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猪腹壁切口疝模型中应用菌液污染的方式制备感染型腹壁切口疝模型的可行性和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的新型复合补片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的能力。方法入组60只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20例),采用切除部分腹壁肌肉的方式制备腹壁切口疝模型,后用大肠埃希菌肠液局部污染诱导产生感染病灶,形成感染窦道后,行清创手术后分别以聚丙烯-脱细胞基质材料复合补片(实验组)、单纯聚丙烯补片(对照组Ⅰ)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对照组Ⅱ)进行置入操作,术后1-12个月观察补片感染情况并取补片及周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χ2检验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证实各组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能力的差异。结果术后观察期内实验组有1只猪出现补片感染,而对照组Ⅰ有8只猪出现补片感染,对照组Ⅱ有11只猪出现补片感染,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3),实验组与对照组Ⅰ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8),实验组与对照组Ⅱ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2),病理检查示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材料的补片易于成纤维细胞的长入及新生血管的生成,感染补片细菌培养结果证实为大肠埃希菌。结论在细菌感染的环境下,相较于单纯聚丙烯补片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材料的补片耐受感染能力更强,单纯聚丙烯补片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耐受感染能力无明显差别,其内在的机制可能与组织易于长入及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 标签: 感染 腹壁 复合补片
  • 简介:背景:目前临床常用的脊柱修复重建假体由于其具有材质刚度较大且与相邻终板接触面积太小等缺点,易产生应力遮挡,导致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局部骨质吸收等问题的发生.随着固定时间的不断延长,内固定易出现疲劳性断裂,导致内固定失败.目的:利用Mimics软件测量腰椎的CT扫描数据设计二段可调式新型人工假体.方法:选取60例中青年男性住院患者腰椎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骨骼轮廓提取划分,分别测量记录L1-3椎体高度及上下终板横径、矢状径、矢状面凹陷角及冠状面凹陷角等指标,依照所测数据设计高度可调且两端接触面与相邻椎体终板相贴合的新型人工假体.结果与结论:①利用Mimics软件精确划分提取了所有病例资料的L1-3椎体数据.经过测量分析,L1-3椎体高度,上下终板矢状径及矢状面凹陷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1-3椎体上终板横径均小于同椎体下终板(P〈0.05),冠状面凹陷角差异明显(P〈0.05);②根据所测椎体高度及终板矢状径、矢状面凹陷角等数据结果设计出高度可调新型人工假体.该假体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为基础,由顶盖和底座两部分相互嵌套组成,术中可通过底座侧孔注入骨水泥实现假体高度调节.该假体两端接触面与相邻终板紧密贴合、足够的接触面积能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促进假体与终板的骨质愈合;③结果说明,试验利用Mimics软件测量腰椎的CT扫描数据设计二段可调式新型人工假体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 标签: 椎体高度 终板形态学 解剖学 CT扫描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
  • 简介: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新型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分析其性能,并观察其修复比格犬股骨干骨缺损的能力.方法随机抽取6月龄雄性比格犬1只,截去右下肢股骨中段全层15mm制成骨缺损模型后,放入动物专用MicroCT进行容积扫描,完成数据采集、转化及后期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CeraFab7500光固化3D打印机中.根据设定参数启动打印程序,形成复合光敏树脂初胚,并对其进一步脱脂烧结,然后采用浸涂法制备HA/ZrO2梯度复合材料.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RD)和生物力学实验分析HA/ZrO2梯度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对体外细胞增殖和毒性的影响.将16只比格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4只.A组:截取犬股骨中段15mm后,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C组、D组分别截去股骨中段15、25、35mm制成骨缺损模型,然后分别植入相应规格的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术后第2、4、8、12周拍摄术肢股骨正侧位X片,观察植入材料与自身骨结合情况及周围骨痂生长情况.术后12周处死实验动物,截取整段股骨,大体观察标本植入材料与周围骨生长状况;行MicroCT扫描,测定新生骨量,并对新生骨进行3D图像重建;对股骨标本进行极限抗压实验,测量极限抗压强度.结果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扫描电镜显示表面光滑,结构均匀,断口表面层均匀过渡结合,没有明显界限,相互之间冶金结合,结构稳定.XRD分析显示HA及ZrO2峰形明显、结晶程度较好、粉体纯度高.抗压试验显示极限抗压强度为(43.37±2.31)MPa.MTT试验显示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实验动物术后X线片显示:A组术后形成骨不连;B组有连续性骨痂通过,人工假体与宿主骨之间的界线消失;C组术后第2、4、8周连续性骨痂及新生骨长入速度�

