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吉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端。到1993年.全县累计造林1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3%.林果年收入2000余万元。林业正在成为改变吉县生态环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和小康工程。近年来.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吉县在落实林业政策、深化林业改革上.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试验探索.认真总结实践.培育和完善了新的林业发展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造林绿化进程。一、依靠劳动积累工.完善投入新机制吉县是贫困县。针对国家补助有限、财政筹资不足的情况,自1985年以来.县委、政策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林业投入的主体放在了农民群众身上.先后以吉政发(198)40号、(1989)54号及吉发(1991)5号文件做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实施意见.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劳动积累工投入机制

  • 标签: 林业发展 林业改革 劳动积累工 股份合作制 吉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简介:分析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中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从搞活经营机制、多渠道妥善安置富余职工、解决历史欠账、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生产要素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 标签: 国有林场 管理体制 经营机制
  • 简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落到实处,更要体现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方面,而大众体育建设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可量化的民生工程,用于支持农村大众体育建设的健身设施的管理也就成为这项民生工程最基本的保障。本文选定苏州、泰州、徐州作为基本样本进行深入调研,旨在通过对省内苏南、苏中、苏北农村居民健身设施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其长效管理机制的可行性。

  • 标签: 江苏农村 健身设施 长效管理
  • 简介:我省森林公安在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省林业厅、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生态建设和公安发展大局,以深化改革为抓手,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打防管控能力,有力地保护了生态资源、维护了林区稳定。一、破除打击能力瓶颈,全面提高打击水平(一)深化"三项改革",解决执法办案保障问题近年来,我局在全省大力推进"法人单位建设、单独预算管理、执法权限落实"三项改革。

  • 标签: 森林公安 林业厅 国家林业局 法人单位 打击能力 执法权限
  • 简介:全球第一个按照《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规则的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落户广西。6月30日广西环江县兴林营林有限责任公司与生物碳基金托管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签订了《中国广西珠江流域再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购买协议,标志着《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正式实施。

  • 标签: 清洁发展机制 中国广西 碳汇项目 《京都议定书》 林业 有限责任公司
  • 简介:建立队伍管理长效机制是"三项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内蒙古绰尔森林公安局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真抓、早抓、主动抓"的原则,狠抓队伍建设."三项教育"以来,他们先后制定和修改了55项规章制度,约13万字,并汇编成册,初步建立了以育人、竞聘、考核、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队伍管理长效机制,激发了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 标签: 森林公安 队伍管理 长效机制 内蒙古
  • 简介: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贯彻落实省委大研讨大行动活动,日前,海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召开省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座谈会。

  • 标签: 机制改革 创新体制 科研院所 科技厅 海南省 习近平
  • 简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2013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于2013年4月12日至14日在沈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联合主办,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承办。会议历时两天,来自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各地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伦理学 学术研讨会 环境哲学 社会主义
  • 简介:本刊讯近期,2013年中国林产品指标机制研讨会和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和国际组织、企业、协会、科研机构的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来自欧盟等国外的专家与来自国内的专家一起,就全球林产品贸易趋势展开了分析,共同探讨了新贸易环境下林产品领军企业的变革、行动。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副司长张艳红、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林科院科信所所长陈绍志参加会议并讲话。

  • 标签: 中国林科院 高峰论坛 产品指标 上海 机制 林产品贸易
  • 简介:<正>烤烟、卷烟和林业,是云南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中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支柱。加大这两个支柱结合的力度,对于谋取可能取得的最优整体效益、快速发展云南经济、优化云南生态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补偿机制 烤烟 云南经济 玉溪卷烟厂 生态环境 生态基础
  • 简介: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蓬莱19-3溢油事件,并不是否认它是“有问题的”的客观事实,而是要揭示它是如何“问题化”的,即如何由“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溢油事件发生后,一直存在着多种社会力量的角逐。从它“浮出水面”到“问题化”的过程中,政府、科学家、大众传媒、社会公众和渔民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一客观事实进行建构。蓬莱19-3溢油事件“问题化”过程研究表明:它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界定和话语分析的结果;同时,社会结构的变化对蓬莱19-3溢油事件的“问题化”产生着深刻影响。溢油事件中的社会建构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对于政府部门处置类似环境突发事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标签: 海洋溢油 问题化 建构主义 环境突发事件 社会结构
  • 简介:REDD是指减少森林砍伐和退化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机制。森林的固碳属性使其在气候变化应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发展中国家缺乏足够的资金以减少滥砍滥伐和森林退化。为此,REDD机制在气候变化谈判中逐渐得到发展。这一机制于2005年在蒙特利尔气候大会上正式成为国际谈判议题,经过国际社会10年的努力,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巴黎协定》中,这一机制得到了国际法上的确认。该机制为国际社会进一步强化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效用,为发展中国家扩大森林经营,实现低碳发展铺平了道路。

