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玻璃,是"经过熔融后冷却下来,保持液体结构的固体",属于非晶体物质.玻璃有天然玻璃,如火山喷发后急速冷却的黑曜石(obsidian)和天空的流星经过大气层以及与大地撞击后产生高温和高压下形成的玻璃陨石(tektite).古玻璃,是指人工制作的玻璃态材料.

  • 标签: 内蒙古草原古 古玻璃 散落内蒙古草原
  • 简介:1988年3月在江苏泰州西郊泰陵饭店工地,出土了1件绞胎陶罐。罐高12.3、口径9、腹径14.4、底径10厘米,唇口微外翻,直颈,圆肩,鼓腹,腹下部略敛,圜底,内壁素胎红褐色,外壁为红褐色和白色相绞的绞胎,内施薄釉,外壁施釉不及底,约有六分之一露胎,在颈与肩的交接处以及下腹部各有一圈胎接痕。罐外壁施釉处呈清晰的木纹样纹理,露胎处可见胎土为两色相绞,当是一件绞胎(图1)。1989年12月在该市的东郊迎春住

  • 标签: 绞胎 鼓腹 底径 陶瓷器 宜兴窑 陶枕
  • 简介:在中国青瓷艺苑中,烧造历史最悠久,制作成就最高超的当首推越窑。越窑窑场遍布宁绍平原,产品数量众多,无论是秘色贡品,还是民用器皿都流传甚广。产品曾销运沿海口岸、长江水系及东南亚各国,为中外文化和经济交流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六朝时期是越窑的兴盛时期,孙吴等当国者实行“务农重谷”的经济政策,境内环境安宁,社会经济和手工业生产大为发展。基于越窑的水土柴薪资源优越,制瓷业极为兴隆,制瓷技艺已臻成熟。在当年作为都城的南京及郡治的绍兴历年来都有丰富多彩的越瓷精品发现。这一时期有大量仿动物形出现,

  • 标签: 越瓷 越器 越窑 手工业生产 制瓷业 宁绍平原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开展了一些列重大纪念活动。7月7日至9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是第一个重大活动。这一展览是根据中央[2005]4号文件精神,由中央宣传部等中央七部委和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承办,国家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协办。展览推出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取得了圆满成功。

  • 标签: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展览 胜利 主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简介:所谓早蜀文化,在考古学上是指分布在成都平原,其中心区域在成都——广汉一带,考古学年代分期上指出从三星堆遗址二期至成都十二桥文化,已发掘的遗存以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两处遗址出土物最为丰富,也最负盛名,几乎囊括了蜀文化的所有物质精华。这两处遗址出土物的一大特色是眼饰和眼形特别多,许多人、鸟、兽的眼部很奇特。许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却是笼而统之地谈论的多,作专题研究者少,有的研究者,将主要问题集中于“眼崇拜”的讨论忽视对其仔细的研究。虽然金沙遗址出土有不少的眼形和眼形饰,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 三星堆遗址 蜀文化 考古学 遗物
  • 简介:2014年8月,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和日门拉遗址发掘了一座小型竖穴土坑墓葬,出土了陶器、金箔头饰、弓形铜项饰、铜化妆具、皮革袋、丝织物、铁带銙、铁镞以及羊骨殉牲。据推测,该墓葬属蒙古高原柔然时期,在蒙古国境内尚属首次发现。

  • 标签: 蒙古国 和日门塔拉匈奴城址 柔然时期墓葬
  • 简介: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研究其时历史与制度的直接史料。本文通过对出土于河北元氏西张村的西周中期叔趱父卣、尊及臣谏簋铭文的考释,揭示了西周致事制度与燕私礼。铭文记述作为邢侯臣僚的叔越父早年送其子倏于邢候处学-3政务,其后叔越父老而致事,倏则继承父职辅弼邢侯。叔越父于国致事,于家则传家,故专为英子倏作彝以昭示,且以相应的饮酒礼仪加以体现,使我们首次通过铭文了解了西周的致事制度与燕私之礼。周人制度之完备,礼旨之深刻,仪节之绵密,于铭可见一斑。

  • 标签: 西周 叔越(quan)父卣 臣谏簋 致事 燕私
  • 简介:偃师市商城博物馆特别推出的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和《中华魂》为主题的大型图片展于2003年6月25日正式对外展出,这既是对党82岁生日的一份特殊贺礼,也是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成功的生动再现。

  • 标签: 偃师市商城博物馆 中国共产党 党史 图片展览 SARS
  • 简介:因为无动力扩散采样技术适合于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的多种污染气体进行检测,为此,优化设计研制了一种无动力扩散采样。通过分析采样的工作原理,根据菲克第一扩散定律推导了污染物浓度换算公式。在比较了现有徽章式和扩散管式两种典型采样的基础上,以扩散管式采样为原型,增加了接头部件,以二氧化氮为污染气体代表,试验比较了采样的不同组合对采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采样能够根据采样环境的实际情况灵活组合,提高了采样的适用性;二氧化氮采样分析计算结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增加扩散腔厚度能降低采样的分散性;采用双面采样可以成倍增加污染物吸附量,提高检测灵敏度。

