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采用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王铮的投掷技术动作进行分析,为提高链球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三维高速摄像拍摄法,现场拍摄王铮在比赛中投掷技术动作的录像;2)采用松井秀治人体惯性参数模型计算得出运动员相关的惯性参数及人体重心运动学参数;3)应用SIMI—Motion三维运动录像分析系统通过数字滤波法对采集的数字化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滤波截断频率fe=7。研究结果:1)整体单双支撑时间中,第二圈双支撑时间过长;2)各圈旋转速度和加速度递增节奏较差;3)第三圈和第四圈旋转中,腿部蹬伸发力不充分;4)最后发力阶段球员未达到“人一球”系统一体的稳定性,最后发力阶段人体重心有左倾的现象。5)具有良好的速度优势和爆发力,重心在水平高度的稳定性。建议:1)训练中着重体会第一圈至第三圈衔接的紧凑性;2)后两圈旋转中保持低重心高度;3)加强后两圈下肢蹬伸的力量和节奏感;4)加强最后发力阶段时期重心的稳定性,防止重心左倾现象;5)加强在大型比赛中控制情绪和心理的能力。

  • 标签: 女子链球 技术诊断 运动学分析 投掷技术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对2009年乒乓球男子卡塔尔站波尔与马琳比赛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波尔使用无机胶水后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为我国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乒乓球 技术指标 比较分析
  • 简介:本文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条件下艺术体操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与实验研究。研究以《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艺术体操即兴创作》作为实验的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审视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对艺术体操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推动。研究表明: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创新性教学模式中为教学环境的背景设置创造、呈现、评价与调适提供了开放性、信息化、多元化、审美化平台,具有新奇性、探索性与价值引导等功能,可有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 标签: 艺术体操 多媒体 教学模式 创造性
  • 简介:<正>亚洲杯足球决赛原应有九个国家参加,因朝鲜、泰国、沙特阿拉伯末来参加,由六个队分成A、B两组从6月3日开始分别在塔布列兹和德黑兰进行小组预赛。经过预赛,A组的科威特、中国,B组的伊朗、伊拉克在6月11日和13日进行了半决赛和决赛。最后由伊朗蝉联冠军,科威特和中国获得第二、第三名。中国队在小组预赛中先后以1:1平马来西亚,0:1负给科威特,获得小组出线。在德黑兰半决赛时与伊朗九十分钟的比赛0:0没分胜负,在延长期三十分钟因体力减弱终以0;2失败,最后1:0力胜伊拉克。综观四场比赛,第一场打得不好,第三场打出了风格和水平,

  • 标签: 比赛 亚洲杯 科威特 伊拉克 伊朗 运动员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与男单选手进攻型及防守型技术运用特征的区别,为女单选手借鉴男单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对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等在2012年至2014年羽毛球重要赛事的单打半决赛及决赛的录像资料进行技术分析,以同期优秀男单选手的技术录像进行对比。结果:(1)优秀女单选手在前场防守型技术—挑球使用次数低于男单选手。(2)优秀女单选手中场进攻型技术使用与男单选手无显著性区别,以平挡、平抽为主;但中场防守型技术使用次数明显多于男单选手。(3)优秀女单选手后场进攻型技术使用与男单选手区别不明显,主要使用技术为杀球和吊球;但后场防守型技术使用次数多于男单选手,主要为高球技术。结论:优秀女单选手中后场技术应用上防守型进攻技术使用多于男子,下压进攻控制效果落后于男子;女子技术借鉴男子技术而发展应提高中后场的进攻能力。

  • 标签: 羽毛球 女单 男单 进攻型 防守型
  • 简介:利用逐步回归法对2004~2005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十六强主要技术指标与比赛名次进行综合分析,其结果:各队平均失球是影响比赛名次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射进指数和角球。并对今后训练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俱乐部的训练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冠军联赛 名次 回归
  • 简介: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跳马“前手翻团身前空翻2周”动作的影片解析,揭示出运动员在完成该动作关键技术之一的第2腾空动作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与规律,为进一步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数

  • 标签: 男子 体操 跳马 腾空 运动学 技术分析
  • 简介: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解读全球视野下武术价值的科学归宿和入奥策略。结果认为,技击手段取胜性的基本目的与文明化的套路运动其技术结构规律的完美结合和表现,是对进步、文明奥运宗旨的宣言。武术套路运动的核心价值标准是攻防手段的合理性、实效性、战术性、艺术性和创新性与支撑、保护因素的和谐统一。根据运动技能学的原理,阐明武术评价标准与性质结合的重要性,并对其维护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揭示武术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础,以及国际化传播和实践的积极途径,推动武术与奥运接轨。

  • 标签: 武术 核心价值 创新性
  • 简介:从运动训练学视角,把职业岗位按劳动(运动)属性聚合成群分类教育,是破解当前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与专业结合难题之路径,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之有效途径。从相对微观层面,探索心智主导类学生习练八段锦的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和练习动力,以期克服体育技能花样繁多的干扰,化繁为简,去粗取精,学会库存取用,切割舍取,教学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体育内容,学以致用,架接学校体育通向大众体育间的桥梁。

