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情况,为制定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ICU住院患者中63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感染的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菌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631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共188例,发生率为29.7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手术切口和创面感染。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年龄、入住ICU病房时间、有无侵袭性操作、有无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P<0.05),与性别、合并疾病等因素无关(P>0.05)。患者年龄>60岁、入住ICU病房时间>11d、接受侵袭性操作等是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共从感染者标本中分离出各类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5株,占比为62.06%;革兰阳性球菌85株,占比为30.14%;真菌22株,占比为7.80%。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临床上常用的18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大部分的耐药率超50%。结论ICU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分析掌握导致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摸清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ICU病房 医院感染 致病菌 耐药性
  • 简介:全程护理属于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患者提供出最佳的护理服务水平。目的分析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到中心医院进行急诊危重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全程护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6.7%,护理满意率为83.3%;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3.3%,护理满意率为96.7%。研究组不管是在抢救成功率还是在护理满意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急诊危重患者 护理模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鼻饲法常用于昏迷、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他们可通过从胃管注入的营养丰富的流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目的观察改良鼻饲法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9月在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且住院时间>12d的危重症患者58例,采用抽签法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32例,采用改良鼻饲法管喂肠内营养乳剂,3次/d,500mL/次,用营养泵200~250mL/h泵入;对照组26例,用营养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乳剂1500mL,泵入时间>20h。两组营养乳剂均加热并应用恒温器保持其温度在38~40℃。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呕吐、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鼻饲法管喂肠内营养乳剂能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是较为理想的喂养法。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临床效果 改良鼻饲法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