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肺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择2022.5~2023.5我科收治的接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108例肺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样本。结合患者干预方式差异性,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量表得分。结果: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分数为(56.25±2.51)分、(57.51±2.57)分。实验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分数为(57.15±2.69)分、(58.63±2.64)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分数为(41.25±2.15)分、(40.26±2.69)分。实验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分数为(30.25±2.17)分、(31.26±2.48)分。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SAS以及SDS分数更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实验组患者呕吐2例、恶心3例、失眠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96%;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呕吐1例、恶心1例、失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肺恶性肿瘤患者来讲,为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内心不良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肺恶性肿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2022年2月-2022年7月就诊于我全科门诊的135例高血压患者。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评估,按评估结果分为高依从组51例、低依从组84例。对比两组的相关资料。结果:两组年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经济状况及健康知识水平存在差异(P0.05)。结论:年龄、饮食习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健康知识水平是影响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根据相关影响因素我们进行针对性的、可干预的方式来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键。

  • 标签: 农村社区 高血压患者 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冠脉冠脉CTA检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1年-2022年我院收治的冠脉冠脉CTA检查患者3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5例与观察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脉冠脉CTA检查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科护理对老年病护理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90例,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6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份,研究时间为期一年,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45例,甲组常规护理,乙组全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更佳,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病患者提供全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科护理 老年病 护理能力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意义。方法:收集24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年龄均在60岁以上,通过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参照组120例,实验组120例,后者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比较指标有血压值与治疗依从度。结果:实验组血压改变幅度更大,护理后组间舒张压与收缩压经分析后得到P<0.05。实验组各项治疗依从度均高于参照组,经分析后得到P<0.05。结论: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使其能够依从与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应当对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护理 健康教育模式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析对 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应用术中体位护理措施后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 7 .0 3 -201 8 .0 3 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60 例甲状腺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他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3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甲状腺术前体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行甲状腺手术前给予术前体位训练的同时在术中给予体位保护措施,分析评价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头痛状况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状况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护理甲状腺手术患者时,给予术前体位训练及 术中体位保护措施 ,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手术后的头痛发生率;有效的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有效的缩短了患者手术的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治疗的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对疾病的治疗树立信心,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 标签: 甲状腺 术中体位护理 围手术期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临床治疗、医疗护理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的需要解决。肿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患者的心理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类患者的紧张、恐惧之感,也可以促进患者的治愈。因此,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多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影响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 标签: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 心理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甲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甲亢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常识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常规护理)和心理组(n=30,心理干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组患者护理后SAS、SDS、SF-36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甲亢 心理干预护理 SAS S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辅助生殖技术中心进行助孕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模式和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再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然后观察两组接受不同护理方式患者的助孕结局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经相应的护理服务后,治疗组患者的妊娠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8.70%vs41.2%,79.1%vs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辅助生殖技术的助孕结局并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 201 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 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预后分为治愈组 181 例和非治愈组 19 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高龄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延误诊治、有合并症、中重度肺结核是影响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 < 0 . 05) 。结论影响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只有采取积极

  • 标签: 老年 肺结核 预后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睡眠障碍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后,建立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睡眠障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组各项睡眠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满意率(95.00%)高于(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针对患者睡眠质量问题,落实睡眠障碍护理,可提升其睡眠和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程度。

  • 标签: 睡眠障碍护理 神经内科 老年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对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与康复的影响 ,而进行护理方式的选择与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折病人 100例进行对比观察,擢选其中半数患者 50例归为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其余半数患者 50例归为观察组,施行常规护理 +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估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等各项指标);对比 Fugl-Meyer评定量表下的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各项身体康复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 FMA评分中,以Ⅰ为最轻微障碍,以此类推,有 26例患者运动障碍比较轻微,对照组 19例患者运动障碍轻微,其余轻中度、中度、重度运动障碍的患者例数均多于观察组, P<0.05。结论:骨折病人术后可通过合理的功能训练而加快康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术后功能锻炼,可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能力,并提高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折病人 术后 功能锻炼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小板分布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其给血小板计数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年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血常规检验并出现血小板分布异常的40例患者,分析其基本资料,总结导致其出现异常的具体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质控方案。结果导致血小板分布出现异常的原因有抗凝剂依赖、小红细胞误导、PLT体积增加、采血因素、乳糜血误导。为患者采取质控措施后,其纠正值和实施措施之前的测定值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检测应针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严格质量控制,以保证血小板计数的准确。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分布 异常原因 质控措施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 后 对检验结果 所 产生的影响 。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到 2019 年 12 月到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 80 例受检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抽血,给其中 40 例受检者实施常规检测处理,并设为对照组;给另外 40 例受检者实施溶血检测,并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AST 、 ALT 、 TBil 明显较高、 GIu 水平明显较低 ( P > 0.05 ) 。 结论:在检测过程中,相关指标会受标本溶血的影响,容易导致检验出现误差,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检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