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扫描再诊断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通过常规CT扫描以及低剂量的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管评分、图像噪声、辐射剂量(剂量长度的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6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共85枚肺结节,其中良性结节共20枚,恶性结节共65枚。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图像噪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低剂量CT扫描,获得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管球剂量、CT溶剂剂量指数低于常规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后的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常规CT扫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扫描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混合磨玻璃结节、毛刺征、分叶征、空泡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胸膜凹陷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结节的纯膜玻璃结节、血管集束征的扫描比例,低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2.0cm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通过低剂量CT扫描,能够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临床征象明显,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剂量CT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中的15例患者经钻孔抽吸大部分血肿后置管引流。另17例需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后引流。结果全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好转,无任何并发症。CT扫描示硬膜外血肿消失或基本消失而于术后8~14天痊愈出院。结论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钻子L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简便、微侵袭、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钻孔引流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或可塑纤维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5-2022.5内就诊的15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可塑纤维)和实验组(75例,预成纤维),收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咬合力评分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或可塑纤维可以有效减少口腔修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咬合力评分,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 简介:目的:比较螺纹光固化树脂与铸造核修复残根临床效果的优劣。方法:随机抽样各选40份,分别用螺纹光固化树脂与铸造核。然后用金瓷全冠修复前牙残根,追踪观察1-3年。结果:两种核全冠修复经统计学卡方验证,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核全冠的前牙残根修复临床效果都较好。

  • 标签: 螺纹桩光固化树脂核 铸造桩核 修复效果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缺血动脉重建后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92条下肢)急、慢性缺血病例的治疗经验.结果动脉重建术79条下肢,PTA4条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9条下肢,小腿中段增粗0.8~3.7cm,平均1.8cm;大腿中段增粗1.9~5.6cm,平均增粗3.3cm.超过4cm有7例,其中5例作筋膜室切开.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累及多器官的综合征,其损伤程度与术前缺血程度呈正相关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在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全身动脉硬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下肢缺血 动脉旁路术 再灌注损伤 筋膜室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单纯肝动脉灌注术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胃癌肝转移瘤患者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单一组的患者给予单纯肝动脉灌注术治疗,联合组采取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肿瘤直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82.50%、72.50%和42.50%高于单一组,其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62.5 0%、50.00%和25.00%, P<0.05。联合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单一组,肿瘤直径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82.50%高于单一组60.00%,,P<0.05。结论: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胃癌肝转移瘤效果确切,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和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单纯肝动脉灌注术 胃癌肝转移瘤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护理。方法对5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前后的护理,同时配合心理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坚持完成全程化疗,两年内复发有3例,复发率为5.75%,5例轻度尿痛,2例尿道不适,1例出现尿道狭窄,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通过对病人实施灌注前,灌注时,灌注后的全程护理干预,使病人处于舒适的状态,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提高膀胱灌注的质量,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灌注 护理
  • 作者: 陈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陈靳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肿瘤,确诊后首选手术治疗,术后2年复发率高达90%,一般术后采用膀胱内卡介苗灌注治疗以防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支持炎症反应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但炎症本身及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相当复杂。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在缺血损伤区有多种细胞因子表达及炎细胞浸润,构成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向炎症性损伤转变的基础。本文对几种炎症反应中的细胞因子、炎症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及环氧合酶等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缺血再灌注 细胞因子 炎症细胞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环氧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视网膜血管直径变化,对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2型糖尿病病例76例,根据是否有缺血性脑卒中分组,测量两组视网膜血管直径等相关指标。根据是否有视网膜病变分组,分析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对比无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视网膜血管直径等相关指标存在差异(P<0.05),对比无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视网膜血管直径变化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与脑卒中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密切相关,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视网膜血管直径 视网膜病变 缺血性脑卒中 2型糖尿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因双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局麻下颅骨钻孔引流术,以延长寿命。方法:手术室护士针对其高龄、高血压2极、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等特殊情况,对其进行全面护理,同时器械护士备齐手术所需所有物品以便配合完成手术。手术室护士配合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此手术。结果:颅骨钻孔引流术后,该患者安全送回病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12天后顺利出院。结论:此例手术患者情况特殊,合并症多且属于高龄,局麻下手术难度大。因此,手术室护士整台手术的默契配合,无菌操作的慎独精神,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敏捷反应,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

