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溴特罗口服液用于小儿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2021年3月-2021年4月随机选取本科接诊支气管炎患儿72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氨溴特罗口服液,对照组用盐酸氨溴索糖浆。对比咳痰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咳痰持续时间、哮鸣音持续时间与咳嗽持续时间,研究组分别是(3.39±0.48)d、(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呼吸感染治疗,3种沙星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摸球法分为Ⅰ组(27例)、Ⅱ组(27例)、Ⅲ组(26例),I组莫西沙星治疗,Ⅱ组左氧氟沙星治疗,Ⅲ组环丙沙星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及成本。结果:Ⅰ组、Ⅱ组、Ⅲ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Ⅰ组成本(125.6±3.24)元、Ⅱ组成本(26.13±1.02)元、Ⅲ组成本(5.12±0.85)元(F=3.265,P=0.005)。结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分别用于下呼吸感染患者中,效果差别不大,但环丙沙星更加经济实惠,值得推崇。

  • 标签: 环丙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成本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围产期孕妇生殖B族链球菌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200例围产期的孕妇进行数据分析,其中100例为确诊围产期感染B族链球菌的孕妇(研究组),另外100例为正常围产期的孕妇(对照组),之后分析两组临床资料,以此来探讨围产期孕妇生殖B族链球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孕妇年龄≥35岁、文化程度低、有阴道炎以及有流产史的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组的孕前检查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分析,孕前检查、阴道炎、有流产史以及年龄大均为围产期孕妇生殖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组发生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黄疸、肺炎、窒息及宫内窘迫的概率相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产期孕妇生殖B族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流产史、患有阴道炎、孕妇年龄高以及孕期检查少等,这大大增加了孕妇及新生儿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 标签: 围产期 孕妇 生殖道 B族链球菌 感染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接收的呼吸感染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治,治疗组患者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免疫球指标中CD3+、CD4+、CD4+/CD8+明显比对照组高,CD8+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对呼吸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极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提高临床应用效果的总有效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痊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呼吸道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小儿呼吸感染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呼吸感染患儿,采用平衡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儿,后续收集两组的对比评分等,将相关数据进一步对比分析并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的判定标准。结果 在施以相应护理后,实验组考察各项指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小儿呼吸道感染 针对性护理 舒适护理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消化恶性肿瘤患者中,择取84例作为观察1组,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良性疾病患者84例作为观察2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名作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均予以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就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入院时,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CRP相较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和各项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化恶性肿瘤中进行血清CRP与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治疗和预后评估,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CRP 肿瘤标志物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青霉素与双黄连联用治疗急性呼吸感染的实效性。方法:实验中首先筛选出100例合适的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其筛选范围为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之间收治的患者群体中,且要求筛选出的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呼吸感染患者。接着进行分组探讨。为分好小组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药物。对照组单纯应用青霉素进行医治,研究组的患者则要联用青霉素以及双黄连。在治疗期间,持续观察患者的关键性指标,并在治疗结束后,从治疗有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比。结果:首先,从治疗有效率的角度分析,经计算,对照组的有效率值为78.00%,研究组的有效率值为94.00%,从这一数值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组的有效率水平远超过对照组(P<0.05)。其次,调查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得知,对照组中有7人出现不良反应,占比为14.00%,研究组中有1人出现不良反应,占比为2.00%,两组数值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医治急性呼吸感染时,优先联用青霉素、双黄连,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促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程度得到提升,同时也会抑制并发疾病的出现,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青霉素 双黄连 急性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将个性化运动训练与气护理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老年病例之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老年病例6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观察样本分为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对照组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常规模式施护,试验组于此基础之上加用个性化运动训练与气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老年病例干预后运动耐量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个性化运动训练与气护理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老年病例之中,可显著促升该类病例的运动耐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老年 个性化护理 运动训练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头孢呋辛钠和左氧氟沙星在老年细菌性下呼吸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细菌性下呼吸感染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组采取的方法是随机抽样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使用的治疗药物分别是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治疗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总结不良反应,将两组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对比总体疗效,两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用药安全性,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细菌性下呼吸感染患者,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均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 标签: 老年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 头孢呋辛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CD气护理分级联合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ABCD气护理分级联合体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气护理分级联合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ABCD气道护理分级 体位护理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不同置管深度时肺复张效果及发生意外脱管的差异。方法将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因自发性气胸入住呼吸内科、急诊科的患者及住院期间发生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共41例,按发生气胸先后顺序随机分入深置管组和浅置管组,以置管治疗后48h时肺完全复张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分析深置管、浅置管两组肺复张效果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发生意外脱管的差异。结果深置管组21例,有效14例,有效率66.67%,浅置管组20例,有效14例,有效率70.00%。深置管组脱管1例,发生率4.76%,浅置管组脱管8例,发生率40.00%。深置管组与浅置管组肺48h复张率相近,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两组意外脱管发生例数,以治疗结束为为观察终点,深置管组较浅置管组脱管发生率低,两组脱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为软管,刺入胸腔拔出导丝后其位置并不固定,已经过多名患者的正、侧位胸片证实,导管头部可能处于胸腔的上、中,肺前、后等各个部位,是否与导管进入的方向有关有待研究,导管是否有游离于气体聚集处的倾向尚无证据。深置管组与浅置管组肺复张效果接近,可尽量采取深置管的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同时减少意外脱管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气胸
  • 简介:目的:评价阿奇霉素与八正散加减对女性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女性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八正散治疗;治疗时间15d,随访患者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5%高于对照组为77.78%(P〈0.05),复发率为4.44%低于对照组为17.78%(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与八正散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泌尿生殖支原体感染患者,疗效较为显著,复发率低。

