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指端Ersahy-B、C平面以远挫灭伤指甲再生的理想方法.方法设计了指端背侧逆推进皮瓣,使甲近侧皱襞向近心端推移,甲根大部分裸露扩大甲床,甲近侧皱襞下仍保留1.0mm~1.5mm的甲根.选择性应用指腹V-Y推进皮瓣或对侧腋下带蒂皮瓣覆盖伤指残端创面.结果应用本式治疗Ersahy-B、C平面以远挫灭离断伤26例,随访1~3年,优:16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7%.结论该式具有操作简便,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指端挫灭伤的指甲功能及美观等优点.

  • 标签: 指端挫灭伤 指甲再生 扩大成形术 手术方法 适应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并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所有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58例患者实施研究,运用抽签的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为保守组患者运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手术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疼痛情况以及功能障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P<0.05;手术组患者的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患者,P<0.05。结论将经皮椎体成形应用到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改善功能障碍情况。

  • 标签: 脊柱 骨质疏松 骨折 保守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Vitapex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中的作用。方法168例儿童患者被随机的分成两组,A组用Vitapex糊剂治疗,B组用氢氧化钙糊剂。结果2年后笔者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A组的有效率为91.11%,B组为75.56%。讨论在根尖诱导成形中,应用Vitapex糊剂,有防龋、抗感染、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作用,此方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疗法。

  • 标签: 根尖诱导成形术 Vitapex糊剂 氢氧化钙糊剂
  • 简介:1984年,法国学者Galibert根据外科手术填塞骨水泥的经验首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注入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止痛效果^[1],从而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PVP)的先河。该手术具有简单、微创的特点,是一种治疗某些椎体病变如骨质疏松、血管瘤、转移瘤和骨髓瘤引起的压缩骨折的新的介入疗法,它能增加椎体的抗压性,加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活动功能,具有理想的止痛效果。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C”型臂 椎体血管瘤 护理 引导 外科手术
  • 简介:  颅骨缺损后修补成形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自2007年4月~2008年5月对我院33例外伤性颅骨缺损病人根据病情进行Ⅰ期手术处理颅骨缺损,也就是说Ⅰ期开颅手术去骨瓣/片、Ⅱ期开颅颅骨修补成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面外科技术、不全裁剪及全程无钳夹缝合等技术在腹腔镜肾盂成形(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中治疗UPJO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对37例患者由同一位医师完成的LP治疗的临床资料,中采用层面外科分离显露技术,不全斜形离断方法裁剪肾盂输尿管狭窄段,完成最低点的第一针缝合后,离断狭窄段组织作为牵引段,全程采用细针无钳夹缝合。手术治疗成功标准为:疼痛症状消失、肾积水减轻,肾功能好转或稳定在一定水平。结果3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范围90~416 min,手术时间(228.28±69.86)min;中失血量范围15~300 ml,中失血量(60.14±58.39)ml;术后住院时间范围4~23 d,术后住院时间(9.41±4.36)d;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随访34个月;1例患者拔除双J管后反复出现腰部疼痛,予重新留置双J管后症状缓解,手术成功率97.3%(36/37)。结论层面外科技术、不全裁剪及全程无钳夹缝合等技术在腹腔镜肾盂成形中治疗UPJO操作稳定、安全可行、成功率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技术改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简介:经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是近年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方法,但存在矫正度数丢失,内固定松动、折断等问题。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3月应用脊柱三维复位固定系统(AF)系统加经伤椎椎弓根植入不同材料的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术 临床应用 治疗 复位固定系统 节段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成形(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43例行LP治疗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7例,女36例;年龄<12月龄46例,≥12月龄197例;体重<10 kg者55例,≥10 kg者188例;梗阻部位位于左侧206例,右侧37例。按术后有无并发症,将患儿分为并发症组(34例)和非并发症组(209例)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模型预测小儿LP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同时对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34/243)。按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级:Ⅰ级12例(4.9%),Ⅱ级4例(1.6%),Ⅲa级9例(3.7%),Ⅲb级9例(3.7%)。Ⅰ级12例术后引流量较多,延迟拔除引流管。Ⅱ级4例术后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给予头孢类药物治疗。Ⅲa级9例中,5例拔除引流管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部及泌尿系统彩色超声检查提示有腹腔积液及肾周积液,予行超声引导下腹部及肾盂穿刺置管;2例引流管未拔除期间出现腹痛,考虑引流管引流不畅,给予超声引导下调整引流管位置后症状缓解;2例拔除D-J管后出现腹腔积液,给予肾盂造瘘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Ⅲb级9例中,6例术后复查确诊为再梗阻,再次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拔除D-J管时,进入膀胱镜发现输尿管末端水肿,D-J管未进入膀胱内,更换新D-J管,6周后再次返院拔除D-J管;1例术后肠管经原引流管位置膨出,紧急行全身麻醉下肠管还纳。并发症组术前分肾功能<40%者占65.4%(17/26),≥40%者占34.6%(9/26);非并发症组分肾功能<40%者占73.6%(103/140),≥40%者占26.4%(37/140),两组术前分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0,P<0.001)。并发症组中有吻合口张力者占50.0%(17/34),无吻合口张力者占50.0%(17/34);非并发症组有吻合口张力者占20.6%(43/209),无吻合口张力者占79.4%(166/2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1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肾功能(OR=5.17,95%CI:1.88~14.21)和吻合口张力(OR=14.34,95%CI:4.74~43.41)是LP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两个指标预测LP术后并发症对应的AUC分别为0.70和0.72,二者联合的AUC为0.81。结论LP治疗UPJO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高。吻合口张力、术前分肾功能是LP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肾积水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3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在X线机监视下经椎弓根行椎体穿刺,用特制骨水泥注射器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3-6ml不等。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并能加固椎体,增加病变椎体的抗压缩及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椎体塌陷,从而避免长期卧床。结论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好,预后良好,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止痛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乳腺良胜疾病的乳房下垂及乳房肥大症患者应用乳房缩小成形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48例487侧乳房采用带蒂真皮瓣法施行乳房缩小成形,主要是切除足量的乳腺组织及其病变区,同时将乳头乳晕移至胸部适宜位置上,建立正常外观的乳房。结果248例乳房缩小成形切除的乳房组织量在1352—1840g之间。除开展初始有21例乳头小部分坏死脱落,9例积血致皮肤小面积感染而延迟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良好、感觉恢复、乳房外形满意。美容效果总优良率达96.4%(239/248)。结论带蒂真皮瓣乳房缩小成形操作简便,术后乳房外形满意,远期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房下垂 乳房肥大 带蒂真皮瓣法 缩小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0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三年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应用药物治疗,研究组100例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随访三年对比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狭窄程度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狭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三年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卒中再发率以及狭窄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脑灌注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年的脑灌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ADL评分、NIHS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3年的ADL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狭窄患者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狭窄程度以及脑灌注情况,同时长期效果安全可靠。

