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时使用血脂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血脂联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量,提高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血脂康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脉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脉血联合治疗。经过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具有明显变化,治疗后明显比治疗前分值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脉血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脉血康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尼治疗成人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成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选取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尼治疗,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CO2、PaO2、SaO2水平上升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尼治疗成人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联合 博利康尼 成人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方法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肝酶诱导剂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及培菲,连用5d。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每天胆红素下降速度。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速度大于对照组,且下降至102.6μmol/L所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治疗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黄疸 培菲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曲唑、氟康唑在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5例。A组患者应用伊曲唑治疗,B组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C组患者应用制霉菌素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最低,C组复发率最高,三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曲唑、氟康唑在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伊曲唑的远期疗效更佳。

  • 标签: 伊曲康唑 氟康唑 假丝酵母菌 阴道炎 制霉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压力雾化吸入爱全乐、博利尼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儿童哮喘患儿随机分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5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爱全乐、博利尼压力雾化吸入;对照组5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氨茶碱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3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雾化吸入爱全乐、博利尼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爱全乐 博利康尼 雾化吸入 儿童哮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松龄血脉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采用松龄血脉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松龄血脉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每晚5~10mg口服,治疗1个月。对照组28例偏头痛患者仅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每晚5~10mg口服,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67.9%,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都没有出现很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服用松龄血脉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能够对偏头疼的治疗起到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偏头痛 松龄血脉康胶囊 氟桂利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霉菌素联合咪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临床效果。方法选择VVC患者100例,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片阴道阴道用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制霉菌素联合硝酸咪唑阴道软胶囊阴道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结果(1)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及阴道烧灼感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联合咪唑治疗VVC可提高治疗效果,早期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制霉菌素 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 真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茵陈退黄汤联合培菲散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69例采用培菲散剂治疗,观察组患儿69例采用茵陈退黄汤联合培菲散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改变情况、治疗效果。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1d、3d、5d、7d时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退黄汤联合培菲散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茵陈退黄汤 培菲康散剂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81例患者中,40例接受化疗联合EGFR-TKI(A组),41例接受单化疗(B组),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疗效可评价。耐药前服用中位时间为12个月。其中CR0例(0%),PR20例(25%),ORR20例(25%)。80例患者均观察疾病进展,其中无患者失访。有1例患者自2010年1月接受化疗3个周期后复查CT发现病灶基本消失,疗效评价为PR,6个月后再行维持化疗3个周期,疗效评价为SD,3个月后复查CT提示病情进展,PFS达到13.6个月,后1个月后复查CT提示PD。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皮疹,其中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减少。其中无出现蛋白尿,无动静脉栓塞以及肠出血及肠穿孔发生。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二线化疗耐药后继续使用贝伐单抗并联用化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是二线化疗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一项治疗策略。

  • 标签: 靶向药物 贝伐单抗 伊立替康 结直肠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量检测中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360例乙型肝炎疑似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CLEI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乙肝病毒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的核心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分析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检测完成后,对两种方法的乙肝病毒检出率进行对比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而IgM、IgG等核心抗体的检出率对比,CLEIA法显著高于ELISA法(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及核心抗体定量检测中,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 核心抗体 CLEIA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单用组与联合组,单用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与单用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联合组较优异(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肝功能指标。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急性加重期 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检测乙肝病毒B、C基因型的方法学的应用价值,掌握不同类型感染者的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诊疗的73例乙型肝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进行检测,判断患者基因型。结果利用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成功分型70例(95.9%),其余3例(4.1%)未检出;70例成功分型的患者中,B型45例/61.6%,C型11例/15.1%,B/C混合型14例/19.2%,B型显著高于C型、B/C混合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分型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分型成功率较高,且乙肝病毒以B基因型为主。

  • 标签: 荧光定量PCR分型法 乙肝病毒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巴镇地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以指导该人群的疾病预防工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巴镇地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结果2006-2008年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体检7958名,HBsAg检测阳性率为1.11%。

  • 标签: 从业人员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观察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以40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统计HBV-DNA转阴情况、用药后反应、甲状腺激素变化。结果用药12周和24周后,HBV-DNA转阴率分别是57.50%和80.00%,4例(10.00%)出现轻微的恶心、头晕感,疗程结束后TSH水平降低,其余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HBV-DNA转阴者TSH水平更高,其余指标数据更低(P<0.05)。结论恩替卡韦应用在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治疗中近远期疗效与药物安全性都较好,能够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

  • 标签: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恩替卡韦 甲状腺激素 近远期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肝硬化的抗结核治疗。方法回顾1例肺结核涂阳初治合并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病历,讨论是否存在误诊,查找相关文献,探讨抗结核治疗方案,总结经验教训。结果这1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在被诊断为“肺结核涂阳初治”前,有1次住院,当时诊断为“肝性胸水”,应修正为“结核性胸膜炎”,当时未抗痨,延误了病情,直到该病人出现了活动性肺结核才抗痨。该病人经过其他医生的抗痨治疗,疗效不佳,等转到笔者手里,才给予调整合适的抗痨方案,将肺结核治愈。结论临床诊断应全面,不能误诊、漏诊,应重视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诊断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及时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严密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及时调整合适的抗痨方案,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雌激素与保妇栓联合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103.06-2014.06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对照组(给予保妇栓进行治疗)与实验组(给予保妇栓与雌激素联合治疗),每组患者各有39例。结果实验组39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2.05%(32/39),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7.69%(3/39)与对照组的5.13%(2/39),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与保妇栓联合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安全、理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保妇康栓 雌激素 老年性阴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康唑与伊曲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于我院确诊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个组别均为54例,氟康唑用于对照组患者,伊曲唑用于研究组患者,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通过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恶心、纳差、呕吐以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与伊曲唑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上均有着较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也比较显著。

  • 标签: 氟康唑 伊曲康唑 马拉色菌毛囊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用美皮泡沫辅料与常规预防压疮措施对高危压疮因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高危压疮因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对实施患者压疮评估后,对高危压疮因素患者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在局部加用美皮泡沫辅料与传统预防压疮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只运用传统的预防压疮措施如2小时翻身、气垫床和糜子垫加强全身营养等。结果对高危压疮患者采用加用美皮泡沫辅料与传统预防压疮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了预防和降低压疮的发生及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结论对高危压疮患者采用加用美皮泡沫辅料与传统预防压疮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降低褥疮发生率,而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美皮康 预防 压疮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