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先转移后治疗,观察组采用先治疗后转移,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竭确诊后,需要先给予患者治疗,然后进行转移,从而有效地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该种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7例为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另47例对研究组行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合作程度、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患儿治疗依从性,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控制了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观察互动 健康教育 小儿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 标签: 急诊 护理管理 团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护患沟通模式对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士的护理沟通方法,实验组患者400例采用改革后护理沟通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我院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需要护士在护患沟通中注意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实施人文关怀,多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以形成更好的护患沟通模式

  • 标签: 护患沟通 医疗纠纷 沟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呼吸异常创伤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救呼吸异常创伤患者,分为常规救治组40例和初级创伤救治组40例,比较两组气道、呼吸急症识别时间及优先识别处理率,颈椎保护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PTC救治组气道、呼吸急症识别时间20s,优先处理率100%,颈椎保护率100%,均明显优于常规救治组的72s,20%,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可有效提高呼吸异常创伤急症患者处理率,有效提高急救人员急救能力。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 呼吸异常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8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分别随机选取实施前后3月内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并统计实施前后3月内患者投诉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满意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护患纠纷和患者投诉发生率明显高于实施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妇幼保健院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患者投诉率,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 标签: 基层 妇幼保健院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癫痫病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癫痫病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知识掌握度、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度、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癫痫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相比传统的常规护理,能有效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使患者按照要求进行服药及复查。

  • 标签: 癫痫病 护理模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ICU患者术前访视的方法和特点,建立规范化流程。方法探讨神经外科ICU健康教育特色,对术后入住神经外科ICU的患者采用规范化模式进行术前访视。结果通过实施规范化术前访视,显著提高了ICU整体护理质量。结论术前访视是全面护理的必然和重要举措,规范化术前访视模式是实现术前访视质量的保证。

  • 标签: 神经外科监护室 规范化模式 术前访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钬激光碎石病人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钬激光碎石术70例患者(在2018年3-12月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共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共35例。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量、护理服务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钬激光碎石 快速康复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外科中创伤、急救一体化模式的建设。方法择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医院创伤外科收治的50例创伤严重患者,按照急救方案的不同来分组行常规急救的半数患者被归入对照组,行创伤、急救一体化治疗的其余半数患者被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的急救结果及相关指标信息。结果就急救成功率、住院时间、致残率、并发症率等指标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建设急救、创伤一体化治疗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加快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创伤外科 创伤救治 急救一体化 实践探索 模式建设
  • 简介:摘要天然药物化学在药物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药理学的专业基础,其所面向各种不同的专业领域,特别是对于实践型、应用型比较强的综合性科目方面,对其的长期教研中的人才培养也必须合理且具有针对性。从教研模式、课程安排、内容设计、实验过程和考试考核等多方面全面的进行模式化、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以求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我国的药学事业更上一个台阶打下结实的基础。

  • 标签: 天然药物化学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教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出院指导,给予观察组以orem自理模式为指导,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出院后康复训练计划,并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定期门诊复诊,创建QQ群等形式进行为期半年随访护理,观察两组患者FIM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之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随访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水平,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orem自理模式 脊髓损伤 康复期 随访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只给予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前采用Likert量表对各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在患者出院后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价术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41.8%;观察组术后抑郁情况发生率30.9%,明显低于对照组67.2%。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院的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加强患者的心理指导,对于减轻患者术后抑郁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妇科术后抑郁症 恶性肿瘤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准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我院的宫颈癌放疗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4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精准护理。采用简明健康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后生存质量水平的差别。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在量表的各个维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放疗后的各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有效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放射治疗 精准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主要是探究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对耳鼻喉科手术后实施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此来对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可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份至2017年5月份医院接收的90名耳鼻喉手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实验开始之后,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耳鼻喉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主要是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一定的研究。结果实验结束之后,实验组的患者在术后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18.34%,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发现,在常规性护理中引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所产生的效果是十分理想的。不仅增加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也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所以说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值得在耳鼻喉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耳鼻喉手术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1月内科患者9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切实优化护理服务方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 内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脑卒中患者3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190人。实验组实施延续性护理6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分析治疗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按时服药、按时复诊、坚持功能锻炼和做到健康饮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院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的Ba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延续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参与癌症患儿化疗对癌症患儿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癌症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对入选的患儿家长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实施家长参与模式,对照组则实施传统的单项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儿参与化疗治疗护理的程度及依从性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家长参与模式能显著提高癌症患儿对化疗的依从性。

  • 标签: 家长参与模式癌症患儿化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科病患予以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骨科病人,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性疼痛护理,而观察组则予以多模式镇痛护理,分析两组病患术后疼痛状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24h、48h的VAS得分依次为(5.03±1.35)、(3.17±1.4),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能够明显减轻老年骨科病人的疼痛感,促进其早日康复,同时还可提升病人满意度,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 标签: 多模式镇痛护理 老年患者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