  • 标签: 阿奇霉素 八正散 女性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感染
  • 简介:目的:在胚胎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10),探讨Cl^-通道与Ca^2+内流的关系及酪氨酸磷酸化对Ca^2+内流的作用。方法:采用Fura-2荧光探针双波长测定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结果:Ca^2+通道阻断剂nifedipine和SK&F96365可阻止肾上腺素(Adr0触发的Ca^2+内流;氯通道阻断剂niflumicacid(NFA)和furosemide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a^2+内流。在Ca^2+内流被SK&F96365最大限度抑制后,NFA和furosemide可进一步抑制内流,而Ca^2+内流被NFA和furosemide分别最大抑制28%和35%后,SK&F96365也可进一步抑制Ca^2+内流达53%和52%。genistein呈浓度依赖怀抑制Ca^2+内流;vanadate浓度依赖性促进Ca^2+内流。结论:在A10细胞,肾上腺素受体触发的Ca^2+内流涉及电压依赖性Ca^2+通道(VDC)和受体操纵性Ca^2+通道(ROC);氯通道参与了VCD及ROC介导的Ca^2+内流;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水平影响Ca^2+内流。

  • 标签: 血管 细胞 CA^2+ 氯通道 Cl^-1通道阻断剂 A10细胞α1-AR
  • 简介:目的运用电子喉镜对上气形态、结构及表面特征的直接观察,Muller呼吸试验模拟上气阻塞状态下咽腔塌陷情况推断睡眠时气可能发生阻塞的部位,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30例OSAHS病人和30例单纯鼾症对照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分别在平静呼吸及Muller呼吸状态,观察其悬雍垂根部、扁桃体下极、会厌上缘平面塌陷程度,并对两组所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OSAHS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OSAHS患者上气狭窄表现在多个平面。不同程度OSAHS病人咽腔Muller氏试验下缩小范围有明显差异。结论电子喉镜对OSAHS患者上气的阻塞平面及其变化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术前评估OSAHS病人上呼吸道情况的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喉镜检查 Muller呼吸
  • 简介:目的观察呼吸合胞病毒感染(RSV)和哮喘豚鼠淋巴液、血液中T细胞亚群及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IL)4、IL-10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建立RSV感染及哮喘豚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液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4、干扰素γ、IL-10水平,并与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RSV感染组及哮喘组豚鼠淋巴液中CD3+、CD4+、IL-4、转化型生长因子(TGF)β1水平[(48.3±7.1)%、(43.3±6.2)%,(34.3±5.7)%、(25.5±4.2)%,(71.2±18.1)ng/L、(63.2±11.2)ng/L]及血浆中水平[(40.7±6.1)%、(38.2±6.0)%,(30.5±4.8)%、(23.8±3.9)%,(65.3±12.1)ng/L、(58.8±10.2)ng/L]均较对照组、治疗组淋巴液[(24.3±4.0)%、(29.6±5.6)%,(14.0±2.7)%、(17.6±3.1)%,(42.0±6.4)ng/L、(39.9±6.1)ng/L]和血浆中[(20.8±3.7)%、(25.6±4.1)%,(12.1±2.1)%、(15.8±2.9)%,(35.6±5.5)ng/L、(36.2±5.6)ng/L]明显升高(P<0.05),而干扰素γ水平较对照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各组淋巴液中IL-4水平均高于血浆中IL-4水平(均P<0.05).结论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具有与哮喘相似的免疫学机制,对RSV感染喘息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减少以后哮喘的发生率.

  • 标签: 哮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因子类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应用于极低体质量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极低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经鼻持续气正压通气(nCPAP)组和nBiPAP组,每组43例。观察患儿经治疗后的呼吸缓解情况及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气胸、鼻压伤,同时比较各组的气管插管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nBiPAP组呼吸暂停缓解率为53.49%,高于nCPAP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P=0.029)。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气管插管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PAP组的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气胸发生率略低于nCPAP组,而鼻压伤发生率略高于nCP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PAP在治疗极低体质量AOP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相当,治疗上可优先考虑。

  • 标签: 早产 极低体质量 呼吸暂停 正压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 简介: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CPT)联合奥沙利铂(L-OHP)与卡培他滨(CAPE)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晚期消化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按国际TNM分期标准为Ⅲ期或Ⅳ期的消化恶性肿瘤患者46例,分为A、B两组,每组均23例。A组:羟喜树碱(HCPT)联合L-OHP方案。B组:卡培他滨(CAPE)联合L-0HP方案,两组均21d为一周期,每组均治疗2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在A组20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胃癌9例,大肠癌11例;在B组21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胃癌9例,大肠癌12例。A组共化疗62周期,B组共化疗65周期,另5例共完成5周期化疗仅统计毒性反应。结果A组完成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8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CR+PR)为55%(11/20)。B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8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CR+PR)为57.1%(12/21);两组有疗效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晚期消化肿瘤,两种化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相当,羟喜树碱组费用低廉,适合我国国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羟喜树碱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消化道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下呼吸感染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参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克肟序贯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费用、发热复常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为7.00%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为6.00%,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曲松的疗效,其起效迅速,抑菌能力强,治疗费用低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 序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气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100例,均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气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观察组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中实施气管理,能改善临床各项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老年危重症患者 治疗 气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