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印刷术发明以来,诗歌总是通过纸质媒介传播自己的声音,其影响局限在人数甚少的知识阶层.后垮掉派诗人鲍勃·霍尔首次在大范围内成功地嫁接诗歌与电视(包括MTV)、电脑网站、CD、VCD等现代媒体为一体,改变了诗歌的传统定义.他突破了诗歌的纸质媒介的传播,创造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朗诵和诗歌竞赛等形式.

  • 标签: 快板诗 美国 诗歌传播形式 斯兰姆诗歌朗诵赛 诗歌网络 诗歌现场
  • 简介:取材于《圣经》的《约瑟和他的兄弟们》是一部宽泛意义上的历史小说。托马斯·以当前的思想和精神思考约瑟埃及行这个古老的故事,用“拟古”和“历史悖谬”的书写方式将埃及描写成一个既是地理上、历史上确定存在的现实国家,又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虚构空间,这也正是历史小说持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 标签: 《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历史小说 拟古 历史悖谬 当前思想
  • 简介:  布克奖是英联邦及爱尔兰最负盛名的年度小说大奖,2005年度大奖竞争异常激烈.由伦敦大学约翰·萨瑟兰教授担任主席的评委会,从一百零九部参选作品中首轮选出十七部小说后,接着筛出六位作家进入决选名单.……

  • 标签: 小说大海 布克奖获奖 年度曼
  • 简介:7月7日,第37届英葛伯格·巴赫奖(Ingeborg—Bachmann—Preis)评选活动在奥地利凯尔藤州州府克拉根福特尘埃落定。大奖得主是生活在柏林的女作家卡特娅·彼特夫斯卡亚(KatjaPetrowskaja),她以小说《或许是艾思特》(VielleichtEsther)赢得了奖金为25,000欧元的巴赫奖,同时赢得的,可能是一条文学生涯的通衢,也可能是好事多磨的前程。如此危言耸听,是因为今年此奖在颁发之前的几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都在暗示此奖项即将寿终正寝。

  • 标签: 文学生涯 巴赫曼 奖项 尘埃落定 评选活动 奥地利
  • 简介:村上春树是受西方文学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日本现代作家,其代表作中就曾多次提到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和他的小说.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创作主题、象征意义、创作基调以及人物情感等方面的对比,找出其创作的共同特征,阐述托马斯·对村上春树的文学影响.

  • 标签: 生与死 死亡象征意义 孤独 虚无 移情
  • 简介:20世纪上半期的布尔人作家波斯是南非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集《马弗京路》以两次布尔战争为大背景,通过草原故事能手夏尔克·洛伦斯大叔之口,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非西北边境的马里科镇布尔农民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全面反思并批判了布尔人的宗教、道德和历史。在形式上,通过不可靠叙事人夏尔克·洛伦斯在不同时空间穿插变换,从而在叙述人和作者之间制造一种不确定的距离感,使作者能够游刃自如地对布尔民族历史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

  • 标签: 南非英语文学 波斯曼 《马弗京路》 不可靠叙事
  • 简介:苏珊·弗里德的《图绘:女性主义与文化交往地理学》是一本女性主义的文论经典。该书聚焦于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内的学院派女性主义的课堂教育和学术活动,除了论述其在过去三十年间的发展成就,更主要是应对其目前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发展僵局。针对多元文化主义、全球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其他理论的交汇和挑战,弗里德指出女性主义理论的未来在于拥抱矛盾、移位和变化,用定位式认识论来超越性别、肤色和差异的简单二元对立,用空间化地缘政治思维来补充历时性思维。

  • 标签: 弗里德曼 《图绘》 学院派女性主义 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