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2型糖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妊娠糖尿发病率在我国也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因此,对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和妊娠糖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是必要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妊娠高血糖(HIP)是最常见的病理产科疾病。但无论是HIP分类还是妊娠糖尿(GDM)诊断,目前全球均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支持国际糖尿合并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作为全球统一标准诊断GDM,也支持HIP分为孕前糖尿妊娠高血糖、GDM及孕前或孕后糖尿前期四大类,以细化临床管理。

  • 标签: 高血糖症 糖尿病 妊娠期
  • 作者: 李俊娴 刘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14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重中之重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3
  • 简介:摘要妊娠糖尿(GDM)是妊娠妇女在孕期出现的葡萄糖不耐受,会对母子造成不良结果。目前GDM的诊断时间主要推荐在孕24~28周,此时患者已经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等改变,因此GDM的早期预测研究很重要。目前GDM分子预测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这些分子涉及脂肪因子、代谢物分子、蛋白质分子等,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经产妇再次妊娠妊娠糖尿(GDM)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分娩的高龄经产妇(即本次妊娠分娩时年龄≥35岁,且有连续2次分娩记录)为研究对象,共219例,其中正常糖耐量(NGT)组141例,GDM组78例。收集前次及本次妊娠临床资料,分析高龄经产妇GDM发病危险因素。结果219例高龄经产妇前次及本次妊娠年龄分别为(31.9±2.2)和(36.7±1.5)岁,GDM患病率35.62%(78例)。GDM组比NGT组前次及本次妊娠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前次(5.51±1.43)比(4.63±0.62)mmol/L];本次(5.26±0.63)比(4.59±0.30)mmol/L],服糖后1 h血糖[前次(11.74±2.36)比(9.50±1.82)mmol/L;本次(11.03±2.03)比(9.51±1.14)mmol/L]均更高,前次及本次妊娠剖宫产率更高(前次34.6%比4.3%;本次52.6%比2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次妊娠剖宫产史[OR值(95%CI)为10.80(4.09~28.54)]和GDM史[OR值(95%CI)为10.64(4.02~28.20)]及75 g OGTT空腹血糖≥4.86 mmol/L[OR值(95%CI)为2.70(1.27~5.70)]和服糖后1 h血糖≥8.45 mmol/L[OR值(95%CI)为1.78(1.37~2.31)]是高龄经产妇本次妊娠患GDM的危险因素。结论前次妊娠剖宫产史和GDM史可增加本次妊娠GDM发病风险,前次妊娠OGTT血糖也有预测价值。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高龄 经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糖尿诊断与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至8月接收的40例妊娠糖尿孕产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的4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干预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妊娠方式、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血糖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方式、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结局等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改善妊娠糖尿孕产妇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 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的饮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90例妊娠糖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口头饮食指导,观察组行食谱饮食管理,对比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程异常、胎膜早破、产后感染、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的饮食管理,能够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有利于改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饮食管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妊娠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及数据奇偶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单纯药物饮食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更好,空腹和餐后血糖具体数据为6.45±0.03mmol/L、6.89±1.023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同时实验组妊娠结局和并发生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糖尿(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孕妇产后血糖水平并分析影响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孝感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糖尿患者200例,根据产后8周时血糖恢复情况分为A组(血糖正常组)和B组(血糖异常组),将可能影响产后血糖转归的因素包括年龄、民族、吸烟史、糖尿家族史、孕前BMI、产前BMI、产后锻炼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43例(71.5%)患者产后8周血糖恢复正常,57例(28.5%)患者糖代谢异常(糖尿6例,空腹血糖受损11例,糖耐量受损4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家族史、年龄、孕前BMI、产前BMI以及产后锻炼时间和产后糖代谢异常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家族史、孕前BMI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糖尿家族史、孕前BMI和产后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应加强产后运动锻炼。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控制血糖水平,对妊娠糖尿的孕妇采用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干预,总结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妇产科产检的68例已经确诊为妊娠糖尿(GDM)的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确诊为妊娠糖尿(GDM)的56例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孕妇妊娠糖尿营养门诊系统管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对这些孕妇进行持续干预直至产后,并在产后7天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控制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期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饮食依从性、血糖监测自我管理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门诊系统管理,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改变了患者饮食生活习惯,对控制血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营养门诊系统管理 血糖水平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将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用于妊娠糖尿孕妇中的效果情况。方法从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娠糖尿孕妇中选出85例为调研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别列入实验组(43例)和对比组(42例),实验组于治疗期间给予围产门诊营养治疗,对比组仅开展普通治疗,评比两组疗效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糖尿知识认知率、血糖控制率、饮食控制率、体育锻炼率都高于对比组,组间对照差异性较大(均P<0.05)。结论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用于妊娠糖尿孕妇中可取得确切疗效,有助增强孕妇对自身疾病知识认知度,提升其血糖控制率、饮食控制率和体育锻炼率。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围产营养 门诊营养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对妊娠糖尿(GDM)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26例孕检孕妇,在24-28周时,口服含75g葡萄糖液体300ml,分别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口服葡萄糖1、2h后的血糖。仔细观察并记录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丙氨酸转氨酶(ALT)、淀粉酶等省生化指标。结果孕妇口服葡萄糖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空腹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正常88例,空腹血糖(4.31±0.39)mmol/L。妊娠糖耐量受损20例,空腹血糖(4.44±0.45)mmol/L。妊娠糖尿18例,空腹血糖(5.29±1.56)mmol/L。口服葡萄糖1h,血糖正常孕妇、妊娠糖耐量受损、妊娠糖尿孕妇的血糖分别为(7.99±1.05)mmol/L、(8.84±1.06)mmol/L、(11.36±2.11)mmol/L;口服葡萄糖2h,分别为(6.62±0.88)mmol/L、(8.01±0.86)mmol/L、(10.19±2.45)mmol/L。结论孕检中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妊娠糖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降低漏诊率。

  • 标签: 孕期 葡萄糖耐量 糖尿病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妊娠糖尿患者,观察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妊娠糖尿患者7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孕妇76例,将其设为对照组;针对所有孕妇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及实施糖耐量联合检测,针对最终检测结果实施分析。结果所有孕妇完成检测后发现,对照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为(4.50±0.40)mmol/L,餐后1小时血糖水平为(6.96±1.2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6.15±1.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15±0.62)%;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5.93±1.45)mmol/L,餐后1小时血糖水平为(8.76±1.8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7.08±1.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75±1.15)%;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糖耐量水平两方面,同对照组孕妇进行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显著提高(P<0.05);与此同时,针对观察组患者,其自身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糖耐量水平表现出正比的关系。结论针对妊娠糖尿患者,在实施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选择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联合检测的方法,最终能够发挥显著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糖耐量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