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十五”期间将新建、改建和扩建大型博物42座,面对这一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如何建设一座令博物界、建筑界和观众都满意的博物,是博物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博物建设规划设计是建设好博物的前提和基础,建设未动,规划设计应先行。

  • 标签: 中国 博物馆建设 建筑设计 历史文化 文化内涵
  • 简介:周末,电视看够了,电脑玩厌了,去哪里玩好呢?伙伴杰克建议,去科学与工业博物逛逛吧,听老师说,这座美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现代科技,很值得一看。于是,我们乘着公交车,前往芝加哥市南郊的约翰逊公园。

  • 标签: 博物馆 工业 科学 美国历史 芝加哥市 科技馆
  • 简介:此文目的在于为博物一词下切实可行的法定定义,所谓“切实可行的法定定义”是指法院能依此来判定何为博物的简明扼要的定义。显而易见,人们对这种定义是需要的,譬如,美国国内税收局条例批准博物为免税单位,却没有给博物下过定义。美国许多州和大都市为博物提供资金一事都有明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现代博物馆 展览区 公众利益 斯干 博物馆学
  • 简介: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博乐乐,刚才和大家一起游览了众多遗址,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别看我年纪和你们差不多,我可是个资深的博物爱好者,知道好多和博物有关的小知识。以后我博乐乐就是大家的义务讲解员,我将带领你们走进每一家博物,去发现藏品中承载的珍贵记忆。走进博物时,不仅仅要带着发现奇妙的双眼、感受魅力的内心,更要有一份对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对他人的尊重,而这份尊重的体现便是遵守博物参观的礼仪。进入博物参观到底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 标签: 博物馆 礼仪 爱好者 讲解员 尊重 知识
  • 作者: 杜开元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9-19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9期
  • 机构:OnAttractionDegreeofGeologicalMuseum杜开元淤于DUKai-yuan曰张忠慧淤盂ZHANGZhong-hui曰张媛于ZHANGYuan(淤河南省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郑州450000;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调查院,郑州450000;盂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450000)(淤HenanShanshuiGeologicalTourismResourcesDevelopmentCo.,Ltd.,Zhengzhou450000,China;于No.2InstituteofGeological&MineralResourcesSurveyofHenan,Zhengzhou450000,China;盂HenanInstituteofGeologicalSurvey,Zhengzhou450000,China)
  • 简介:<正>随着我国博物事业的发展,博物的人才问题便突出的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好的博物既应是珍贵文物和标本的集合地,也应是人才的聚汇场所,好的藏品如果没有人才去整理、鉴别、陈列、研究、宣传,那么,这个博物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里我丝毫没有贬低藏品在构成博物诸因素中的作用,而是要特别提醒人们,应该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重视人才是发展博物事业的关键.

  • 标签: 博物馆事业发展 人才问题 散论 对博 藏品 文物鉴定
  • 简介:近来,一些大学在讨论如何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问题.由此,我们想到是否应该建设研究型博物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如何与之相适应并求得发展?在小康社会面前,博物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吸收外国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如何构建我们自己有中国特色的博物理论体系?诸如此类问题,我们都要悉心研究,并给予回答.因此,在该不该建设研究型博物的问题上,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回答.

  • 标签: 研究型博物馆 市场经济 观众研究 文化研究
  • 简介:全球化为博物事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新科技的运用与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趋势。博物与新科技的结合虽然包括了较早发展的数字化典藏库、远程教学、多媒体的展示及光碟的制作等,但是最具影响博物发展的关键因素仍是全球资讯网络。电子工艺与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创造出电子时代的空间与社会形式,改变知识与权利的性质,重塑理性与经验的关系,解构学习与娱乐之间的明确界限、揭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系、各类型的组织、意向迥异的团体,不但受资讯科技制约,也以其既有的、特有的存在,来定义、诠释与操弄这项科技。全球资讯网络不仅颠覆了博物陈旧的管理和传播的模式,而且亦是博物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 标签: 虚拟博物馆 网络时代 博物馆发展 全球化 全球资讯网 新科技
  • 简介:  近30年来,世界博物的数量显著增加,博物在社会上的传统地位出现了新的转机.  博物在60年代末走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业内人士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增强博物的吸引力,以挽回它在公众教育方面失去的观众.50多年来,各国新建博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量超过了目前全世界现有25000座博物的一半.博物的主旨思想也在经历着巨大转变,展览内容千变万化,异彩纷呈.……

  • 标签: 新世纪博物馆 走向新世纪
  • 简介:博物(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是2013g的“5.18国际博物日”主题,这个主题是在总结,也是一种预见。这样的主题让我在接触了博物十余年后重新回到了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博物事业的环境。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事业环境 随想 博物馆事业 社会变革 创造力
  • 简介:建一座博物以一部文学作品为主题是个不错的主意。真有这么一座博物出现了,它在青岛,叫“青岛骆驼祥子博物”。

  • 标签: 骆驼祥子 博物馆 文学作品 青岛 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