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艾灸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EBSCOhost等数据库中关于艾灸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6年4月。严格质量评价后,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艾灸+常规护理)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MD=-12.82,95%CI(-16.50,-9.14),P〈0.00001]、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MD=-15.56,95%CI(-22.60,-8.51),P〈0.0001]、排便时间短[MD=-15.41,95%CI(-20.45,-10.37),P〈0.00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率高[OR=6.23,95%CI(1.71,22.72),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艾灸 胃肠功能 并发症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肛门排气 排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一般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脑卒中偏瘫患者,人数为88人,本次实验在2019年11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6月。研究人员借助电脑完成患者分组,双盲对照原则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所选44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患者亲属护理认可情况进行记录,并加以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均无存在突出的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81.82%及93.18%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亲属护理认可度,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应用效果优于一般护理,其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转变患者亲属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方面表现优异。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2月-2021年2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7例(采取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7例(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肢体训练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研究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做好康复护理并帮助和指导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促进其早日康复有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48.71±3.24岁,该组患者全部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47.95±3.55岁,该组患者在基于常规护理方法上外加优质护理方法。最终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评定标准包括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优质护理 心理教育 优质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根据实验护理结果进一步研究观察。结果:实验组患儿康复效果更好。结论: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支气管肺炎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82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于对照组LREF、SHEF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关节损伤 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家庭功能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拟行自然分娩的的86例初产妇纳入研究,分为正常组和分娩恐惧组。结果 86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中有分娩恐惧31例,CAQ总分为[(37.42±4.35)分],无分娩恐惧55例,CAQ总分[(24.42±3.35)分];分娩恐惧组FAD评分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AD评分低与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恐惧水平有关(OR>1,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自然分娩初产妇CAQ评分与FAD评分呈负相关(r=-0.520,P<0.001)。结论 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

  • 标签: 自然分娩 初产妇 分娩恐惧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收治的骨折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骨折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骨折 功能锻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病发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多出现进食困难的情况,易导致误吸、错咽、反流等局面的出现,不仅会引起患者发生剧烈呛咳,也会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便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以此制定针对性的康复与护理方案,从而使患者治疗效果得以提高。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关怀门诊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间确诊艾滋病患者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40例入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另40例入观察组,接受心理疏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变化,并调查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完全依从的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上升,病毒载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可以疏导艾滋病患者的负面情绪,还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艾滋病 免疫功能 依从性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一般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脑卒中偏瘫患者,人数为88人,本次实验在2019年11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6月。研究人员借助电脑完成患者分组,双盲对照原则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所选44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患者亲属护理认可情况进行记录,并加以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均无存在突出的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81.82%及93.18%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亲属护理认可度,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应用效果优于一般护理,其在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转变患者亲属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方面表现优异。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治疗中,配合超早期康复护理,总结与探究此护理方案对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度的1月至2021年度的12月纳入62例因脑卒中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病人分为2个小组,每组均纳入31例病人。护理A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护理B组对病人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以及对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护理A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低于护理B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运动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70例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肌力、NIHSS、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肌力评分较研究组患者低,NIHSS评分较研究组患者高,P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肢体功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主要并发症护理规律。方法 对我科35例CRF患者出现高钾、心衰、高血压危象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并发症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总结35例CRF患者出现常见主要并发症的护理规律,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本病并发症的基础防护知识,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高钾 心衰 高血压危象 护理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8-2021.8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果确切,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老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常规血液透析仅能清除机体内小分子,如肌酐、尿素氮等,而无法有效清除机体内中、大分子毒物。血液透析滤过集血液透析与血液滤过为一体,可有效清除机体内各分子物质,且不易产生透析并发症,具良好临床疗效。我科现对2020年1月~2020年12月所收治的5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治疗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时,所起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探究过程中,选择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9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在我院内进行治疗的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共6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60名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明确在使用CRRT治疗以后,对患者起到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实验所选择的60名实验探究患者中,其中有48名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其好转率为80%。并且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电解质指标、血尿素氮指标以及血清肌酐指标等进行对比,发现其前后的对比差异性相对较大,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以上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利用CRRT的治疗方式,能够使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并且能够使患者长期保持稳定的机体环境。所以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加大对CRRT治疗方法的研究力度,并且采取更多个性化及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进而使CRRT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CRRT治疗 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在骨折术后护理干预方案的课题研究中,探究早期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84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表将84例患者均等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常规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的实验组,每组患者人数各为42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 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模式中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早期康复锻炼 骨折手术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