  • 标签: 组织工程 羟基磷灰石类 三维打印技术 梯度复合材料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Ⅱ期股骨头坏死采用关节镜辅助,并且采用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2例创伤性、酒精性、激素性、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致病的诱因和ARCO标准可以分为Ⅱa期、Ⅱb期、Ⅱc期。对比不同分期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Ⅱa期患者的术后改善率为91.67%,Ⅱb期患者的术后改善率为73.91%,Ⅱc期患者的术后改善率为%。本次选取的所有患者术后改善率为40.00%。Ⅱa期和Ⅱb期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Ⅱc期,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期股骨头坏死采用关节镜辅助,并且采用髓芯减压植入复合自体骨髓的骨诱导材料联合钛棒支撑,Ⅱa期和Ⅱb期的改善效果均比较良好,Ⅱc期的改善当中需要格外慎重。该方法能够为临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开辟更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髓芯减压植入 股骨头坏死
  • 简介:背景:近年来我国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也日渐上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国家对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大力投入。目的目的:分析中国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研究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资助情况和SCI论文发表情况,探讨该领域的科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方法:统计分析2010-2017年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获得NSFC资助的情况;基于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该领域SCI论文发表情况。结果结果:2010-2017年,运动系统(申请代码:H06)获得NSFC资助项目共计1879项,其中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获资助383项。按照材料组成和性质分类统计,生物医用复合材料与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所获资助比例较大,分别占80.16%和15.40%;按照材料用途分类统计,骨修复材料的历年资助比例始终占居首位,8年资助总占比35.77%,其次是软骨修复材料,占17.75%。2010年起,我国科研机构在该领域发表SCI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排名稳居第二位,并于2016年首次攀升至第一名。NSFC资助该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数量也逐年攀升,并始终占据我国资助机构排名榜首,尤其是2013年以来,NSFC资助该领域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均超过中国论文总数的一半以上。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的不断增加,科学基金已成为该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支撑之一。结论结论:得益于NSFC对运动系统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已经在国际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过于集中,研究成果的产品转化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

  •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 运动系统 生物医用材料 SCI论文
  • 简介: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双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羟基磷灰石复合二氧化锆(HA/ZrO2)生物材料的新型组织工程骨,并观察该组织工程骨在体外的成骨能力。方法采用有机泡沫作为模版,干铺烧制法制备新型的蜂窝状HA/ZrO2梯度生物材料,电镜观察新型生物材料的表面特性,生物力学试验机检测其力学性能。采取1岁龄健康beagle犬骨髓分离原代BMSCs进行培养,建立双基因修饰的BMSCs复合蜂窝状HA/ZrO2梯度生物材料的共培养体,构建新型组织工程骨。实验分为4组:未转染组,只转染BMP-2(BMP-2组)和VEGF165(VEGF165组)单一目的基因的BMSCs,以及转染BMP-2、VEGF165共基因慢病毒的BMSCs组(BMP-2+VEGF165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成骨细胞特异性蛋白骨Ⅰ型胶原及骨钙素的分泌。结果新型材料电镜下其表面整体呈多孔状,孔径125~550μm,各孔之间存在缝隙联结;其平均抗弯强度为812.25MPa,最高可达987.12MPa;共培养体建立后扫描电镜观察转染后的BMSCs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状况良好,双基因联合转染组细胞分泌基质旺盛;BMP-2+VEGF165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F=1029.398,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不同阶段发现成骨细胞早晚期分泌的骨Ⅰ型胶原及骨钙素特异性蛋白。结论新型的蜂窝状HA/ZrO2梯度生物材料是一种合适种子细胞生长的支架材料,并且其力学满足人体四肢承重骨的需要;VEGF165、BMP-2双基因转染BMSCs后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其在体外的成骨分化。

  • 标签: 组织工程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基因 修饰
  • 简介:由中国体视学学会主办、中国体视学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和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五届"蔡司·金相学会杯"高校大学生金相大赛暨第三届"莱州华银·金相学会杯"高校大学生材料综合技能大赛定于2017年7月22~25日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现发布第三轮会议通知,以明确赛事相关的各项重要信息,内容如下。1.比赛时间:2017年7月22~25日,其中22日熟悉赛场,23日报到和举行开幕式,24~25日比赛。2.报到地点: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大厅3.

  • 标签: 金相学 南京理工大学 会议通知 中国体视学学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报到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