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抽选 2015年 2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于本院医治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 60例患者,以患者采取的不同术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采取骨盆前外固定治疗的研究组,每组 30例。组间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外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比内固定技术更加显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外固定技术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论免疫组织化学(IHC)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应用在淋巴结结核病理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9年4月到2020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为淋巴结结核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集淋巴结结核病理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并将所有病理组织随机分为2份,分别设为A组(IHC检验)和B组(PCR检验),比较效果。结果 A组检验淋巴结结核的阳性率和B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IHC和PCR技术均可实现对淋巴结结核的病理学诊断,且操作简单易行,临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检验。

  • 标签: IHC PCR 淋巴结 结核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主动脉瘤疾病特点、手术治疗需求,对比分析开腹与腔内技术治疗的预后效果、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7月期间诊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总计90例,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腔内技术治疗,比较2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成功率(100.00%vs97.77%)比较,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vs37.77%)比较,P

  • 标签: 开腹手术 腔内技术 腹主动脉瘤 手术情况 术后并发症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研究生《中医骨伤科学》案例式教学案例库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研究生相关知识的作用。 方法:从我校选取 2020 年 2 月到 2020 年 6 月期间以中医骨伤专业研究生 82 人为调研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人。对照组接受一般教学方式,观察组采取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案例式教学案例库方式,对比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教学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案例式教学案例库效果明显,有助于研究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骨折脱位诊疗知识,适用于临床教学推广。

  • 标签: 教学方式 对照观察 应用效果 骨折脱位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