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WMO/GEO国际沙尘暴预警系统专家会议于2007年11月7-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本次会议由WMO/GEO,WMOSDSRDP项目主办,西班牙国家气象研究所、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承办。共有来自欧美、亚洲和非洲的近100名专家和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 标签: 预警系统 沙尘暴 太平洋区域 评估系统 国际 亚洲
  • 简介:JICA计划项目自2005年12月执行以来,在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及其他局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局监测网络司、科技发展司、预测减灾司与计划财务司都给予了各方面的有力支持,高原及周边新一代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完成了GPS水汽观测站网、边界层观测站和大气廓线仪与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等各项工程,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标签: 气象灾害 监测网络 合作计划 系统 高原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全程全网全视频监控系统”中自动站数据后台处理平台的设计合理、界面友好易操作,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处理。投入业务使用以来程序运行状态良好,能满足目前全程全网传输监控对自动站数据的监控需要。

  • 标签: 全程全网全视频 实时监控 自动站数据
  • 简介:1会议概述2011年9月20—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数据表示和代码跨项目专家组(IPET—DRC)第3次会议在澳大利亚气象局(BoM)召开,专家组成员、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代表、欧洲政府间航空安全组织(EUROCONTROL)代表、水文气象设备行业(HMEI)代表、

  • 标签: 数据表示 专家组 委员会 会议总结 代码 系统
  • 简介: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工作站版投入业务试运行已经近半年了,其图形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实时性好,信息量大,在今年汛期的预报服务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其工作平台将逐渐取代以往的业务流程,将来预报的制作与发布也将在工作站上实现。1工作站版的维护1.1资料不...

  • 标签: 工作站 使用技巧 气象信息 处理系统 综合分析 数值预报产品
  • 简介:2018年5月28日至6月1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代码维护跨计划专家组(IPET—CM)第2次会议在德国奥芬巴赫德国气象局(DWD)总部召开,专家组成员、水文气象设备行业(HEMI)代表、WMO/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海洋气象联合技术委员会(JCOMM)代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欧洲国家气象合作组织(EU—METNET)、DWD、法国气象局(Met—France)、日本气象厅(JMA).

  • 标签: 技术委员会 专家组 WMO 会议总结 维护 代码
  • 简介:1概况2014年4月28日至5月2日,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数据表示维护和监视跨项目专家组(IPET-DRMM)第2次会议在美国马里兰州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召开,专家组成员、WMO政府间海洋气象委员会(IOC)海洋气象联合技术委员会(JCOMM)代表、WMO秘书处官员等共15人参加,WMO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代表、民用航空组织(ICA0)代表、国家气候监测产品工作组(nNCMP)代表通过电话会议参加讨论。

  • 标签: 技术委员会 数据表示 WMO 专家组 会议简介 维护
  • 简介:"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及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研究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项目在原LASG-REM模式基础上,改进和发展了一个适合我国地区特点的中尺度暴雨预报模式(AREM),并研制了一个常规、非常规资料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项目模式集成小组将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与AREM模式集成为一个配有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的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系统,其目标为业务应用.经过研究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一套基于目前业务数据平台MICAPS/9210系统、完全自动化运行的包含三维变分的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预报系统.

  • 标签: 中尺度 数值预报模式 变分同化 汛期降水 暴雨预报 天气灾害
  • 简介:他来自大山,虽然没有伟岸的身躯,但大山赋予了他山一样的胸襟和山一样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光泽、泰宁、将乐县直至三明市,从气象学校毕业后,他默默地耕耘在基层气象事业的第一线,从测报员、预报员、气象服务人员到县局副局长,再到三明市防雷减灾局局长,他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勤勉、努力和对气象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天道酬勤、人心向善”这一质朴的勤劳善良理念,为气象事业发展挥洒汗水、奋斗不息,

  • 标签: 气象系统 福建省 气象事业发展 意志品质 服务人员 防雷减灾
  • 简介:通过引入改善了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环流模式,我们对IAP短期气候距平预测系统(IAPPSSCA)中的大气模式部分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前后的IAPPSSCA,我们对1980~1994共15年中国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集合预报检验,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改进后的IAPPSSCA对江淮和华南地区的预报技巧与原先的系统相比只是有略微的提高,但对我国东北、华北、河套区域以及整个中国东部的预报技巧则比原系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表明气候模式中陆面过程的正确表述可以提高模式气候预测的能力。利用改进的IAPPSSCA和IAPENSO预测系统提供的预测海温距平,我们对1998年中国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预报(该预测3月份提供给有关单位)。今与实际情况比较表明,改进了的IAPPSSCA和IAPENSO预测系统耦合,对1998我国夏季旱涝形势的预测与实测基本相符,但强度较小,说明有一定预报能力,但也还有许多问题。

  • 标签: 短期气候预测 集合预报技术 汛期降水距平预测 陆面过程
  • 简介:利用静态箱法于2011年结实期和2012年开花期与结实期分别对不同人类活动(自由放牧和刈割)影响下的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及相应的封育草原的CH4通量和植物土壤系统呼吸作用排放的CO2通量进行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放牧和刈割及其对应的封育样地)均表现为CH4的汇,3个观测时期汇强的变化范围为:-23.98±6.40~-95.96±28.57μgCm^-2h^-1。呼伦贝尔草甸草原CH4通量的日变化对温度的响应较为复杂。不同时期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植物土壤系统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存在差异,水分和温度的共同影响造成2012年结实期日均CO2排放量低于2011年结实期。放牧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CH4吸收通量的日变化模式的影响较小,但在2011年结实期和2012年开花期促进了CH4日均通量(促进幅度12.05%~93.35%),2012年结实期放牧降低了CH4日均通量(降低幅度23.32%~30.43%);刈割降低CH4吸收日均通量11.55%~60.62%。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日均累计碳排放量中CH4所占比例为0.35%~2.62%,而放牧和刈割行为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日均累计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在不同物候期以及不同植被群落类型均有不同。

  • 标签: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 放牧 刈割 CH4 通量 CO2排放速率
  • 简介:1概况2018年11月19-21日,第6届世界气象组织(WMO)沙尘暴预警咨询系统(SDS-WAS)亚洲区域指导委员会(AsianRSG)会议以及国际沙尘暴学术研讨会在日报筑波召开。会议由日报气象厅气象研究所承办。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术研讨和委员会工作会议协调和加强SDS-WAS系统亚洲区域节点各成员国及沙尘暴监测、预报和预警咨询各项活动,提升其能力.

  • 标签: 沙尘暴监测 学术研讨会 亚洲区域 咨询系统 WMO 预警
  • 简介:灾害性天气事件每年在全球造成数以千万人的死亡和数万亿美元的损失。天气给许多社会经济活动,例如农业、交通运输和水资源管理等,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决策者越来越离不开天气预报。然而,在提供的天气预报和天气预报在决策中的应用及希望得到的社会结果(例如在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 标签: 天气预报 社会经济 可预报性 应用 试验 系统
  • 简介:通过项目组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历时6年,圆满完成。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生态系统近期变化的动态、大气环境物理化学特征及有关痕量气体源汇分布;进行了水、热与物质(C、N)通量输送与转化的综合观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就大气环境变化对典型农业生态系统影响进行了实验与评估;完成区域气候空气质量一地表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式研究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生态系统变化趋势及调控对策的分析等研究任务。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 标签: 长江三角洲地区 农业生态系统 物理化学过程 低层大气 相互作用 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