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从15世纪末,LeonadoDaVinci提出立体定向的构想,19世纪末,Dittmen介绍立体定向术原理和动物试验,Zernov制造出极坐标定向仪,到20世纪初Clark和Horsley设计出三维坐标定向系统,直到1947年Spiegel和Wycis完成有史以来第1次人脑立体定向手术,人类在立体定向手术的前期准备花费了4个多世纪的漫长时间。1946年世界上第1台计算机问世,1979年Brown提出定向仪和CT相匹配,不久定向仪与MRI、DSA、PET结合相继有了报道,1986年Robert介绍了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

  • 标签: 立体定向术 手术进展 脑立体定向手术 立体定向系统 19世纪 定向仪
  • 简介: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实施脑立体定向手术6例,此手术具有定位准,对脑组织创伤少、反应轻、恢复快,取瘤方便、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为病人接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病人,男2例,女4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59岁。右顶叶占位3例,透明隔囊肿1例,右颞硬膜外血肿机

  • 标签: 胸立体定向手术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脑立体定向手术属于微侵袭性神经外科手术范畴。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大、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主要用于深部小型病灶活检,血肿抽吸、金属异物取出、介质内放射以及某些功能神经外科的核团靶点毁损等。我科于L995~1999年行脑立体定向术29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脑立体定向术 护理 神经外科 治疗 血肿
  • 简介:摘要我军定向越野与运动训练的起步较晚,在训练中很多缺乏系统、正规以及科学的体系,难免会出现伤害。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与竞赛自身的需求出发,通过研究军事定向越野与运动操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活动,继而可以防止与避免士兵身心受到伤害,进而促进我军军事定向越野与运动的深入发展。

  • 标签: 定向越野运动 损伤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82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肠梗阻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场内排列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场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肠梗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肠内排列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传统肠梗阻手术
  • 简介:摘要上海市在多部门牵头下,推出急救医师定向培养的新型机制,力求保证院前急救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而这一定向培养机制作为业内新生产物,虽有着增加人才供给的预期,但由于是新生的模式,在具体的设置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只有坚持不断完善机制,在从业资格完善、扩大多方合作和扩宽培养范围等方面入手,才能使得这一机制的长效性得以实现。

  • 标签: 培养机制 资格限制 系统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部肿瘤的效果。方法 共抽取68例肺部肿瘤患者做为对象,均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入我院接受救治,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肿瘤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差异较小(P>0.05)。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肺部肿瘤的效果更为显著,安全度比较高,具备优势。

  • 标签: 肺部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而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小肠内排列术 可行性
  • 简介: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医生LarsLeksell提出了放射外科这一概念,在理论上和许多实践方面研究和论证了不同放射源的优缺点,利用自己研制的立体定向头架进行了第1例放射外科手术,放射源为200kV的X线管。Leksell将这种技术称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并沿用至今。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神经外科 放射外科手术 立体定向头架 外科医生 放射源
  • 简介:目的探讨因粘连性肠梗阻肠行肠粘连松解、肠排列支架内固定患者的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总结25例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肠排列支架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胃肠道的准备、术后胃肠道反应的护理,重点是对留置的小肠支架引流管的护理。结果本组25例手术后无1例死亡,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仅有2例在拔管过程中出现较严重腹部绞痛及1例在拔管48小时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半年无出现严重腹痛及肠梗阻症状。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行肠排列支架内固定术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肠排列支架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肩周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PS)患者联合使用中医定向透药、针刺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PS患者中随机抽取65例,双盲法分为A组(32例,针刺)和B组(33例,中医定向透药+针刺),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Mallet评分、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结论 PS患者联合使用中医定向透药、针刺,能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针刺 肩周炎 Mallet评分 治疗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对160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小肠内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肠管损伤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应用显著显著,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因而值得推广。

  • 标签: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手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患7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研究实施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患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发症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1.62%,差异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病患实施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加速病患病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病患经济负担。

  • 标签: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
  • 简介:帕金森病是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中多巴胺含量减少而引起以震颤、僵直和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自1999年10月份,我科引进微电极导向技术,立体定向射频治疗14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帕金森病 立体定向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