  • 标签: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药物治疗 脑灌注 再狭窄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单侧椎弓根穿刺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例压缩椎体80个,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疼痛程度。结果术前VAS评分为(8.8±1.5)分,术后24小时为(1.8±1.2)分,随访一年为(1.9±1.3)分。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显著。

  • 标签: 单侧椎弓根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重症哮喘的医疗负担巨大,目前不断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应用于重症哮喘的临床。支气管热成形(BT)是一种经支气管镜治疗重症哮喘的非药物方法,用于经过最佳的药物治疗但仍有症状的哮喘患者,2010年批准应用于临床。临床试验结果表明,BT在减少哮喘严重急性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急诊就医等方面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如何选择适宜的患者以及选择BT的时机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目前,大量的生物靶向药物(抗IgE单抗、抗IL-5/IL-5R和IL-4R单抗)应用于临床,它们都有相对明确的对应表型。而BT的局限性就是难以预测临床反应者,临床上不能判定哪些患者对BT可以更好地获益。因此,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BT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哪种表型更加适合BT,哪些生物标志物可以提示患者对BT能够临床获益。

  • 标签: 哮喘 重症哮喘 支气管热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1年9月应用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32例。结果术后病人即感觉疼痛减轻,1~2天疼痛消失,3~5天下床。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一种微创,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后,都获取了成功,其术后的疼痛状况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期间,予以患者全方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以及护理的质量,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转移性脊椎瘤疼痛治疗有效方法。方法29例转移性溶骨性脊椎瘤分为PVP研究组和放疗组,研究组13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放疗组16例行放射治疗,治疗后追踪评价48h、1周、2周、1个月镇痛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PVP组有效率84.61%(11/13),放疗组为0,2-4周PVP组有效率92.31%(12/13),对照组有效率62.50%(10/16)。结论PVP治疗转移性溶骨性脊镇痛见效快,止痛有效时间长,近期疗效优于放射治疗。

  • 标签: 骨肿瘤 栓塞 治疗性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疗法。方法对2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施行尿道外口成形,延长尿道口阴道口间距。结果20例患者全部随访,治愈率100%。结论尿道外口成形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女性尿道综合征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