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与探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因素,并根据相关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医院静脉输液质量,减少因静脉输液引起的医患矛盾。方法:收集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4 月来我院风湿免疫科进行就诊且静脉输液治疗的部分患者资料进行在院直接调查分析。结果: 8 个月内住院患者因静脉输液引起医患矛盾共 27 例,主要因素有:呼叫处理慢、输液时间迟、护患沟通问题、医嘱输入与执行不及时、患者自身等。结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的安全意识较前有很大的提高,静脉输液的人数越来越多且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因此作为护士要重视静脉治疗的安全问题,提升安全意识,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从而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静脉输液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安全护理干预对 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耳鼻咽喉科于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患者 13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 66 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66 例,采用安全护理干预),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对于耳鼻咽喉科病人采取安全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安全护理 耳鼻咽喉科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护理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即从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科学管理以控制护理缺陷;建立健全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抓药品管理和高风险科室管理;完善医德医风自我约束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监控措施。

  • 标签: 护理安全 现状分析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综合整理与改善。方法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控制或消灭护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 · 【关键词】护理安全  护士  管理  问题  对策         护理安全 [1]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2]。护理安全 [3]管理通过运用技术 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病人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针对科室每位护士平时自己工作中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和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缺陷以及从其他科室获得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的因素( 1)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缺乏整体护理理念,工作中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给病人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2)沟通能力差,缺乏良好的交流技巧。由于护理人员少、病人特别多,工作忙,护士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更多的交流,无暇顾及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导致病人不满意或投诉。( 3)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我科室年轻护士较多,护理经验比较缺乏,专科知识缺乏术操作不熟练,对有些复杂病情缺少认知与护理经验 [4]。( 4)有些科室诸如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患者病情都比较重,且多数为老年人,一般都合并有多种疾病,且危重病人较多,护理难度较大。( 5)护理记录问题。工作中常出现记录不及时、漏记、错记、刮痕、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由于医护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容易导致举证失利甚至败诉。( 6)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缺乏责任心,未能按时主动巡视病房,护理工作不能及时到位。( 7)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足,专科护士不到位。         1.2患者的因素( 1)针对大部分病人为老年病人的科室,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容易发生以下意外或并发症:坠床、跌倒;外出走失;自杀;烫伤;压疮;误吸、噎食;管路滑脱;药物反应等。( 2)现今社会多数病人维权意识特别强,对护理要求比较挑剔,因此容易产生护患矛盾。         1.3其他方面因素( 1)后勤支持系统不到位,地面潮湿、地面滑;设备差,吸引负压不够;突然停电、停氧;标本丢失、标本送检不及时。( 2)病房管理不到位,用电用火存在安全隐患,护士管理力度不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在医院的药房进行安全用药管理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采取的研究方式是对我院于2017.01-2017.12在给病人开药时的情况进行调查。在一月到六月,作为实验的对照阶段,统计数据情况;七月到十二月作为实验阶段,对药房开药人员进行安全用药管理,统计数据情况。主要检查的是用药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滥用药、滥开药以及药品过期的问题,对我院的医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研究,检测他们是否按照标准和规程操作。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对照阶段病人的满意程度为80%,实验阶段的病人满意程度为96%,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实验阶段出现滥用药、药品过期等情况的概率比对照阶段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强对医院药房的安全用药管理,引导他们合理科学用药,是做好医疗基础保障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国民医疗水平的重中之重。

  • 标签: 安全用药管理 医院药房 应用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98例脊柱外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观察护理前、后总体有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引发安全隐患的相关性因素包括患者自身认知较为匮乏、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欠缺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等,通过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后,总体有效率180例(90.91%)显著高于护理前158例(79.8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外科住院患者行针对性的防范管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患者的护理安全,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

  • 标签: 脊柱外科 护理干预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我院普外科护士中选择具有3年及3年以上护士经验的护士,针对这些护士展开专门的护理培训,将其中的6例作为培训组,选择另外6例未经过专门训练,护士经验不满3年的护士作为对照组,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2014年6月一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患者,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培训组与对照组护士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行为评价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问卷满分为100分。结果在护理过程中,培训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失误行为出现的次数存在较大差别,培训组在护理操作、不规范次数以及与患者出现纠纷的次数上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普外科护理安全因素的了解,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针对这些安全因素进行处理,这是护理工作安全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 安全因素 应对
  • 简介:摘要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系统发明于1972年,为提高了临床诊断和肿瘤预后评价,由起初的X-CT发展至现今64排螺旋CT、双元螺旋CT、320排螺旋CT,从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与之相伴的质量问题(如额外医疗辐射,图像质量欠佳,提高疾病阳性诊断率,避免如CT产生伪影导致疾病的误诊、漏诊)也逐渐受到业内的重视。CT设备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就是保证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高效率和安全型。CT设备应用质量参数主要包括剂量指数、图像性能参数和机械性能参数。CT剂量指数(CTDoseIndex,CTDI)直接影响图像质量。

  • 标签: 医学装备 质量控制 CT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40 例患者为临床分析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每组 20 例,其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为对照组,针对安全隐患实施护理措施的为观察组。 结果: 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针对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坠床、跌倒、冻伤、压疮等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并使患者住院期间得到良好的护理,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

  • 标签: 内科护理 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儿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通过总结分析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加强管理。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安全意识,减少了安全隐患,保证了护理安全。结论重视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管理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了患者安全概念和内容、患者安全的护生水平、患者安全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提出我国护理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患者安全的护理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患者安全 护理人员 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来看,护理安全还包括护士的执业安全,即在执业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而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自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处理医疗纠纷有了法律依据。面对新的规则,识别护理风险,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做好工作环节中的风险监控,提出预防措施,提高应对能力,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儿科 护理 安全 风险 因素
  • 简介:“健康中国”这一概念于2015年首次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并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将“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努力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药物滥用情况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国际范围内感冒使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0%以上。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每年大约有250万人次因药品使用不当而住院,其中约有1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因此,我国必须重视对公众的安全用药教育。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用药教育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的安全用药教育与国外相比,存在安全用药教育涉及人群范围小,形式单一,缺少灵活性,没能充分发挥医生、药师及护士的作用等问题。这说明我国要合理借鉴其他国家安全用药教育形式,以减小公众因不合理用药而致死的几率,从而推动我国“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健康中国 用药教育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并且将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进行全面应用。结果 通过应用安全管理儿科护理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患者的满意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结论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使用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提高了医护质量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纠纷问题。

  • 标签: 安全管理 儿科护理管理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