  • 标签: 局麻 颅骨钻孔引流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玻璃纤维加树脂与铸造镍铬金属对上颌前磨牙修复的效果,为临床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我院 2013年 6月至 2014年 9月期间口腔科收治的牙冠缺损患者 145例( 152颗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玻璃纤维树脂核组与铸造镍铬金属组,每组 76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总成功率,及咀嚼效能有效率等指标。结果:玻璃纤维树脂核组与铸造镍铬金属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分别为 94.73%和 84.2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相比于铸造镍铬金属核组,玻璃纤维树脂核组患者的脱落发生率、冠折、根折、牙龈炎及全冠松动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璃纤维树脂核组与铸造镍铬金属组患者的术后 1年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P > 0.05) ;术后 2 年的有效率比较,玻璃纤维树脂核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相比于铸造镍铬金属核,玻璃纤维加树脂核在修复上颌前磨牙缺损的成功率更高,患者术后咀嚼功能更理想,临床效果更显著,可以加大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后诱导成骨的骨愈合情况,探讨自体红骨髓灌注异体骨重筑的可行性。方法选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0只,建立双侧髂棘骨板及骨膜缺损2em×2om模型。4周后,实验侧(右)骨缺损区用自体红骨髓浸泡灌注处理的同种异体骨进行移植,对照侧(左)骨缺损区行单纯异体骨移植。术后于不同时间摄X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术后4、8、12周实验侧骨折线消失18例、20例、20例,对照侧组为6例、8例、14例;实验侧术后4、8、12周碱性鳞酸酶分别为(1.43±0.47)、(1.94±0.85)、(0.31±0.06)U/g、对照侧分别为(0.26±0.19)、(0.34±0.01)、(0.28±0.10)U/g。术后4周、8周时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红骨髓可以促进同种异体骨移植后的骨愈合,可以逐步应用于临床进行骨缺损修复。

  • 标签: 自体骨髓移植 异体骨移植 骨缺损 碱性磷酸酶
  • 简介:目的探讨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中冲洗液的使用方法、评估效果、以选择最佳方法。方法1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6例患者采用改良QB-Ⅰ型腔镜灌注法加压注入冲洗液;对照组84例采用传统灌注法注入冲洗液。结果改良冲洗法与传统高挂法在平均手术时间一期碎石成功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相比较,前后分别为26.43min与59.24min、97.37%与85.71%、1.22%与3.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QB-Ⅰ型腔镜灌注泵的传感输液器改造后,保证了冲洗液的压力和流速、明显减少了冲洗液中气泡形成,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安全有效,便于推广应用。

  • 标签: 冲洗液 灌注方法 输尿管镜 钬激光 碎石 护理
  • 简介: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我院自1990年10月-1993年3月行颅骨钻孔引流治疗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5例,女3例,年龄60-80岁,平均68.5岁;有明确外伤史者39例,其中车祸伤19例,碰伤12例,击伤8例;伤后意识障碍5例,最短10分钟,最长3小时;发病至受伤时间3周-3月。1.2临床表现:头痛、头晕24例,呕吐10例,视物模糊6例,偏瘫5例,单侧下肢瘫26例,GCS计分:13-15分32例,9-12分14例,8分以下2例。

  • 标签: 颅骨钻孔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肿 单侧下肢 血肿腔 CSDH 单孔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金属与预成纤维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抽选出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金属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预成纤维修复治疗。对比2组口腔修复患者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牙菌斑指数、牙龈后出血指数、每颗纤维所需时间、修复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口腔修复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菌斑指数、牙龈后出血指数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菌斑指数、牙龈后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每颗纤维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对口腔修复患者采取预成纤维修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指数,并缩短每颗纤维按照所需时间,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金属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肝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6例DSA影像资料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计算机智能诊断模型。结果把100个随机抽样测试样本(非病灶样本和病灶样本)输入模型验证,真阳性率为92%。结论DSA灌注成像对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对继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制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癌 DSA 灌注成像 神经网络
  • 简介:肿瘤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通过采用动脉介入导管留置术,使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和非周期特异性药物常规静脉化疗用药方案,经导管超选择插至肿瘤供血动脉内进行药物灌注化疗,了解治疗效果以及毒副作用。

  • 标签: 连续动脉灌注化疗 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治疗方法 毒副反应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