冲击磨料磨损试验,对比优化后工艺原有工艺的耐磨性,进一步研究了热处理参数对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热处理参数对硬度均影响不大,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最大,淬火温度对试验钢的冲击韧性影响最大。试验钢的最优热处理工艺为:(950℃保温1.5h)油淬+(300℃保温2h)回火+空冷至室温。试验钢在热处理后获得了均匀的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混合组织,抗拉强度达到1839MPa,屈服强度达到1631MPa,硬度达到50.1HRC,冲击韧性值达到11.9J/cm2,综合力学性能良好,且耐磨性在任何冲击功条件下均高于原有工艺。

  • 标签: 热处理工艺 正交试验 超高强度 冲击磨料磨损
  • 简介: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nBaCo2O5+δ(Ln=Gd,Nd,Sm,Pr)-Ba0.5Sr0.5Co0.8Fe0.2O3-δ(质量比为1:1)4种双相混合导体膜。通过XRD分析可知,除了PrBaCo2O5+δ和Ba0.5Sr0.5Co0.8Fe0.2O3-δ(KSCF)复合时发生明显反应外,其它3种复合膜在复合过程中均显示了良好的化学兼容性。4种双相膜在850℃时透氧率最高的是NdBa-Co2O5+δ-Ba0.5Sr0.5Co0.8Fe0.2O3-δ(约为0.28mL/(cm2·min))。

  • 标签: 双相 透氧膜 混合导体
  • 简介:程晓农,男,1958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镇江农机学院,获学士学位;1987年6月毕业于江苏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12月毕业于江苏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6月至1998年4月任江苏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1998年4月任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江苏理工大学材料工艺研究所室主任、所长、材料工程系副主任、材料学院副院长、冶金学院副院长。

  • 标签:
  • 简介: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秘书处,并转《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各位领导、来宾、代表: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在美丽的长沙岳麓山下如期召开,这对于我国功能材料科技界与产业界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在这里,我谨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的名义,对大会的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功能材料 新兴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 金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