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61~2000辽东地区13个观测台站的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辽东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并利用高桥公式计算出辽东地区的蒸发量。得出了该地区蒸发量和降水蒸发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利用干燥度指标研究了辽东地区气候干旱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40a来辽东地区气候变化呈暖干变化趋势。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尤其以2090变化最为明显。

  • 标签: 辽东地区 气候 年代际变化 干旱趋势
  • 简介:使用NCEP/NCAR、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OfficeHadleyCenter)HadISST以及NOAA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海温、海冰及雪盖异常对2090末我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跃变的外部强迫作用,同时也对比分析了2090EAWM年代际跃变与2080EAWM年代际跃变特征和成因的一些差异。结果表明:2080中期EAWM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国一致偏冷型,同时中国近海的海温也偏低;该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海温和海冰的作用不显著。2090末EAWM年代际变化的特征表现为东亚北方气温显著偏冷而南方偏暖的南北反相变化分布;EAWM在2090末的年代际变化受北大西洋海温和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共同影响。北大西洋显著的异常暖海温,激发一个向下游传播的波列,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加强,EAWM加强,从而导致我国北方气温下降;同时,秋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和秋季欧亚雪盖偏多对东亚冬季风的增强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热带西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会导致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有异常的辐合和对流增强,引起大气环流的Gill型响应,对流西侧的异常气旋在孟加拉湾至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南风异常,使得东亚南部地区温度偏高。因此,2090末之后东亚温度呈现南暖北冷的分布特征。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外部强迫因子 海冰 海温
  • 简介:选取海南岛目前风沙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昌江县西部的昌化地区和海南西部最干旱的地方——东方市八所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301:50000、501:25000和701:500003个时期的地形图,以及1986和2000TM影像图,解译了5期土地利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资料,并参考了有关文献,对海南西部沿海地区近80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趋势及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近80来,水田和建筑用地一直呈增加趋势;荒草地在2050之前变化很小,以后持续减少;风沙化土地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以2050最多;林地、旱地表现为由多到少再到多的变化过程,其中林地是2050最少,而旱地是2070最少;防护林地从无到有到大面积增加.2030—0是西部沿海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时期.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其基础条件,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一直通过正反2个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海南西部沿海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风沙化土地
  • 简介:光绪20(1894),清朝与日本因为朝鲜主权问题而爆发甲午战争。甲午战败后,清廷于光绪21(1895)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予日本。浮沤于台湾海峡上的闽浙海盗,原是清朝政府在海洋事务上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现在对于统治台湾的日本总督府而言,"海贼取缔"成为日治初期总督府的重要课题,也是两国间的国际事务。

  • 标签: 日治初期 台湾海峡 闽浙海盗 海贼取缔
  • 简介:翻开现代气象科学发展史,人们很容易发现20前半叶,是传统气象学的经验学派、理论学派和气象预报实践学派之间相互融合、借鉴,并最终以数值天气预报成功为标志,走向成熟并构建了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大气科学。这半个世纪的重要过程,是以世纪初1903挪威物理学家V·皮叶克尼斯(VilhelmBjerknes)提出天气预报问题不过是一组控制大气动力和热力过程的物理方程的初值问题,天气预报就是这一数学方程组的解的观点开始,

  • 标签: 大气科学 数值天气预报 科学发展史 气象预报 地球科学 物理学家
  • 简介:想象一个任何想要寻找科学数据的人可以随意地访问、并可以获得想要的科学数据的世界。简单来讲,这是电子地球物理(eGY)的一个前提,是纪念国际地球物理(IGY)50周的“国际科学年”的前提。在地球和太空科学中,如同像其他学科那样,随时和公开地访问大量不断增长的交叉学科的数字信息是了解和回答复杂的、影响到人类生存的地球和太空系统现象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我们有责任建立起一整套的方针和策略并加以贯彻执行,以认识并挖掘出数字信息的全部潜力,为当前和未来的科学发展服务。

  • 标签: 数据存取 虚拟观测站 网络 科学数据 电子地球物理年 e科学
  • 简介:利用CMIP5耦合模式历史情景和土地利用情景结果,定量评估了模拟的土地利用变化对20中国地区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加剧了20中国地区干旱化的进程,其贡献约为1/3。其中,湿润区具有显著变干的趋势,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约为35.4%;半干旱区显著变干,土地利用对半干旱地区变干的贡献不显著;两种情景下干旱区干湿变化都不显著。在土地利用情景下,中国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级土地的减少和牧草用地的增加,二者分别从国土面积的72.7%和12.9%(1901)变为36.0%和41.9%(2004),且1950之后变化速率显著增大。其中大面积显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内蒙古以及新疆北部地区,导致这些地区降水减少、温度降低,而降水减少带来的干旱化作用大于温度降低带来的变湿作用。