  • 标签: 职业技术院校 心智主导类 八段锦 持续性
  • 简介: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的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局,谢无论是在网前挑后场球还是击高远球都习惯打张的反手位,而张对于对方的反手高远球应对自如,谢对于张的网前球判断不到位,出现较多的失误使对方直接得分;第二局,谢在发球方面变化较多,张对于谢的网前球大多数选择挑后场,在高远球方面。谢的次数要比张多。反复调动对手,谢的技术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网前吊球的次数和质量都比第一局要高;决胜局,张在发球上有所变化,挑后场球次数谢明显高于张,张在双方体力均透支的情况下敢于主动进攻,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网前球的处理方面,谢主要进攻张的反手位置;张获胜的原因主要是大赛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过硬,自我调节能力强,临场变化能力强,意志力坚定等。

  • 标签: 2008年北京奥运会 羽毛球女单决赛 技术分析
  • 简介:目的:对陕西女子举重运动员高丹的抓举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其运动成绩。方法:使用两台高速相机进行拍摄,采用德国SIMI—motion录像解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抓举80kg和85kg时膝关节角、髋关节角随时间变化曲线差别较大;抓举80kg和85kg时杠铃的运动轨迹都偏向后方且没有呈现近似s型;抓举80kg和85kg时提铃过程各阶段时间比和杠铃上升高度比差别较大;运动员发力阶段出现后跳动作。结论:引膝和伸髋不充分,技术动作不稳定,杠铃重心和人体重心向后偏移,动作技术不符合“近”的原则,后跳动作完成之后支撑点与两心的合成重心距离较大,导致最终失败。

  • 标签: 女子举重 技术 抓举 生物力学分析
  • 简介:网前截击是网球打法中的一种攻击性打法,国内外优秀网球运动员经常运用网前截击球直接得分,因此如何打好网球截击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运用Ariel三维解析系统对两名中国男子网球国家队运动员的网前截击技术进行解析获得运动学参数,通过对所获得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比对,从生物力学角度来对截击的过程进行定量的、合理的描述。并根据相关力学原理对两名运动员的网前截击技术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为运动员训练提供参考。

  • 标签: 网前截击 生物力学 技术分析 影片解析
  • 简介: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比赛过程与结果均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性,球队的得失球比率、射正率、传球成功率、抢断次数等积极性指标与球队的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而失球数等负面指标与球队的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技术指标均无显著的规律性关系。比赛结果表明,效率是球队取得高排名的必要条件,排名高的球队更重视防守并强调进攻效率。防守、进攻效率和攻守平衡是球队取胜的决定性因素。

  • 标签: 世界杯 足球 效率 技术指标 名次 比较
  • 简介:通过录像分析法对王皓、张继科接发球技术的运用及得失分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反手拧拉技术的创新,接发球直接得分率明显提高。2)王皓、张继科使用反手拧拉得分率高于失分率。3)王皓、张继科使用劈、摆技术得分率低于失分率。4)王皓、张继科接发球在比赛接发球轮次总得分率高于失分率。

  • 标签: 乒乓球 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轮次 得失分
  • 简介:本论文以2015年全国散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共68场、173局的比赛录像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运动员技术运用的分析,为教练员制订日常训练计划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拳法、腿法、摔法技术及组合连招在比赛中皆能较好运用与发挥。其中拳法技术使用率最高,其次为腿法和摔法技术。(2)在比赛中,运动员技术运用积极主动,但总的成功率和得分情况较差,腿法较拳法得分成功率好,尤其是鞭腿技术。(3)统计中也反应了技战术上的不足,技术动作应用单调、不规范,不能形成有效得分点,踢、打、摔的散打特点欠缺均衡发展等。

  • 标签: 散打锦标赛 技术运用 分析研究
  • 简介:<正>一、概况第八届亚运会自1978年12月9日至12月2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羽毛球比赛自12月12日至19日(12月12日至14日进行团体赛;自16日至19日进行五个单项的比赛)。总共有七个项目。在各项比赛中均采用单淘汰制。团体赛采用五盘三胜制(即:单、单、双、双、单)。除团体在决赛时规定打满五盘外,其余均以先胜三盘者为胜方,以下的场次不继续打。中国男队由侯加昌、汤仙虎、庾耀东、韩健、栾劲、林诗铨六名选手组成。

  • 标签: 羽毛球比赛 亚运会 比赛中 发球抢攻 团体赛 技术风格
  • 简介:<正>一、成绩的估价和实力对比从第三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成绩来看,我们男队不太理想。特别是男子单打,如果能够发挥高水平,是有希望夺标的。结果只拿了一个并列第三、两个并列第五。当然这有客观情况,如国际舆论认为夺标希望最大的韩健,这次出国前腰伤了,不能训练。到丹麦后,虽有些好转,但到前八名打丹麦的尼尔霍夫时,腰伤又复发。在和林水镜打时,他速度明显跟不上,守

  • 标签: 羽毛球 锦标赛 快攻打法 弗罗斯特 控制能力 比赛中
  • 简介: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就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及起跳技术的训练提出建议

  • 标签: 男子跳远 助跑 起跳 运动学
  • 简介: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18届世界杯和2006年中超联赛部分比赛中运用抢断球技术的次数、成功率以及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寻找我国足球在抢断球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 标签: 足球比赛 世界杯 中超联赛 抢断球技术
  • 简介:以了解特征、寻找可能存在的差异为目的,对江苏省女子跳板跳水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表现和蹬伸力量情况进行研究,以帮助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发现起跳能力的提升途径。得出主要结论:一般水平运动员积极蹬伸时间开始较晚,助跑技术不足;跳板跳水摆臂起跳与原地摆臂下蹲纵跳过程中对于手臂摆动的动作协调性要求不同。

  • 标签: 跳板跳水 技术 下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