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茶馆书场,是我国曲艺表演艺术的摇篮,承载着一代人的美好记忆,见证着传统曲艺的兴衰。鼎盛时期,杭州有书场100多家,说书艺人100余人,而如今,杭城书场所剩无几,杭州市拱墅区大关的"百姓书场"是其中之一,目前仍在每天坚持,受到听书迷的追捧和喜爱,2014年,被认定为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

  • 标签: 杭州市 拱墅区 困境与出路 书场 百姓 公益型
  • 简介:在农村,一个村落的内在组织结构仍是宗族关系,因此宗族演剧对乡村民众的影响很大,原因可归结到宗族演剧的仪式特征。宗族演剧与剧场演剧有差异,其观众的不同给妇女更宽松的戏剧环境,使她们更多地参与到戏剧活动中;目的不同使戏剧与信仰紧密结合,影响农村女性的精神世界;戏剧观的不同给四平戏演剧带来“熟人的世界”、“节日的意义”,也带来更多与日常生活割不断的联系。正是宗族演剧的仪式特征影响了农村女性的生存、文化现实,同样这种种不同也是四平戏保存与发展的丰厚土壤。

  • 标签: 四平戏 宗族演剧 农村女性 民间文化
  • 简介:江永是康乾时期学术由宋明理学转向考据学的关键人物,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律学是他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通过分析江永不同时期的律学著作,系统梳理了他从最初排斥十二平均律与三分损益并创立“今律”,到晚年时放弃“今律”转而接受十二平均律的律学思想发展过程,并分析了他能接受十二平均律的两方面原因:一是从江永极为重视的返宫标准上看,十二平均律比“今律”更加完善;二是江永在接触十二平均律之前,就认可河洛之学与方圆相函理论在律吕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而朱载靖十二平均律也正是在这两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源头的一致性,使得江永容易理解朱氏新法的内涵,他提出十二平均律的几何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据。

  • 标签: 江永 律学 新法密率 《律吕新论》 《律吕新义》 《律吕阐微》
  • 简介:<正>律学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二千多年前,我国有了三分损益法后,不少律学家为探索一种能以十二律循相还宫为目标的新律,而相继努力,曾取得了卓越成绩。其中,尤以明代朱载堉首创之十二平均律——新法密,贡献最大,举世瞩目。朱载堉在什么条件下,又在什么影响下取得如此成就的?言人人殊。一种观点认为是“数学发展的结果”。其实,朱载堉新法密的理论中,只涉及数学的勾股定理及开方术,而这些算术,早在公元前100年左右成书的《周髀算经》一书

  • 标签: 新法密率 朱载堉 三分损益法 十二平均律 《周髀算经》 生律
  • 简介:应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之邀,今天6月,由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指挥家李西林教授任团长、四川音乐学院歌剧与艺术管理系主任肖斌任团长助理、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二系副主任张莉任声乐指导的川音女子合唱团参加了音乐节的开幕式表演。这支合唱团演唱的《茉莉花》、《熊猫的摇篮》、《一个妈妈的女儿》、《乘着歌声的翅膀》等中外经典歌曲,令中国的川音女子合唱团成为音乐节上一道最神奇的靓丽风景线,不但征服了挑剔的奥地利观众和莫扎特音乐学院的师生们,还获得了来自全世界的乐迷和当地华人的高度评价。

  • 标签: 萨尔茨堡 国际音乐节 合唱团 四川音乐学院 《一个妈妈的女儿》
  • 简介:朱载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五度相生”这一概念术语,但是,他在《律历融通》《律学新说》《律吕精义》中所阐发的一系列有关“五度相生”的内涵原理是明确清晰的,诸如黄生林、林生黄……,黄生仲、仲生黄……,以及“四折去一”“三折去一”等。由此证明,朱载堉的“新法密”是摈弃“三分损益”、运用“五度相生”的结果,缺少“五度相生”这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生律基础,“新法密”无疑也就失去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 标签: 朱载堉 新法密率 四折去一 三折去一 五度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