  • 标签: CMIP5耦合模式 干旱 土地利用 地表湿润指数
  • 简介:基于1961-2015东北地区的台站降水观测资料及全球环流和海温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分析、物理量诊断等方法,探讨了东北5月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外强迫的关系。研究发现,东北5月降水具有和东北盛夏降水明显不同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2080中期至90初处于年代际偏少阶段,而在21初转变为年代际偏多阶段。东北5月降水在21初的年代际变化主要由5月东北亚低压强弱的年代际变化造成,在21初,东北亚低压相对于气候态明显偏强,有利于东北降水偏多;而在2080初至90初,东北亚低压减弱为较浅的低槽,导致东北降水偏少。来自北大西洋的欧亚大陆位势高度异常波列引起东北亚上空的垂直运动异常,导致了东北亚低压的上述年代际变化。5月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很可能是激发上述波列进而造成东北亚低压和东北5月降水在21年代际变化的外强迫信号。

  • 标签: 东北地区 5月降水 年代际变化 东北亚低压 北大西洋海温
  • 简介:全球变暖背景下极湍降水事件的变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观测、理论及模拟预估等方面对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极端降水气候事件的研究作一综述,并给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对我国21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的预估结果。

  • 标签: 极端降水事件 模式模拟 极值分布 预估
  • 简介:21的空间遥感平台具有以下特点:1.用8090不载人的各种平台(同步轨道平台、共轨和极轨平台)延续下来的平台。2.用全部由际准组件构成的,在空间能回收、整修和维修的平台。3.空间拖船(Spacetug)或航天飞机之类的飞行器具有许多应用。

  • 标签: 遥感平台 空间能 轨道平台 极轨平台 航天飞机 年代
  • 简介:面向21高中地理的思考袁书琪(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今年4月开始,面向21的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由国家教委召集专家开始设计。目前,这项宏大的工程已经完成前期研究工作,对现行高中地理课程作出评价,提出新的课程构想、大纲指导思想...

  • 标签: 高中地理 福建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教学 地理教师 地理系 指导思想
  • 简介:蛇绿岩普遍被发现在碰撞型和增生型两种造山带缝合线上,因此经常被用来确定板块边界。自从欧洲地质学家在19早期提出蛇绿岩的概念以来,蛇绿岩的研究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早期研究认为蛇绿岩是侵入地槽的一套侵入岩;板块构造理论兴起后,蛇绿岩被认为是产生于大洋中脊的洋壳;在1972的Penrose会议上,科学家们将蛇绿岩定义为一套从基性岩到超基性岩的,可以区分的复式岩体。此后,蛇绿岩的起源(构造背景),侵位机制,特征等研究都取得了很多进展。进入21,出现了一些较好的蛇绿岩形成模式和划分方法。

  • 标签: 蛇绿岩 起源 造山带 划分
  • 简介:20地球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飞速发展,不仅使人类成功地解决了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问题,同时也给整个人类提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入21,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科学——地球科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围绕人类社会面临韵全球性危机和可持续发展地球观,地球科学领域将出现一系列崭新的前沿问题。这些前沿问题是本世纪固体地球科学有待研究的重大问题。

  • 标签: 固体地球科学 发展趋势 板块构造 数字地球 生物演化 地球化学
  • 简介:本文首先分析了黄河的治理开发现状,指出21黄河治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而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提出了21治理开发黄河的战略措施;最后,展望了21黄河的发展前景

  • 标签: 黄河 治理开发
  • 简介:根据生态经济战略的核心问题和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江西实施生态经济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了江西开展生态经济建设的几个切入点.

  • 标签: 生态经济 战略 抉择
  • 简介:对近年多个气候模式考虑不同的人类排放情景作了总结,并对21西北太平洋台风变化作了预估。研究表明,集成多个气候模式考虑人类排放情景,预估到21后期,西北太平洋总编号台风数可能减少,但强台风数及其降水和风速可能增强。需要强调的是,台风的长期预估是极其困难的,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有待作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西北太平洋 台风变化 预估 21世纪
  • 简介:1991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的AAPG年会上,举行了题为“1990—2000大油气田”的两场专题讨论会。这是40来第四次举行每十一次的专题讨论会,每一次专题讨论会都要对大油气田发现进行总结,并出版AAPG专题文集,详细介绍这些油气发现的地质条件:

  • 标签: 大油气田 专题讨论会 AAPG年会 年代 科罗拉多州 地质条件
  • 简介:本文综述了进入21化学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了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可持续性发展是化学工程学科的推动力,其发展特点为5个方面,即突出基础研究、工程与工艺的紧密结合、

  • 标签: 工程学科 发展方向 21世纪 化学 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过程
  • 简介:本文综述了进入21化学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了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可持续性发展是化学工程学科的推动力,其发展特点为5个方面,即突出基础研究、工程与工艺的紧密结合、过程集成化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生态工业的研究及生物化学的高速发展。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热点有: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工程、非传统反应与分离系统的开发、过程耦合技术的开发、膜过程的开发、工程放大方法的研究、超细粉体技术的开发等。

  • 标签: 工程学科 生物化学 21世纪 催化反应工程 生态工业园区 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