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1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因肝静脉-门静脉瘘出现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的诊断过程及经皮经肝门静脉-肝静脉瘘栓塞术的疗效,通过回顾加深了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及血管介入治疗在该领域的作用。

  • 标签: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肝静脉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期间使用血管扩张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n=68)和对比组(n=68),对比组使用盐酸拉贝洛尔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治疗方法为在对比组基础上增加使用血管扩张剂硝苯地平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比组治疗总有效率80.88%,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5%,明显低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23.53%,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血管扩张剂的使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同时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性,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血管扩张剂 治疗效果 分娩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术后定期扩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尿道狭窄术后扩张的患者,分为A组(采取超滑导丝联合肾筋膜扩张器治疗)和B组(采取尿道金属探条扩张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差异。结果两组尿道扩张后即刻自由尿流率、尿痛改善情况、血尿发生率及假道形成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超滑导丝联合肾筋膜扩张器在尿道狭窄术后定期扩张治疗中疗效肯定。

  • 标签: 尿道 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肺癌与其它实体瘤一样,其发生、发展和转移均依赖于血管生成,当肿瘤直径达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启动“血管生成开关”,促进新的血管生成,以保证肿瘤生长的血供需要。肺癌血管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多种正性和负性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因此,抑制血管生成过程中关键步骤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切断肿瘤的营养来源和迁移通道,已成为近年来癌症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近年来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肺癌 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脉管异常疾病的命名和分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混乱状态,不精确的术语严重干扰了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病因的理解、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的判断。本文将从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加深临床医师脉管畸形的认识,对做出适宜的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血管瘤 血管畸形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选患者分成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咯血停止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给与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咯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咯血 纤维支气管镜 护理应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式支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病后24 h内接受急诊血管内再通并同期行球囊扩张式支架成形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16例患者资料。观察术后血管内治疗的开通率、操作相关并发症、围手术期症状性出血、术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和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16例患者中,4例行直接球囊扩张式支架成形治疗,12例行补救性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基底动脉(BA)4例,椎动脉颅内段8例,椎动脉起始部4例。15例患者获得完全或部分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级),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为79.0(72.3,109.3)min。1例患者术中出现栓子远端逃逸。2例术后48 h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8例患者术后1周NIHSS评分较入院改善≥4分。9例预后良好(术后3个月mRS评分0~3分),4例死亡。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选择性急诊行球囊扩张式支架成形治疗是可行且安全的。

  • 标签: 椎动脉 基底动脉 卒中 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 血管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管内超声是在介入技术基础上开展的一项实时血管内成像技术,可展现血管的截面图像,分辨管壁的结构、识别斑块、动脉夹层等。血管内超声可以实现虚拟组织学成像、彩色血流成像、三维重建等成像效果,不仅可以对斑块进行定性分析,还可以对斑块成分进行定量。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血管内超声可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实现更精确的管径测量,优化支架的类型选择及植入定位,评估支架植入的满意度,减少及预防支架的并发症,在脑血管介入领域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 标签: 血管内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 血管内介入
  • 简介:4例为中央动脉阻塞合并中央静脉阻塞,有明确医源性病史诱发的9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进行了荧光血管造影,FFA表现为早期中央动脉静脉充盈迟缓

  • 标签: 医源性眼部 眼部血管 荧光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8月,通过回顾性分析在该段时间内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入组成员,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使用MRA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诊断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对最终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检出率更高的一个诊断方式为MRA(P<0.05)。结论:相较于多层螺旋CT进行疾病诊断,在使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下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多层螺旋CT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6月份到2020年10月份时间内我院就诊1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盲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患者,采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对照组80例患者,采取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记录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88.7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x2=14.9648,P=0.0001)组间比较差异(P<0.05)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效果理想,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脑血管疾病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小儿包茎气囊扩张术护理追踪 ,包皮局部伴随水肿患儿的换药 ,478例术后患儿疗效分析 

  • 标签: 包茎气囊 小儿包茎 扩张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经验,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干预对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患者护理干预以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和患者的焦虑状态均有所缓解,对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患者满意度普遍偏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满意度为100%,6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均满意,患者在三周以内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时候,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临床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由于破坏支气管管壁,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咯血分小量、中量和大量,而咯血不论其小、中、大咯血,甚至几口血因患者无力咯出也会导致窒息。咯血窒息主要为血液不及时咯出或血块阻塞呼吸道时可因窒息迅速致死。死亡率极高,一旦发生窒息,必需及时吸出血液或血块,解除呼吸道阻塞,才能挽救病人生命。我们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大咯血 内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