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壳聚糖不溶于水,只能在溶解在酸性溶液中,本文将氯乙酸作为醚化剂,使壳聚糖发生化学改性,得到了脱甲基壳聚糖,克服了不溶于水这一缺陷,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希望为羧甲基壳聚糖今后的质量控制提供帮助。

  • 标签: 壳聚糖 羧甲基壳聚糖 质量分析 药剂辅料
  • 简介:目的:对羧甲基纤维素钠标准的项目设置和限度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参考ChP2015、EP9.0、USP41、JP17和国家标准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品种项下的标准,重点对取代度和钠含量等项目进行解析,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取代度是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关键功能性指标之一,与钠含量等指标有一定关系,对其性能、分型及应用有较大影响。建议药典标准增订取代度检查项,完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标准。

  • 标签: 羧甲基纤维素钠 取代度 钠含量 标准
  • 简介:摘要:DNA甲基检测法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主要涉及到亲权鉴定的工作,在特殊案例中DNA甲基检测法的应用具有一定价值,尤其可以解决同卵双生的鉴定问题,为法医学的个体甄别提供新思路,同时还能借助甲基状态与SNP“二等位基因”类似性的特点,实现法医学多态性标记目的,给法医学的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为了充分发挥DNA甲基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下文分析和研究DNA甲基在法医学中的检测方法,提出几点检测方面的建议,旨在为法医学中DNA甲基检测法的合理应用与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DNA甲基化 法医学 应用前景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抑癌基因RASSF1A、p16发生甲基,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该两基因和其甲基可以从肺癌组织、呼出气冷凝液、血液、痰液、肺泡灌洗液中检测到。目前可使用去甲基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等进行治疗。

  • 标签: RASSF1A P16 肺癌 甲基化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观遗传学改变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发病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S)患者30例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寻找目的基因(基因上游5kb的区域一直到第2外显子区域)的CpG岛区域,使用重亚硫酸盐修饰直接测序技术进行样本DNA甲基检测,运用单因素或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两组间DNA甲基分布差异。结果: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4个CpG岛同源性非常高,放弃甲基分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有2个CpG岛;半胱氨酸合成酶(MTR)基因有1个CpG岛。两组这2个基因所有CpG岛都未发现DNA甲基情况。结论:未发现MTHFR和MTR基因DNA甲基改变与ATS相关。

  • 标签: 脑卒中 DNA甲基化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脑缺血为高发的脑血管疾病,且常给病人带来不可逆性伤害。作为传统的抗炎药物,小檗碱(BBR)近年来显示出对脑缺血的防治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此,我们从体内体外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PPARγ是小檗碱的作用靶点之一:小檗碱在缺血再灌损伤中可以上调PPARγ表达。抑制PPARγ可以减弱小檗碱对缺血再灌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脑缺血损伤过程中BBR可以降低DAN甲基,下调甲基转移酶DNMT1和DNMT3a的表达。同时可以降低PPARγ启动区甲基水平。上述结果提示,PPARγ是BBR的主要作用靶点之一。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BR促进PPARγ表达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启动子区的甲基水平有关。

  • 标签: 小檗碱 脑缺血再灌注 PPARΓ DNA甲基化 神经元
  • 简介:目的分析焦炉工外周血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焦炉工人肺癌筛查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152名男性焦炉工人为接触组,以141名男性水处理工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员晨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内暴露指标1-羟基芘(1-OH-Py)的水平。同时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与焦炉工人工龄、工种、吸烟、饮酒等的关系。结果接触组尿1-OH-Py水平[(0.043±0.011)μg/mmolCr]和血清中DNMT1[(28.4±7.2)μg/L]、HDAC1蛋白[(382±64)μg/L]的表达高于对照组[(0.017±0.004)μg/mmolCr、(17.6±3.0)μg/L、(246±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触组中不同工种间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焦炉作业工龄的增加,接触组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都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可作为焦炉工人肺癌早期筛查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DNA甲基化 肺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
  • 简介:目的:探讨甲基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基因甲基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SYBRGreenPCR法及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前后HT-29和LoVo细胞中p16基因的甲基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T-29和LoVo细胞中p16蛋白在药物作用后异常甲基得到逆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到0.5、1.0、1.5μM5′-Aza-CdR处理后p16基因mRNA和蛋白均重新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启动子甲基可能是导致该基因表达下调甚至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CdR能够较成功的逆转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基因的甲基状态,并能恢复mRNA及蛋白重新表达。

  • 标签: DNA甲基化状态 5′-氮杂-2′-脱氧胞苷 HT-29 P16基因
  • 简介:4-甲基甲卡西酮,合成的刺激剂,是安非他明、卡西酮类物质。英文名称为Mephedrone,也称为Meph,drone,MCAT。据报道在中国合成,其化学结构和非洲东部khat植物中的卡西酮类化合物相似。有片剂或粉末,使用者可以吞服、鼻息或注射,它和MDMA、安非他明和可卡因有相似的效果。当使用Mephedrone时,产生刺激效果的同时产生副作用,磨牙最为常见。研究Mephedrone在人和老鼠中的代谢物,可以在尿液中检测到。Mephedrone潜在的神经毒性还未知,但是科学家们已经从它和其他药物的相似性中得到其可能的危害。许多人在使用Mephedrone后死亡,但是一些死亡的原因后期发现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Mephedrone于1929年首次合成,但是没有广为人知直到2003年重新发现。据报道2007年Mephedrone在网络销售,2008年法律强制会已经注意到这个化合物,2010年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均有报道,尤其在英国特别流行。2008年以色列首次规定Mephedrone非法,同年瑞典也规定其非法。2010年很多欧洲国家规定其非法,同年12月欧盟规定其在欧洲非法。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被认为是其他非法药物的类似物,被和FederalAnalogAct类似的法律控制。在美国,只有做为人类消费品才能出售,如标识为“植物食品”或“浴盐”就能合法出售。

