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呈逐渐增多态势,快速有效地检测变应原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防治至关重要,皮肤点刺试验(sPT)作为I型变态反应疾病诊断中过敏原的检测方法,因具有易于操作、灵敏度高、临床相关性好、病人痛苦小的特点,颇受医生和病人的青睐。国内外已将SPT作为临床检测变应原的常规实验。我院自2011年6月应用SPT对病人进行过敏原检测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变态反应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皮肤护理方案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炎的改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鼻咽癌放疗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皮肤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发生程度、疼痛性评分、舒适性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射性皮炎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适性评分及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皮肤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患者治疗痛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皮肤护理方案 鼻咽癌 放疗 放射性皮炎
  • 简介:一、《中国皮肤科学史》2013年出版发行。该书由陈洪铎、廖万清、张学军策划,马振友、张建中、郑怀林主编,国内外200名知名专家共同编辑完全,全书约200万字,文图并茂,史料翔实,是达到国际水平的大型皮科史书,现在开始征订。二、筹建集皮史、科研、教学、书库于一体的“中国皮肤科博物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兴利天下、留名万世的宏图伟业。珍贵的皮科文物濒临灭绝、近乎殆尽,为抢救、收藏中国皮肤科珍贵文物,特向全国征集皮肤科文献、仪器、器械、教具、蜡模、影像等文物,对捐献、联展的人士将赠送《中国皮肤科学史》等物品,对重大贡献者勒石记功。

  • 标签: 皮肤科 科学史 博物馆 中国 出版 通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和皮肤镜在基底细胞癌(BCC)术前精确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组织病理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33例BCC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36处BCC皮损的高频超声及皮肤镜检查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将病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两组间超声和皮肤镜特征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超声和皮肤镜下特征的对应关系通过简单匹配系数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型BCC皮损4处,低危型皮损32处。二组间的超声表现重叠大,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点状强回声和后方回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24处(75%)低危BCC病灶局限于真皮层内,4处高危病灶均累及皮下组织,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5例BCC皮损,除了临床易于发现的皮损外,超声可发现临床易被忽略的微小病灶或深度不可见的病灶。高危组和低危组BCC的皮肤镜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4处高危型BCC均未见轮幅样区域、乳红色无结构区、粟粒样囊肿、粉刺样开口或彩虹模式。超声下皮损内点状强回声与皮肤镜下粟粒样囊肿的简单匹配系数为36.1%,表皮层强回声不连续与皮肤镜下溃疡或糜烂的简单匹配系数为75.0%。结论皮肤高频超声和皮肤镜可以为术前判定BCC病灶的风险性提供重要信息。皮肤高频超声可显示临床易被忽略的潜在病灶。

  • 标签: 癌,基底细胞 超声检查 皮肤镜检查 肿瘤复发,局部 术前评估
  • 简介: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推动、推进、推广皮肤病外用中药制剂、古代经典名方、备案制剂、临方调配,举办继教研修班,讲授国策法规,传授皮肤外用古代经典名方,赵炳南、朱仁康等名老中医配方,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特殊配方,医学护肤品配方,药妆品,丛书编者为教师,包教包会,学会为止。特种疗法班传授、示教火疗、火针、烟薰等中医特色外治法。高级班、药妆品班、银屑病药制剂班、湿疹药制剂班,每班20人,择期定开班时间。预报名者赠送丛书。

  • 标签: 外用制剂 皮肤病 医学 外用中药制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药配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皮损的影响,以促进乳腺癌放疗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 2018-2019年的乳腺癌放疗患者,共 100例,随机分为放疗常规护理(对照组)、配合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研究组)的 2组,比较 2组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皮损程度、情绪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乳腺癌放疗后情绪与皮损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予以乳腺癌放疗患者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皮损风险,且利于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标准化皮肤护理 乳腺癌放疗 皮肤损害 情绪状况 生活状况
  • 简介:一、《中国皮肤科学史》2013年出版发行。该书由陈洪铎、廖万清、张学军策划,马振友、张建中、郑怀林主编,国内外200名专家共同编辑完成,全书约200万字,文图并茂,史料翔实,已开始征订。二、筹建集皮肤科发展史、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中国皮肤科博物馆”,特向全国征集皮肤科文献、仪器、器械、教具、蜡模、影像等文物,对捐献、联展的人士赠送《中国皮肤科学史》等物品,对重大贡献者勒石记功。

  • 标签: 皮肤科 科学史 博物馆 中国 出版 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保护剂涂抹软膏在放疗鼻咽癌患者皮肤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月6月期间在本院行放疗治疗的9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鼻咽癌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行鼻咽癌放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皮肤保护剂涂抹软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放射区域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结束后0级(17.02%)、Ⅰ级(29.79%)、Ⅱ级(31.91%)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1%、17.02%、19.15%),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Ⅲ级(12.77%)、Ⅳ(8.51%)级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和总发生率(82.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6.17%、21.28%、93.62%),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组间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期间皮肤护理中应用皮肤保护剂涂抹软膏护理,可有效降低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和损伤程度,且患者对该护理措施较为满意,临床应用可行性较强。