  • 标签: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 无动力扩散采样 采样器 二氧化氮
  • 简介:2002年8月13日-15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上海市文管会主持召开了鉴定会,古陶瓷完整的元素成分无损分析方法研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文物科研项目的成果鉴定。

  • 标签: 元素成分 分析方法研究 古陶瓷
  • 简介:河南叶县许灵公墓出土的透空蟠虺纹饰件结构高度复杂,有多种纹样对称组成。经用多种科技手段检测,确证其为铸态的高锡青铜合金,由失蜡法整体铸成,未见铸接、焊接痕迹,其铸作年代为公元前547年或稍后。这一研究再次证明了失蜡法是先秦铸师的重大科技创造,所谓中国青铜时代“没有失蜡法铸造的例”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 标签: 失蜡法 许灵公墓 青铜饰件 蟠虺纹
  • 简介: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作为物联网关键技术之一,得到了很多研究团队和行业应用的关注。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大多采用的电池供电,能量供应有限。因此,如何能减少节点的能量损耗使网络能够长时效稳定的工作,是无线传感网络在行业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研究从低功耗、长时效和可靠传输三方面对传感网络技术进行阐述,并对现有WSN实现低功耗、长时效、可靠传输的技术进行分类。

  • 标签: 低功耗 长时效 可靠传输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简介:本文把斯坦因在三次中亚考察中获取的新疆古藏文写本--社会文书部分,以要目的形式刊出,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其中,第一部分依据托马斯《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和文书》(TibetanliterarytextsanddocumentsconceringChineseTurkestan,Ⅱ,Londen,1951年)一书编成,已在本刊2002年1期载出.以下是依据武内绍人《中亚古藏文契约文书研究》(OldtibetancontractsfromCentralAsia,东京大藏出版社,1995年)和《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OldTibetanManuscriptsfromEastTurkestaninTheSteinCollectionoftheBritishLibrary,东京东洋文库与伦敦英国图书馆合刊,1997-1998年)两书编成的,分为(二)、(三)两部分刊出.

  • 标签: 西域 藏文写本 要目
  • 简介:本文把斯坦因在三次中亚考察中获取的新疆古藏文写本--会文书部分,以要目的形式刊出,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其中,第一部分依据托马斯的(TibetanliterarytextsanddocumentsconceringChineseTurkestan,II,Londen,1951)一书编成,已在本刊2002年1期载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依据武内绍人的(OldtibetancontractsfromCentralAsia,东京大藏出版社,1995年)和(OldTibetanManuscriptsfromEastTurkestaninTheSteinCollectionoftheBritishLibrary,东京东洋文库与伦敦英国图书馆合刊,1997~1998年)两书编成的.第二部分已在本刊2003年1期载出,以下为第三部分.

  • 标签: 西域 藏文写本 要目
  • 简介:本文把斯坦因在三次中亚考察中获取的新疆古藏文写本——社会文书部分,以要目的形式刊出,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其中,第一部分依据托马斯的《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和文书》(TibetanliterarytextsanddocumentsconcerningChineseTurkestan,II,Londen,1951)一书编成,已在本刊2002年1期载出。第二、三部分依据武内绍人《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OldTibetanManuscriptsfromEastTurkestaninTheSteinCollectionoftheBritishLibrary。东京东洋文库与伦敦英国图书馆合刊,1997--1998年)一书编成,已在本刊2003年1期、2005年3期载出。以下为第四部分。

  • 标签: 西域 藏文写本 要目
  • 简介:四川古代石()──古代四川大地和石块的圆、方、角与弯曲构造[美]戴谦和(D·S·Dye)著沈允宁译陈宗祥校序论(A)圆、方形石工艺品及其祭坛在各洲大陆上的分布。(a),英国斯通亨奇,环状独块巨石,利用了太阳的夏冬二至,或春秋二分点排列的。据记载;这...

  • 标签: 四川 金字塔式建筑 亲缘关系 打箭炉 金属器物 成都平原
  • 简介:2007年10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以下简称中宣部)等单位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承办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在军博开幕。至今,在社会上已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今年,根据中央指示,该展将经过“大改”,作为基本陈列迁入新建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与国内外观众见面。“复兴之路”从军博到国博,从主题展览到基本陈列,经历了怎样的策划与打造,取得了哪些进展与体认,本文试略作评介,以就教同行。

  • 标签: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华民族复兴 展览 中共中央宣传部 画卷
  • 简介:山东地区汶泗流域与胶莱平原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镞形嚣有明显的区别,本文通过对二者的分析,以重新引出二者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胶莱平原大汶口文化渊源的重新思考。

  • 标签: 汶泗流域 胶莱平原 大汶口文化 镞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