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结核科2000.1~2014.12年间确诊并治疗的90例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该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及寻找预后的影响因素提供帮助。以抗结核药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患者50例为治疗组,以抗结核药联合利尿剂及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81%,两者差异显著。结论抗结核药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肺心病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自评表平均评分分别为(69.4±3.7)分、(68.9±4.2)分,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自评表平均评分分别为(42.3±3.6)分、(51.5±4.2)分。两组治疗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与治疗后组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常规方法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效果良好,患者的膀胱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或恢复,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心脏介入术后患者4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循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25±1.25)天少于对照组患者(11.39±2.45)天(P<0.05)。结论给予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采用循证分析,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心脏介入术后 迷走神经反射 循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58例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总结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疗方法。结果18例下肢髂外静脉血栓患者经过10d治疗后患肢开始恢复;21例小腿部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过5d治疗后患肢疼痛等症状得到缓解,皮温消退,肿胀消除;11例混合型深静脉血栓患者药物治疗11d后症状得到缓解,8例混合型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入治疗7d后症状得到缓解。结论积极治疗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减少并发发生。

  • 标签: 骨科创伤术 临床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本组收集我院接诊的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中合并有急性呼吸衰竭的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未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按照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转归情况,将其中康复出院28例患者分为A组,治疗无效死亡的12例患者分为B组。收集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对急性呼吸衰竭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MI、糖皮质激素应用率、血尿酸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疾病严重程度、酸碱平衡紊乱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的pH值、血纳水平、血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的血二氧化碳分压、血糖、肺性脑病发生率与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消瘦、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尿酸与白蛋白水平低、急性发作次数多、病情严重及酸碱失衡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究高脂血症并发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的降脂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高脂血症并发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拜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钙(20mg/d)于饭后的1h同时口服;对照组饭后1h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d),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通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参数变化(TC、HDL-C、LDL-C)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参数变化(TC、HDL-C、LDL-C)无显著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对于治疗和预防高脂血症并发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以达到良好的降脂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高脂血症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钙 降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SLE并发感染患者50例(研究组)与SLE未并发感染患者5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情况,并总结SLE并发感染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SLE感染以细菌为主,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研究组SLE患者住院时间过长(≥2周)、补体C3与C4下降、血沉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方面的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LE并发感染比较常见,以细菌感染为主,好发于呼吸道,可能与住院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下降、补体C3与C4下降及血清降钙素原≥0.5μg/ml等有关,需加强重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l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24例的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有效的救治、护理措施之后,本组23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1例死亡。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抢救中协助医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和抢救,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急性左心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情况,旨在找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提升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1日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主要进行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临床介入治疗,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治疗,在患者血栓症状改善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和活动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来说,只有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做好提前进行疾病预防,之后进行对症治疗和介入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骨科创伤术后患者 并发 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娱治疗在抑郁患者的作用。方法70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维持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工娱治疗。结果密顿抑郁量表[1]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经过工娱治疗在抑郁患者的应用,不但可以满足患者的生活、生理需要,还可以分散其对疾病的注意力,使其由沉湎于自身疾病的痛苦中慢慢解脱出来,克服个性心理缺陷,改变不良认知,有效地调节情绪,促进抑郁心境的恢复,对抑郁自杀的危机干预以及预防抑郁病程慢性化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工娱治疗 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产科合并脓毒血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22例产科合并脓毒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在本组22例产科合并脓毒血的患者当中,10例为严重脓毒症;18例为妊娠期脓毒血;4例为产褥期脓毒血。18例妊娠期脓毒血患者中7例进行剖宫产,6例未进行产科特殊处理,2例进行引产并清宫、1例剖宫取胎,1例死胎顺娩,1例出现先兆流产后进行保胎治疗。18例妊娠期脓毒血患者中12例患者终止妊娠,其中7例新生儿存活、5例死亡,其中3例胎死宫中、2例难免流产。22例患者中11例患者进入ICU接受治疗,除1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之外,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产科合并脓毒血主要与妊娠并发存在较大关联,其对母婴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并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该病症的母婴预后结局。

  • 标签: 产科感染 脓毒血症 抗感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肠淋巴管扩张患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3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的患儿,采取以中链三酰甘油酯饮食为主导的肠内营养支持和以静脉高营养为主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3例小肠淋巴管扩张患儿水肿基本消退,低蛋白血得以纠正,未发生严重的并发,长期随访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结论正确使用调节肠道菌群药物促进肠功能康复;积极做好护患沟通,提高患儿和家长的就医依从性;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等有针对性护理。

  • 标签: 儿童 淋巴管扩张 小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合并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合并行疝修补手术后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切口愈合好,痊愈出院。结论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及合并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腹股沟斜疝 合并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按随机单盲法,将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患者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患儿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甚佳,值得大力推行。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建立患者康复健康档案,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指导及监督开展康复训练,为脑卒中后遗患者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支持系统。结果社区护理干预3个月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有效的脑卒中后遗社区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压力,有利于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脑卒中后遗症 社区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妇产前郁抑护理方法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分娩的186例孕妇为研究资料,按分娩时间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妇满意度为98.92%,对照组为84.95%(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前抑郁的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孕妇的抑郁程度,并提高孕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孕妇 产前郁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及针刺方法,对照组只使用针刺方法。两组均连续治疗2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83.3%,治愈显效率分别为66.7%、41.6%。两者相比前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熏蒸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较好。

  • 标签: 针灸中药熏蒸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腰椎管狭窄(lumbarspinalstenosis,LSS)是指腰椎管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脊柱疾病,随着社会已经步入老龄化节段,LSS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多项研究表明,手术对腰椎管狭窄部位进行减压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方法。虽然,传统的开放式后路减压已被大家熟知及认可,然而,这种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LSS常伴有显著的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且破坏了脊柱原有的稳定性,从而导致腰椎不稳等并发的发生。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得到运用,良好的规避了传统开放手术的缺陷,在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少。现对近年来应用微创治疗LSS的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减压 微创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并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100例来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溶栓、降纤或抗凝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进行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6.3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95.4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74.76%,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这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 预防方法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可口可乐与口服果胶酶治疗胃柿石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经胃镜确诊的78例胃柿石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口服可口可乐治疗39例,口服果胶酶治疗3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口服可口可乐组72h总有效率87.2%,口服果胶酶组72h总有效率89.7%。两组72h总有效率差别不大。结论口服可口可乐与口服果胶酶治疗胃柿石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胃柿石症 可口可乐治疗 果胶酶治疗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