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目的:评估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前列腺光选择性532nm绿激光汽化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长期预后。材料与方法:本项研究是对2002年6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中心行前列腺选择性激光(532nm)汽化术的病人的一项队列研究,所有病人的资料被保存到前列腺数据库中。分别采用2种类型的激光设备,91例(31.6%)采用的KTP激

  • 标签: 前列腺汽化术 前列腺增生症 光选择性 下尿路症状 绿激光 激光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提高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及降低风险事件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细节管理。结果观察组灭菌管理质量(23.13±0.18)分、清洗质量(24.00±1.00)分、发放(24.15±0.34)分、包装管理质量(23.68±0.71)分、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为4.76%,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96.24%,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细节管理应用到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管理工作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细节管理 供应室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措施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临床效果。 方法: 研究展开时间为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划分为两个阶段,于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消毒供应室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自 2019 年 1 月开始落实细节管理(设为观察组),选择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 40 例展开对照研究,对比护理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以院内感染发生率、灭菌包检验合格率以及科室消毒灭菌管理满意度和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内容掌握程度作为观察指标。 结果:观察组灭菌包检验合格率、科室消毒灭菌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值对比差异为 P<0.05 ;且观察组对于消毒灭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期间采用细节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对提高灭菌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能够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对提高科室对于消毒灭菌管理的满意度具有理想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期间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取 88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模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 n=44)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 n=44)则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就 2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 2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②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 4.55%,低于对照组的 20.45%( P< 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有积极作用,并能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个体化延续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 不良事件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用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的调查结果,为做好该类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毒蕈样本分子生物学鉴定和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宁远县中和镇枫木脚村村民进食野生蘑菇导致食物中毒,经流行病调查和蘑菇分子生物学ITS序列鉴定,该事件为一起误食中国新记录种丝盖伞属毒蘑菇(Inocybelatibulosa)所致中毒事件。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丝盖伞所致。

  • 标签: 野蘑菇 丝盖伞属 中毒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采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作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取其中记录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8年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其中2018年2月-2019年8月未使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将其视为参照组。2019年9月至研究结束采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将其视为研究组。统计不同控制方法实施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报告发出时间和有效控制时间等,同时随机抽取100名民众,调查其对两组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4.08±1.01)h是研究组报告发出时间相对于(7.27±1.65)h较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控制时间为(22.11±3.94)h与参照组(30.31±4.61)h相比较短,后者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采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缩短控制时间,提高控制质量和效率,对民众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质量控制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理化检验 质量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卫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一般较差,受医疗条件的限制一旦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对医疗体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分析尤其重要。以下就是本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策略的有关分析。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和进行横断面研究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22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应用精细化管理办法,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为质量测定提供标准,通过横断面研究,对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定时进行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  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法和进行横断面研究,我院2023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率低于2022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对比我院2023年四个季度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逐渐下降。结论  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精细化管理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0月半年内,在我院妇科就诊的患者随机抽取13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两组患者根据不同的风险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6例,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风险护理方案),另一组为观察组(实施的是细节护理)。最终对比两组患者对此次风险护理的满意度以及风险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此次风险护理总满意率为72.42%;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风险护理后出现不良风险的患者,风险发生率为19.99%,死亡率为7.43%。观察组患者对此次风险护理总满意率为93.74%;观察组患者通过常规风险护理后出现不良风险的患者,风险发生率为3.25%,死亡率为0%。结论:对妇科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风险管理后,有效地提升了患者和患者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还增进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且提升了护理的总有效率,降低了护理的无效率,和患者的死亡率,以及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使更多的患者痊愈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妇科 持续质量 风险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探究细节护理管理方法在妇科护理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以及对于风险时间的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了对照实验的基本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分析工作,本文选择了某医院接受治疗的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间妇科收治的患者88例,利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进行分组实验的工作。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方法的方法,在实验护理结束之后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风险发生概率比对照组低,并且实验组的临床医患沟通效率、输液环境、护理质量等多方面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寨组,验证了细节护理管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论:临床妇科护理过程中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妇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从而不断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减少医护纠纷,将护理工作的有效率大大提升。

  • 标签: 细节护理 管理方法 妇科护理 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后突发性胸痛病人的救治效率和不良发生。方法:将医院于二零二一年一月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收治的七十四例严重胸部疼痛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抢救护理模式,由观察组优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比了二组病人及亲属,在诊断、救治效率和满意度等方面的有关指标。结论:观察组抢救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胸痛患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在临床产妇的护理工作过程中,施用基于风险意识的妇产科护理干预,对其效果如何,进行分析。方法 由本院接受诊治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这一期间的52例产妇为对象。其中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试验对象,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试验对象,接受基于风险意识的妇产科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措施进行后,试验组试验对象,与对照组相比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试验组试验对象,与对照组相比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基于风险意识的妇产科护理干预,施用于产妇临床护理的干预工作中,其干预所得评估结果更好。

  • 标签: 风险意识 妇产科护理 产妇满意度 护理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网格化管理在医院教学管理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方法:调研时间即2020年1月起,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在2020年为传统教学模式,2021年则结合网络化管理模式。对比教学管理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在实施网络化管理下,可提升教学完成率,在工作完成时间上也更快,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差异。结论:采用网格化管理方案,可以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了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格化管理 医院教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方法以80例老年骨折患者为对象,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另外40例采用护理标识,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15.00%),P

  • 标签: 护理标识 老年骨折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大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不同应急医疗物资的需求紧急程度,避免出现物资紧缺或浪费的情况。 方法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应急医疗物资的需求进行分级研究。结果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因素集合,将125种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I至IV级),用SPSSAU软件里的层次分析法求各级权重,最终对评判结果进行需求分析。以口罩和体温枪为例,各收集调查问卷36份,快速计算出口罩的对应分级为I级(特需紧急级别),体温枪的对应级别为III级(较紧急级别)。结论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需求分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不同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和应急医疗资源预案的制订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标签: [] 公共卫生 需求等级 模糊综合评价 应急医疗物资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门诊心血管护理对冠心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病例选取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观察对象为我院就诊7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组(常规护理)、乙组(门诊心血管护理),每组各有37例,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相较于甲组,乙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21.62%<5.40%),对比存在显著差异(X2=4.163,P<0.05);乙组护理后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 将门诊心血管护理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可以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门诊心血管护理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品和职业中毒等重大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事件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是对其进行研究和监控的关键技术,有助于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处置,从而减少其危害。

  • 标签: 突发公共健康问题 细菌 快速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从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经过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0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100名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50名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以及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情况以及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以及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情况都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氯吡格雷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