  • 标签: 气候变化 REDD机制 巴黎协定 林业碳汇
  • 简介:各分院、处、室、中心、队:近年来,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承担完成的森林资源调查、林业生态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使用林地可行性调查及采伐设计、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为地方林业建设单位和工程建设业主提供了大量合格的各类项目成果。这充分表明我院在承担完成项目工作过程中,从院领导到技术人员,都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在项目成果审查、质量把关等方面,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加大了项目成果质量审查力度,从而保证了我院完成的项目成果质量。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院生产技术管理项目成果审查激励机制,规范成果审查,增强审查人员责任感,院决定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果审查激励机制

  • 标签: 成果审查 激励机制 生产技术 管理项目 林业生态工程 自然保护区建设
  • 简介:<正>1996年以来,陕县张汴乡先后涌现出7个承包荒山造林大户,承包面3.9万亩,承包期为50年。这7个大户承包最少的2000亩,多则上万亩,仅几年时间,这里就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放眼望去,群山上一垄垄的育林带,如条条丝带蜿蜒缠绕,就连十分陡峭的山坡上,也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苗

  • 标签: 造林 荒山造林 管理体制 承包制
  • 简介:借鉴运用Best产业集群动态模型理论,并在剖析苏南HX村土地流转的五大动力因素(工业发展驱动、地价剪刀差驱动、比较利益驱动、政府推动、乡村权威驱动)的基础上,得出HX村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机理,以此促进我国尚不完善的乡村土地流转理论和实践。

  • 标签: Best产业集群动态理论 土地流转 动力机制 HX村
  • 简介:快速发展的历史村落旅游在村落社区发展与旅游开发博弈过程中突显出矛盾复杂化、过度旅游化等问题,因此景区型历史村落作为村民生活的社区,与旅游发展的景区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系统科学的思想构建历史村落“社区与景区”一体化系统,从空间要素、社会功能和组织结构3个方面对耦合系统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山西省榆次后沟为例探讨同一地理空间范围的景区型历史村落“社区与景区”耦合作用机制,指出后沟古村社区与景区互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旅游发展弱化了社区功能,景区管理受社区制约较多,景区功能尚不完善,并提出了后沟古村社区与景区耦合发展的建议。

  • 标签: 历史村落 社区 景区 耦合作用
  • 简介:科教旅游接待单位是现代旅游业中出现的新型业态。通过对国内外科教旅游发展形势与研究现状的分析,界定了科教旅游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我国科教接待单位在当前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北京海淀区的科教旅游单位特色化发展经验,提出以政策创新、体制改革、市场激励为手段,推进科教旅游市场化运营的策略与措施。

  • 标签: 科教旅游 接待单位 市场化运营
  • 简介:作为农林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园艺疗法被证明对儿童孤独症干预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对园艺治疗关注广泛,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治疗规范及体系。国内相关实验及临床报道少,且主要集中于对康复花园的设计规划进行探讨,对园艺疗法的其他形式鲜有关注、研究范围狭隘;对园艺疗法的康复机制多集中于心理学及园林设计层面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森林疗法在国内研究极少,且常常被纳入环境卫生学科,但从其治疗手段及起效机制来看,应属于广义园艺疗法的范畴,因此也被本文纳入讨论。通过分析园艺疗法的多样形式、多种机制,旨在推动国内儿童孤独症园艺治疗的研究开展,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完备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园艺治疗 森林疗法 孤独症谱系障碍 康复
  • 简介:剑河鹅掌楸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剑河县南哨乡,为县政府批准成立的以国家二级珍稀植物鹅掌楸为保护对象的县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在没有专门管理机构、专职人员和固定经费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村民参与、制定乡规民约、组织管护小组、建立社区管护制度的形式,受到了良好的管护效果,鹅掌楸原生林的面积增加了一倍.这种以社区为主体的小型保护区管理模式,对贫困地区的小型自然保护区(点)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标签: 社区 自然保护机制 贵州剑河鹅掌楸自然保护区 案例分析
  • 简介:文章以黄土高原东部半干旱区环县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在景观化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基于水绿双赢理论,提出了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的不同汇水区之间的平衡援助策略;指出根据区域内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应优先保证该区域内优势节点和路径中集水造绿的生态需水,提出了测定区域内水绿平衡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方法;划分了大、中、小尺度汇水区,指出应根据各汇水区在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盈余和亏缺情况进行水绿调配规划;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进程,预测了集水造绿区域的变化趋势.研究证明,以28.35%的人为干预度收集雨水,可以优先保证集水造绿优势“节点+路径”区的植物生长;将盈余区域的雨水收集调配至亏缺的汇水区,优先满足区域内节点、路径的生长,可以实现平衡援助;随着循序渐进的平衡增长,景观化集水造绿的空间网络可逐渐实现,以此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核心区域.

  • 标签: 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 水绿双赢 景观化集水造绿 水绿调配与平衡援助 人为干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