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模型,研究CD137在小鼠脾脏CD4+T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易感动物C57BL/6小鼠,在第1天和第7天分别以新鲜制备的S-100肝抗原0.5ml与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予腹腔注射,4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T细胞上CD137的表达,ELISA实验检测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的浓度。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可见抗核抗体,肝组织学可见汇管区和肝实质界面的炎症。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活化前后模型组小鼠CD4+T细胞上CD137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LISA实验结果示活化前后模型组T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脾脏CD4+T细胞上CD137高表达,且与促炎因子IL-17的产生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CD137 T 细胞
  • 简介:2012年下半年以来,禽流感H5N1疫苗的毒株替换为H5N1(Re-4株+Re-6株)。为了解该疫苗在生产应用中抗体变化情况,以期更好地为实际生产服务,对固始县的3个蛋鸡场72.2个鹅场进行跟踪调查及实验室监测。

  • 标签: 禽流感 H5N1 灭活苗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市密云县2009~2011年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减少动物致伤的发生和预防狂犬病提供参考。方法对密云县2009~2011年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患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密云县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共接待患者15517例,暴露前免疫仅占0.41%。15496例暴露后免疫患者中,男女性别比1.27:1;以40岁~和50岁~组人群为主;工人、农民占58.95%;5—8月份暴露者占47.96%;暴露部位以下肢最多,占51.92%;城区、城乡接合部、山区狂犬病暴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44,P〈0.05),山区暴露率最低;致伤动物中犬占91.15%和48.73%为家养,有免疫史的占13.88%;暴露后当天就诊者占82.45%,BI级伤口中使用被动免疫制剂者占59.80%。结论应加强狂犬病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暴露前预防接种和暴露后伤口及时处理及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加强犬、猫等动物的管理,提高动物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宠物犬的管理。

  • 标签: 狂犬病 流行病学 密云县
  • 简介: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70例重症肌无力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明显缓解时间(6.55±1.35)d以及总住院天数(17.15±3.65)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肌无力症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激素 丙种球蛋白 重症肌无力 临床疗效
  • 简介:以往研究采用两种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STRO-1,检测牙髓组织中具有问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细胞。本研究目的是研究成人正常牙髓和牙髓损伤愈合期间α—SMA和STR0—1的表达谱特征。健康牙髓通过机械暴露后,采用MTA或者氢氧化钙盖髓,从而在暴露的牙髓表面诱导

  • 标签: 干细胞标记物 Α-SMA 人牙髓 免疫组化分析 损伤愈合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简介:殷明德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荣获"德技双馨金陵大医——南京医学终身荣誉奖"。历任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会委员、江苏省耳鼻喉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红十字会专家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终身教授等职。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年,

  • 标签: 微生物学 免疫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学会 中华 殷明
  • 简介:目的同时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体内25(OH)D3水平,分析两者结果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50例住院患者,对同-血清样本分别用LC-MS/MS法和ELISA法测定25(OH)D3水平,同时用LC-MS/MS法测定25(OH)D2的水平。结果LC-MS/MS法测定的维生素D3的均数为14.99±6.51ng/mL,酶联免疫法测定的均数为20.91±9.70ng/mL,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25(P〈0.01),线性相关方程为维生素D3(LC-MS/MS法)=4.829+0.486×维生素D3(ELISA法)。LC-MS/MS法组25(OH)D3浓度高于20ng/mL的比例17%,酶联免疫法组为52%,LC-MS/MS法组的25(OH)D2和25(OH)D3总浓度高于20ng/mL的为24%。25(OH)D2占25(OH)D总量的8.4%。结论LC—MS/MS法测定的维生素D3的数值明显低于ELISA法,两者正相关性较高,可经方程互换。酶联免疫法低估了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检测25(OH)D3的同时需测定25(OH)D2浓度。

  • 标签: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MS) 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25(OH)D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红蛋白法及转铁蛋白法在对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检测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和90%。结论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大便潜血 免疫法 血红蛋白法 转铁蛋白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在累及神经系统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疗效观察,探讨影响其疗效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相关因素。方法以2012年3~11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并经IVIG治疗的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从病原菌(Ev71/Cox16/其他肠道病毒组)、炎性指标、脑脊液检查及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汇总,比较IVIG疗效的差异,通过x2检验进行疗效与实验室检查相关性分析。结果85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55例,女30例;<3岁69例(81.1%)。治疗和预后有效,70例,住院7天内出院,治愈;效果不理想15例,其中有1例家长放弃而死亡(住院5天余),1例经3月康复治疗仍有肢体活动受限,余13例在出院3月内均已恢复。x2检验分析显示,IVIG疗效与病原菌具有相关性(x2=6.37,P<0.05),与病儿的炎性指标高低、脑脊液异常及免疫功能低下无关。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致的疗效不佳率的95%CI(0%,15%);99%CI(0%,20%);Ev71/Cox16感染致的效不佳率的95%CI(14.87%,38.98%);99%CI(11.05%,42.79%)。结论IVIG疗效与致病菌有关,除Ev71/Cox16外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致神经系统受累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IVIG疗效较佳。

  • 标签: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损害 儿童 治疗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