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协整检验发现:我国城市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是城市化和能源消费的原因,城市化也是构成能源消费的原因,而城市化和能源消费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不显著;进一步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可变参数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弹性系数在0.3326~2.0167之间,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在0.7413~1.5429之间,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城市化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状态空间模型
  • 简介: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同时考虑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中国式分权视角,对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现象进行解释。理论分析表明,在由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相互嵌入构成的中国式分权激励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改善政绩,具有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动机。利用2000年~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式分权下的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空间城市化的程度就越严重。因此,为了实现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同步协调发展,中国需要对现行财税制度和地方政府治理机制进行相应改革。

  • 标签: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中国式分权
  • 简介:洽洽、真心、大好大、恒康……当我们历数这些近几年表现异彩纷呈的炒货品牌时,我们才意识到炒货行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散装瓜子的一统天下到傻子的崛起,从洽洽的横空出世到众品牌的分庭抗礼,炒货行业逐步走向成熟,成为食品行业中一颗耀眼的新生力量。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炒货 食品工业 秘书长 家乐福 坚果
  • 简介:本文在研究商业圈的基本概念、总结中小城市商业圈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小城市商业圈的形成机制及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并对章丘市的商业圈进行实例研究。

  • 标签: 商业圈 形成机制 空间结构 章丘市
  • 简介:<正>自1996年5月1日首次降息以来央行已连续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表明了政府积极扩大内需,防止经济继续下(?),确保8%经济增长目标的信心和决心。第五次降息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人们对连续降(?)尤其是第五次降息效应的判断产生了较大(?)分歧,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货币(?)策对刺激经济回升作用有限。因此,应该(?)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力度。对此我们没(?)任何疑义,但不能因此得出货币政策有限(?)至无效的结论。如果没有年初以来强力度(?)币政策启动,在如此众多的内忧外患面前中国经济可能会下滑得更严重,面临的困难(?)更大。

  • 标签: 利率下调 物价水平 种种迹象表明 商业银行 经济增长目标 货币政策
  • 简介:基于高铁建设背景,利用2003年-2015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关联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网络密度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其空间结构朝着多中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增强。多期DID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这一政策因素有效提升了大湾区城市群的空间经济关联水平,并且人均收入、市场内部潜力和信息条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大湾区—周边层面来看,高铁开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空间经济关联的影响要大于对周边地区城市的影响。高铁建设对大湾区沿线城市的影响时滞约1年,其时间效应呈现动态变化特征。

  • 标签: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 高铁建设 空间经济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多期DID模型
  • 简介: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准确评估关系到债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债务限额的合理分配,而在地方债务分类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之后,边切需要进行相应的分类评估.本文利用熵值法,量化评估了我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的偿债能力以及2014年的一般和专项债务偿债能力,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东部省份的偿债能力相对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同时省份之间的差别,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一般债务要略高于专项债务,并且后者在省份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要关注重点区域,更加重视预警和管控专项债务风险,同时促进债务分布的空间均衡.

  • 标签: 地方债务 偿债能力 熵值法 空间格局
  • 简介:摘要:数字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而生的科学技术,在其不断发展中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生活。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大部分产业运营的正常秩序,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为探究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相应纾困之策,本研究选取餐饮业、教育业、旅游业为代表进行线上线下“双模式”调研,从产业链中的空间链、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四个链条出发,探究了疫情对产业链重构的短期效果及长效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疫情对产业的冲击促进了产业链的重构;第二,数字技术的应用在疫情期间可一定程度地缓解疫情带给产业的冲击;第三,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疫情后产业链重构。尔后结合对松鼠AI·智适应教育机构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数字技术在完善相关企业的可取建议。本研究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重构产业链的纾困之策提供经验启示。

  • 标签: 数字技术 产业链 产业链重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利用2003—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通过LM检验选定2003—2012年所适用的模型,分析十年间我国金融业发展对城镇化作用的演变情况。实证结果显示,十年间金融业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呈现出不显著—增高—不显著—降低—增高的演变趋势。整体上看金融业发展对城镇化是有正向促进作用的,且在长期上该作用是逐渐增大的。但这一作用易受宏观经济波动和宏观政策调整等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短暂的不显著。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应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产业发展、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三个方面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强化金融业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金融业发展 城镇化 城镇产业发展
  • 简介: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科学建立实践与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培养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以赛代练、以赛代教的角度分析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综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建设的内容,以“比赛带动教学”的模式为研究切入点,以课程公共空间设计为例,将赛前实践训练与专业理论的学习相结合分别对设计概念及设计思想的学习、设计案例和相关参赛优秀作品的探索与分析、将理论带入课程实践训练三个阶段进行阐述和分析评价,对“以赛代练、以赛代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发展和实施提出建议。

  • 标签: 以赛代练 以赛代教 公共空间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经历快速城镇化的阶段,运输方式及产业的衰落导致存在很多废弃的港口码头以及城市滨水空间。滨水地区是承载着人类生活、交往、出行等系列活动的场所,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场所。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通过滨水复兴重新建立起人与水的紧密关系,恢复临水地区公共活力,提升城市的高品质发展。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面临着“增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向“存量挖掘”的集约式发展转型。河道环境作为城市重要环境的一部分,被称作是“城市动脉”,滨水空间建设不仅可以保障城市建设环境,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景物参观点,还可以使忙碌中的居民亲近大自然,使城市居民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城市滨水空间的问题切入,重点论述了新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治理的有效策略,最终希望能为当前的城市滨水空间的改造贡献一份力量。

  • 标签: 城市 河流 滨水空间 治理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