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气管肿瘤术后长时间不能脱离呼吸机病人的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总结该患者的病史,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该患者术后在护理人员精心护理下生命体征平稳度过术后危险期。结论 气管肿瘤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组织供氧,重视术后体位的特殊性。关注患者心理变化预防术后并发症,这样才能巩固手术效果 ,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气管肿瘤 术后护理
  • 简介:  摘要: 肿瘤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严重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疼痛管理的护理研究与实践,以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首先,我们分析了肿瘤疼痛的类型和原因,强调了护理干预的紧迫性。然后,介绍了不同的疼痛评估工具和方法,以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接着,讨论了多种疼痛管理策略,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和综合护理的综合应用。此外,我们强调了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角色,包括有效的沟通、症状监测和支持患者的心理健康。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分享,突出了护理实践对于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深化护理研究与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肿瘤患者的疼痛管理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疼痛管理 护理研究 护理实践 疼痛评估 护理角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综合治疗中营养支持的作用。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临床实践的总结,分析营养支持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营养支持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肿瘤综合治疗中,营养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

  • 标签: 肿瘤综合治疗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时间选自2019年6月-2020年3月。从中选取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于患者清晨空腹情况下取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测定,记录两组受试者的血清CRP、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以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情况。结果:两组各项计量资料差异显著,P0.05。结论:CRP+肿瘤标志物检查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提升了诊断准确率,为疾病早期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清CRP 肿瘤标志物 检测 消化道 恶性肿瘤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TNFR-Ⅰ)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与胆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胆管癌手术标本48例,常规HE染色分组后,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和TNFR-Ⅰ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主要在胆管癌细胞的胞浆中表达,阳性率为25%(12/48),其表达强度与胆管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TNFR-Ⅰ主要在胞膜和胞浆中表达,阳性率为75%(36/48),其表达强度与胆管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1。TNF-α与TNFR-Ⅰ二者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NF-α和TNFR-Ⅰ在胆管癌细胞中均有表达,而且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TNFR-Ⅰ。TNF-α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癌的分化、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无关。TNFR-Ⅰ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但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胆管癌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5例资料,其中保留脾脏血管的开腹保脾胰体尾切除3例,切断(或切除)脾脏血管的保脾胰体尾切除术1例,腔镜下保脾胰体尾部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未发生胰瘘、脾梗死、脾脓肿及脾出血等。随访3~6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胰体尾部良性肿瘤,应首选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方法,手术安全,效果好,且避免了脾脏的不必要切除。

  • 标签: 胰腺肿瘤 保留脾脏 胰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82例,抽签法分观察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各4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与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率(7.31%)低于对照组24.39%,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能缩短手术与尿管留置时间,减少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值得推荐。

  • 标签: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分别采取传统开放手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结果实验组出血量、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颞下窝肿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防,选用本科室一例颞下窝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该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他进行总结探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mixedgermcellsexcord—stromaltumor,MGCSCST)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变异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卵巢MGCSCST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变异型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患者生殖器的解剖结构和女性表型正常,染色体组型是46xx,足月妊娠。肿瘤组织由混合性生殖细胞和性索-间质肿瘤构成,混合性生殖细胞有显著的恶性特征。瘤组织中没有典型的性腺母细胞瘤结构。结论MGCSCST有复杂的形态结构,因此更多的取材和切片可以防止误诊,当肿瘤组织中的混合性生殖细胞有高度恶性变异时,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卵巢肿瘤 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肿瘤科运转过程中,其具体的构建措施以及其对肿瘤科护理工作所产生的干预效用。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研究起始时间为2019年2月,研究所选择的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通过区间法完成在我院肿瘤专科接受诊治的肿瘤病患样本共176例,根据病患在入院接受诊治期间肿瘤专科所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对其进行分组,共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一组和二组,一组病患接受诊治期间,肿瘤专科所采用的护理管理措施为传统管理措施,而二组病患接受诊治期间,肿瘤专科所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为敏感指标下护理管理措施,完成两组病患临床指标的收录情况,并对其进行对比。结论:接受诊治后,二组病患的相关性呕吐的发生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诊治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负性情绪的发生率与一组病患之间相关数据指标之间差异性显著。接受诊治期间,两组病患均未出现化疗药物外渗症状。结论:肿瘤专科护理工作的敏感指标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分别为化疗外渗问题,深静脉血栓问题,导管相关性感染问题,化疗相关性呕吐问题,意外事件问题,负性情绪问题,在这六项问题的基础上在肿瘤专科内部建立敏感指标管理措施,肿瘤专科护理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有利于肿瘤专科整体医疗质量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在肿瘤专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展开进一步应用。

  • 标签: 肿瘤专科 敏感指标 管理措施 应用效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当前肿瘤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构建,在肿瘤科护理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方法:对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及相关专家进行函询并总结相关文献,确定肿瘤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与权重。结果:(1)一级及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85、0.331,P<0.05。(2)一级指标4项,分别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专业发展,二级指标14项,分别为基础知识、肿瘤疾病、肿瘤并发症、围术期管理、护理评估、护理操作、护理能力、沟通协调、批判思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职业规划。结论:通过专家函询及文献总结,其结果较为客观,能够为在肿瘤科护理质量改善中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专科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22-2023年期间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例进行分组研究,均进行血清CRP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观察组CRP、CEA、CA125、CA19-9、AFP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的CPR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和复发时的CPR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CRP 肿瘤标志物 消化道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对鼻咽癌细胞CNE-2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方法以人鼻咽癌细胞CNE-2为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rhTNF-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NE-2鼻咽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胸苷磷酸化酶(TP)。结果rhTNF-α浓度分别为1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时,TP表达水平分别为5.02±0.32ng/ml,15.38±1.05ng/ml,5.86±1.63ng/ml,44.31±2.1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3,P<0.01)。结论rhTNF-α在体外能有效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能剂量依赖性上调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

  • 标签: rhTNF-&alpha 鼻咽癌 CNE-2细胞 胸苷磷酸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就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观察及应用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本次的40例研究对象均为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纵膈肿瘤患者,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进行治疗,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纵膈肿瘤患者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同时提高了治疗的总体效果。

  • 标签: 纵膈肿瘤 胸腔镜 开胸手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