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对胸椎椎小关节退行变诊断的优越。方法本文回顾分析64例胸椎椎小关节退行的CT表现。结果胸椎椎小关节退行变可发生于胸椎任何节段,表现为椎小关节突骨质增生、硬化,椎间孔变窄,变形。椎小关节间隙狭窄,小关节腔内“真空症”,关节软骨下囊变,黄韧带钙化等表现。结论螺旋CT诊断胸椎椎小关节退行变检查方便,快速,准确,对诊断胸椎椎小关节退行变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

  • 标签: 胸椎 椎小关节退行性变 螺旋CT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诊断失血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住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57例急诊科、ICU及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干预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釆血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贫血发生率、平均每天采血次数及采血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贫血发生率、平均每天采血次数、平均每天釆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危重症患者诊断失血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贫血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椎管减压手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有效与安全。方法入组2012年2月-2015年8月采用后路胸椎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32例,其中使用普通磨钻行手术19例52节段,使用超声骨刀手术13例33节段。术前检查评估患者神经损伤程度,行影像学检查明确受压节段及范围;手术记录胸椎减压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术中有无神经损伤、硬膜囊破裂、脑脊液漏;术后再次评估患者神经症状恢复情况,行CT复查受压节段减压情况及内固定位置,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32例患者的减压手术时间为312.8min,出血量为984.4ml其中磨钻组手术时间为322.5min,出血量为986.8ml;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为298.5min,出血量为980.8ml。磨钻组术前JOA指数5.1,术后7.4;超声骨刀组术前JOA指数6,术后8.1。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脑脊液漏,行手术修补,所有患者均无术后神经损伤。结论在椎管减压环节中使用超声刀可以相对更安全的打开椎板。

  • 标签: 椎管加压 胸椎 手术 超声骨刀 O臂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和分析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leep刀手术治疗后3个月后,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治愈70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10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5-3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min,术中出现量5-15ml,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ml。术中和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较好,操作简便,出血量少,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leep刀 慢性宫颈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阻肺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肺功能的改变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成员的平均住院时间为明显少于对照组的,肺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治疗依从。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的治疗依从上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治疗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9例符合非酒精脂肪肝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用西医治疗,治疗组60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体征及相关检查进行比较,记录结果。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非酒精脂肪肝病时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促进肝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西医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与炎因子之间的相关。方法针对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归类,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分析,研究者均收自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6月间。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其临床分类不同,C-蛋白反应以及白介素细胞-8的炎症因子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分型与炎因子相关研究发现,患者病情的中医分型不同其炎因子表达也存在不同,C-蛋白反应以及白介素细胞-8对于其可做出相应分析,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医辨证分型 炎性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压的关系。方法统计我院健康体检的干部职工体检结果如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肝脏B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非酒精脂肪肝患者较无非酒精脂肪肝患者有较高的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有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BG、DBP与非酒精脂肪肝独立正相关。结论FBG、DBP是非酒精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非酒精脂肪肝与代谢综合症及其相关因素关系密切。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脂血症 血糖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管可逆改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30例经治疗恢复的肠缺血患者的CT表现特征,观察病变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表现及相应供血肠管的异常表现(观察组),将缺血肠管与正常对照组肠壁CT表现进行比较,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21例,肠系膜下动脉病变3例,6例肠系膜上、下动脉均有异常。28例小肠缺血表现为肠管扩张,管径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肠腔内积液18例,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于静脉期增强,小肠壁呈不均匀强化,平均CT值为43.02±4.15HU,低于对照组(P<0.05),小肠黏膜强化中断20例,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小肠和结肠的缺血性改变,治疗后复查均恢复正常。结论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缺血可逆改变的多排螺旋CT征象为肠管轻度扩张,肠腔内积液增多,小肠改变较结肠改变显着,是诊断肠系膜动脉供血障碍肠管可逆改变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系膜 动脉供血障碍 肠管可逆性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肾癌患者口服舒尼替尼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经本院手术治疗的24例转移肾癌根据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12例,对照皮下注射干扰素,试验组口服舒尼替尼,将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情况(25.00%)与对照组的(41.6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尼替尼可以作为治疗转移肾癌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肾癌 转移性 舒尼替尼 疗效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中耳炎手术疗效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治疗的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124例,其中合并真菌感染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单纯型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9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听力变化和听力提高成功率,同时观察手术并发症如感染和面瘫情况。结果慢性化脓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手术愈合率是67.86%(19/28)。单纯型慢性化脓中耳炎手术愈合率为92.71%(89/96),连续校正的X2=4.74,P<0.05;慢性化脓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术前平均ABG为21.25±5.81dBHL,单纯型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前平均ABG为23.34±9.53dB,两组术前平均听力比较t=1.68,p=0.089.慢性化脓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组28患者术后平均ABG为15.58±5.99dB,单纯型慢性化脓中耳炎组96例术后为10.28±10.53dB,单纯型慢性化脓中耳炎患者术后平均ABG明显低于慢性化脓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5,P<0.05);慢性化脓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组患者出现术后复发28.57%(8/28),单纯型慢性化脓中耳炎组患者术后复发2.08%(2/96),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6,P<0.05)说明慢性化脓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影响手术疗效。结论慢性化脓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术后复发率高,听力提高比例低。慢性化脓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影响手术疗效。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真菌感染 修复手术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8例免疫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优于对照组72.41%,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SH、E2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效果更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免疫不孕不育疗效较好,安全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性不孕不育 中西医结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关缺血性脑卒中候选基因研究较多,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候选基因主要包括①脂类代谢相关基因;②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基因;③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④炎症反应的相关因子的基因;⑤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相关基因;⑥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研究脑卒中的易感基因,从分子水平认识其发病机制,从而提高对该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基因多态性 候选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结核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西药配合加味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黄芪)治疗本病35例治疗。结果35例均先经3HREZ/6HR方案强化治疗1个月,胸水吸收不明显,在继续西药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加味十枣汤,1个月后胸水明显吸收,停用十枣汤,继续化疗,3个月后痊愈。结论难治结核胸膜炎在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时,加服加味十枣汤,可以促进胸水吸收,从而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加味十枣汤 胸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5例化脓中耳炎继发化脓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5例化脓中耳炎继发化脓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结果经精心细致的护理,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高尿酸血症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中很常见,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高尿酸血症在CKD的进展过程中起到了致病的作用。肾功能不全一方面可以是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另外各种肾病或者系统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也可以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降尿酸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CKD患者使用新型抗痛风新药非布司他的安全和有效评价。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非布司他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堆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肝损伤。近年来,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NAF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展趋势。为此医疗工作者们,为更好的治疗NAFLD开展了一些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药,在治疗NAFLD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优势。本文主要从NAFLD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以及治法方药等几个方面就中医药治疗NAFLD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药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膀胱炎与间质膀胱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择细菌膀胱炎患者和间质膀胱炎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症状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实验室常规检查等方式总结两组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结果细菌膀胱炎与间质膀胱炎临床症状相似,均有尿频尿急、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而间质膀胱炎患者通过膀胱镜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膀胱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可采用膀胱水扩张、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论细菌膀胱炎和间质膀胱炎临床症状相似,难以鉴别诊断,临床上常常发生误诊,但可根据两者实验室、病理学和膀胱镜检等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膀胱炎 细菌 间质性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