  • 标签: 放疗 鼻咽癌 皮肤保护剂 涂抹软膏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皮肤表面定植着众多微生物,宿主与共生微生物之间依赖免疫细胞和分子网络相互作用,建立并维持皮肤的健康稳态。发生皮肤疾病时皮肤菌群发生改变,并可能参与多种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痤疮等的发病。本文综述生理状态下及发生炎症性皮肤病时皮肤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微生物群落 皮肤 免疫系统过程 炎症性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标准化皮肤护理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改善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于我院收治的88例行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将标准化皮肤护理实施在研究组中,而常规护理实施对症组中,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每项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标准化皮肤护理 乳腺癌 放射治疗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 160例于我院接受放疗的乳腺癌的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将 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收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标准化皮肤护理,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比较与观察。结果:观察组( 87.50%)患者的皮肤修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7.50%),护理后效果仍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乳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中,标准化皮肤护理的效果极为显著,可有效降低皮肤损害的问题并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并使用。

  • 标签: 标准化护理干预 乳腺癌 放疗 放射性皮肤反应
  • 简介:一、《中国皮肤科学史》2014年出版发行。该书由陈洪铎、廖万清、张学军策划,马振友、张建中、郑怀林主编,国内外200余名知名专家共同编辑完成,文图并茂,史料翔实,是达到国际水平的大型皮肤科史书。定价:800元。

  • 标签: 皮肤科 科学史 中国 出版 博物馆 启事
  • 简介:一、《中国皮肤科学史》2013年出版发行。该书由陈洪铎、廖万清、张学军策划,马振友、张建中、郑怀林主编,国内外200名知名专家共同编辑完全,全书约200万字,文图并茂,史料翔实,是达到国际水平的大型皮科史书,现在开始征订。

  • 标签: 皮肤科 科学史 中国 出版 博物馆 通报
  • 简介: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皮肤病理专家高天文、廖文俊教授主编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入门》(第2版),近期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介绍正常皮肤的组织结构、皮肤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皮肤病理特殊染色及50种最具代表性疾病,能够引领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掌握皮肤病理基本概念。

  • 标签: 皮肤科医生 组织病理学 皮肤病理 书讯 第四军医大学 组织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0例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皮肤点刺试验(SPT)的300例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0例瘙痒性皮肤病患者中荨麻疹患者118例(39.33%),特异性皮炎患者147例(49.00%),湿疹35例(11.67%),以女性患者居多。吸入组中排名前5的变应原分别为粉尘螨(67.00%)、屋尘螨(61.33%)、蟑螂(48.67%)、狗皮屑(25.67%)与禾本谷类(23.67%),食入组排名前5的变应原分别为牛奶(45.67%)、鸡蛋(42.33%)、小虾(28.33%)、蟹肉(21.67%)与黑胡椒(19.33%)。不同性别及不同疾病患者粉尘螨、屋尘螨等主要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患者这些主要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检测能有效寻找变应原,其中粉尘螨、屋尘螨、蟑螂、狗皮屑、禾本谷类、牛奶、鸡蛋、小虾、蟹肉以及黑胡椒为主要变应原,为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瘙痒性皮肤病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原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皮肤保护剂对预防老年人皮肤伤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电、心脏持续监测的100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每组50人。对于对照组,70%的乙醇用于清洁患者皮肤,并在患者皮肤涂上3M液体绷带后贴上电极。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皮肤损伤发生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小时治疗后,6小时治疗后,24小时治疗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很大(p < 0.05);48小时观察组的皮肤损伤率(2.00%)低于观察组(20.00%),治疗效率(98.00%)仍然高于观察组(80.00%),生活质量分数高于观察组,但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3M液体绷带可以减轻患者消除电极时的疼痛,减少皮肤损伤,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使用乙醇擦拭患者皮肤的比例为70%。

  • 标签: 皮肤保护剂 预防 持续心电监护 老年人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皮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88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标准化皮肤护理。比较两组皮肤损害疗效以及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0.9%,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皮肤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损害的疗效与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标准化皮肤护理 乳腺癌 皮肤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质皮肤护理对新生儿皮肤红斑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00名新生幼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观察组接受优质皮肤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幼儿红斑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幼儿红斑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红斑减少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感染、过敏、皮损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总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皮肤护理在新生儿皮肤红斑改善上卓有成效,减少了幼儿红斑改善时长,且能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优质皮肤护理 新生儿 皮肤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