  • 标签: 4-甲基甲卡西酮 效果 滥用方式 药理学 化学性质 法律状态
  • 简介:中国药典自一九八五年版规定检查葡萄糖注射液中的5—羟甲基糠醛(SHMF)。5—HMF是葡萄糖受热后的分解产物,它可进一步分解为乙酰丙酸和甲酸或聚合物,其中聚合物为一种有色物质。所以,葡萄糖溶液变黄至少有一部分是由于5—HMF的聚合作用所致,并且葡萄糖溶液的颜色深浅与

  • 标签: 5—羟甲基糠醛 外界气温 葡萄糖注射液 聚合物 葡萄糖溶液 5—HMF
  • 简介:在回顾2005年3月29日发生在苏北某地“3.29”特大氯气中毒事故中,我们发现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46例患者,效果比用地塞米松治疗的98例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氯气中毒 甲基强的松龙 治疗
  • 简介:目的:改进工艺,简化步骤,合成药用原料亚甲基二磷酸(MDP)。方法:以三乙氧基膦为起始原料和二溴甲烷经取代、缩合、水解得到目的产物。结果: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等确证,总收率44.0%。结论:改进的合成工艺简便,成本较低,实用可行。

  • 标签: MDP 合成 工艺改进
  • 简介: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ElsevierScienceDirect、PubMed、WebofScience等数据库,对甲基丁香酚的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分析,发现甲基丁香酚具有镇痛抗炎、抗菌、镇咳祛痰、抗氧化损伤等药理活性,是有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神经退行性等疾病的潜在药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毒性,因此在以后的应用中有必要通过一些途径对其毒性作用进行改善,避免不必要的毒副作用发生。

  • 标签: 甲基丁香酚 药理 毒性
  • 简介:本文研究了CY对家兔离体血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采用家兔离体胸主动脉为标本研究CY的舒血管作用。CY(3×10^-3mM~3mM)可以舒张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高钾和BaCl2引起收缩的血管平滑肌,EC50值分别为0.31±0.11,0.19±0.03,0.20±0.04和0.25±0.04mM.CY(0.01mM、0.1mM、1mM)剂量依赖性地抑NNE、KCl或CaCl2引起的的累积收缩量效曲线并呈非竞争性.在无钙液中CY能剂量依赖性的减弱由NE引起的位相性(第一时相)收缩,与维拉帕米有相似作用。因此,CY可能是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Ca^2+通道舒张胸主动脉环。抑制细胞内钙的释放可能是CY主要的血管舒张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吗啉甲基萘满酮 血管平滑肌 CA^2+通道 家兔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奥美沙坦酯中氯代烷基结构类潜在基因毒性杂质(4-氯甲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杂质1)和4,5二氯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杂质2))。方法:采用色谱柱为KromasilEternity5-PhenylHexyl柱250×4.6mm;检测波长:215nm,流动相A:乙腈:2.04g?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1.73g/L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4)(20:80);流动相B:2.04g?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1.73g?L-1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4):乙腈(20:80),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杂质1和杂质2与主峰分离良好,在浓度为0.1066~0.7104μg·mL-1和0.1235~0.6174μg·mL-1范围内杂质1和杂质2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和0.9971);杂质1和杂质2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9%和114.85%,RSD(n=9)分别为7%和7%。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奥美沙坦酯中的杂质1和杂质2的定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奥美沙坦酯 氯代烷基结构类杂质 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 简介:目的评价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冲击治疗重度Graves眼病的效果。方法甲基强的松龙0.5~1.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每周连用2d,间隔5d,连用4周,以后改为泼尼松30mg每日口服1次,连用4周,然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mg至停用,共服10周。结果6例重度Graves眼病活动期患者,治疗显效者3例,有效者2例,稳定者1例,总有效率83.3%(5/6)。药物副作用轻微,大多数能耐受。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度Graves眼病患者,疗效确切,副作用相对较小。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GRAVES眼病 静脉冲击治疗
  • 简介:目的检测哈蟆油及林蛙各组织中1-甲基海因(1-methylhydantoin,1-MID)。方法采用GC-MS法测定哈蟆油及林蛙各组织中1-MID。结果哈蟆油及林蛙其他组织均可检出1-MID。结论建立了哈蟆油中1-MID测定的方法;在林蛙的有关组织中均检测到含量不等的1-MID,用1-MID作为哈蟆油真伪鉴别的专属性有待研究。

  • 标签: 哈蟆油 1-甲基海因 林蛙
  • 简介:目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体血清中低浓度甲基炔诺酮的方法,并应用于测定皮下埋植避孕妇女血清中甲基炔诺酮的含量。方法在确定的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下,甲基炔诺酮检出限为0.10ng/mL,线性范围为0.2-12.8ng/mL,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RSD均小于5%,回收率良好。结果随着皮下埋植时间的延长,妇女血清中甲基炔诺酮含量逐渐下降,但均在有效避孕浓度内。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皮下埋植避孕妇女血清中甲基炔诺酮含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甲基炔诺酮 皮下埋植
  • 简介:目的优化O-去甲基文拉法辛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经苄基保护,依次经过酰化、缩合、还原、氢解脱苄、成盐反应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结果反应条件得到了优化,避免了使用二甲胺气体、正丁基锂和四氢锂铝试剂,总收率为30%(以对羟基苯乙酸计)。结论该路线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目标化合物经1H-NMR、MS结构确证。

  • 标签: 抗抑郁药 O-去甲基文拉法辛琥珀酸盐 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