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腹腔镜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无瘤技术配合过程中,分析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04月~2013年08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作为主要对象;临床所有恶性肿瘤患者凭借抽签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无瘤技术配合;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给予无瘤技术配合;对比手术后1年以及手术后3年患者死亡率等。结果在手术后1年死亡率以及手术后3年死亡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恶性肿瘤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恶性肿瘤患者,在实施无瘤技术配合过程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恶性肿瘤表现出医源性扩散的情况,从而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腹腔镜恶性肿瘤手术 无瘤技术配合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实操能力很强的高端技能型医学人才,校内外实训教学是完成学生技能培养的主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又是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前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设备依赖型专业,所使用的设备大都比较昂贵,学校单独购买组建财力上将不堪重负,效益上也仅能发挥单一的教学效能。本文从我院与西秀区人民医院“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案例出发,共享校企共建开放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成功经验。

  • 标签: 校企合作 共建共享 实训基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输液技术对输液患者穿刺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6~2016.12该院260例输液患者,根据不同输液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为13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输液方式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无痛输液技术及优质护理方案,分析对比两组穿刺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实施无痛输液技术,研究组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痛输液技术可对输液患者穿刺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有效减轻穿刺疼痛感,提升护理满意度,保障临床医疗安全,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无痛输液技术 输液 穿刺疼痛 护理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UI)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疑似异位妊娠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联合TUI技术检查的方案,实施超声分型诊断,同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计算漏误诊率。结果所有病例的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具有76例为异位妊娠以及14例为宫内妊娠。同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正确率相比较,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的正确率更高。结论对于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采取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TUI成像的方式可以获得到更优的超声声像图诊断信息,应用价值巨大。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断层超声显像技术 早期异位妊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研讨传统X线片与DR两种医学影像技术对肋骨骨折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我院从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内,随机抽取80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医学影像检查方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40例传统X线片检查,观察组40例DR方式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2组患者检查后误诊率、漏诊率、确诊率,观察组三组数据分别是2.50%、2.50%、95.00%,对照组三组数据分别为10%、7.5%、82.5%,观察组的诊断效果比对照组优越,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诊断肋骨骨折疾病时采用DR方式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可将临床诊断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及时确诊病情,准确发现病灶,把握治疗最佳时间,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作者通过对一起利用超声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案件的分析,探讨相关案件违法行为的证据认定,法律适用、法律裁量等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医疗机构的监督打击力度的相关建议。

  • 标签: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行政处罚 分析
  • 简介: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是目前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参会参展人数最多的行业盛会,由《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信息与信息学合作中心共同主办,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2届。为增强大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树立品牌形象,由主办方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组织专家评议,确定了大会会徽(如图)。2017年10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批准,大会会徽正式注册为商标。

  • 标签: 卫生信息 交流大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将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 脑卒中偏瘫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检测技术初筛巴氏涂片分流应用于农村女性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对35~64岁农村女性使用HPV检测进行宫颈癌初筛,阳性者采用巴氏涂片法分流,巴氏涂片结果为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squamouscellsofundeterminedsignification,ASCUS)及以上病变的女性转用阴道镜检查。所有阴道镜下检查异常或不满意处均取活检或宫颈管搔刮术(endocervicalcanalcurettage,ECC),病理结果为中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grade2,CIN2)及以上者转诊进行手术治疗。结果HPV初筛、巴氏涂片分流策略HPV筛查阳性率为10.65%。CIN2及以上者共150人,全部进行阴道镜检查,实际阴道镜转诊率为3.55%,阴道镜顺应性为100%。经病理诊断,本次筛查分别发现轻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grade1,CIN1)、CIN2及以上、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grade3,CIN3)及以上分别为16例(0.38%)、29例(0.69%)、15例(0.36%),未发现宫颈癌病例。结论HPV初筛、巴氏涂片分流策略能够降低阴道镜转诊率,宫颈疾病检出率较高,可以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使用。但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较HPV初筛不分流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细胞学医生技术水平的规范化培训。

  • 标签: 宫颈肿瘤 多相筛查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6月放射科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80例,评价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重复扫描率、对比剂渗漏率以及考核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科护理中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 影像技术 一体化管理 放射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固定器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外固定器 四肢开放性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慢性踝关节炎患者踝关节疼痛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11月在重庆市某医院就诊的36例慢性踝关节炎患者为研究组,另外招募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医用短焦距非制冷远红外热成像仪检测2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前侧位、后侧位、内侧位和外侧位等测温点温度。比较对照组受试对象左、右踝关节各侧位测温点温度及研究组受试对象患、健踝关节各侧位测温点温度;比较2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各侧位测温点温差。结果对照组受试对象左、右踝关节前侧位、后侧位、内侧位及外侧位测温点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0.75,0.51,0.43;P〉0.05)。研究组受试对象患、健踝关节前侧位、外侧位测温点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4.73;P〈0.05);研究组受试对象患、健踝关节后侧位、内侧位测温点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1.57;P〉0.05)。研究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前侧位、外侧位的远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研究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前侧位、外侧位测温点温差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4.13;P〈0.05);2组受试对象踝关节后侧位、内侧位测温点温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5,1.63;P〉0.05)。结论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慢性踝关节炎患者踝关节各部位的温度分布及变化情况,通过此项技术可对慢性踝关节炎患者的踝关节疼痛部位进行精准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远红外热成像技术 慢性踝关节炎 疼痛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的近肺门区肿块病灶而接受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CT平扫,观察组患者予以CT增强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穿刺活检的成功率,肺癌分型、分级准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比较可知,两组研究对象的穿刺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肺癌分级、分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引导近肺门区肿块病灶活检,可以显著提升肺癌分级、分型准确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现率,对于穿刺成功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 肺门 肿块 病灶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门下吸引(SSD)技术在心外科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非盲法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心脏瓣膜病术后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SSD组。两组均按相同的方法进行机械通气,常规治疗组经气管导管每4小时或按需吸痰一次,SSD组在此基础上实施SSD技术,每4小时通过声门下吸引导管用10mL注射器抽吸气囊上方滞留的分泌物。观察两组入选时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两组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将以上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最终完成临床病例观察共计286例,其中常规治疗组136例,SSD组150例;两组患者入组时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前心功能、心胸比、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APACHEⅢ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与常规组比较,SSD组VAP发生率显著下降(20.67%比35.29%,P<0.05),SSD组机械通气时间(h15.8±7.34比23.5±7.70,P<0.05)、ICU住院时间(h36.93±9.42比50.15±13.45,P<0.05)均明显缩短。结论在心脏外科术后,SSD技术能是预防VAP有效的手段。

  • 标签: 心脏病术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声门下吸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技术(腹腔镜)、开腹手术在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性)患者8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技术(腹腔镜),将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100.00%,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住院时间是明显少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技术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急性胆囊炎 结石嵌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