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面内与平面外相结合超声引导穿刺颈内静脉穿刺置术的优越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使用平面内超声引导技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Ⅱ组使用平面外超声引导技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Ⅲ组使用平面内与平面外相结合的技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Ⅲ组穿刺点个数、试探次数、成功刺入颈内静脉时间、总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Ⅰ组和Ⅱ组(P<0.05)。Ⅰ组和Ⅱ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面内与平面外相结合的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应用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成功率高、试探次数低、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少,是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最佳策略。

  • 标签: 平面内 平面外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总结454例动态脑电图监测过程中,给与监测前、中、后的全程、科学有效的护理,保证了良好的监测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

  • 标签: 小儿 动态脑电图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室性早搏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方法从我院接诊的室性早搏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7例作本次探究的研究组,另选取67例健康患者作对照组,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最终监测结果。结果(1)频率与患者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无关;(2)Lown分级Ⅱ级以上应警惕是否为器质性心脏病;(3)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更易在夜晚熟睡中发生,而健康人室性早搏多发生在白天活动中,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对患者实施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更利于及时了解患者心脏情况,便于作出正确判断。

  • 标签: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有长RR间期的70例患者(排除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窦性心动过缓长RR间期值采用设定值1500ms。由表1可知房早未下传的长RR间期发生率最高为30.0%,其长RR间期值采用设定值较多,长RR间期时间在夜间较多。结论及时对阻滞部位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传导作用,防止阻滞程度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并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激励、总结,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检出率为100.00%相比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冠心病检出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为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提供依据,应用效果极好。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冠心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临床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3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24小时总心博<80000次,平均心率<54次/分,最低心率<40次/分,最高窦性心律<98次,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9例。结论窦性心动过缓发生于正常的年轻人(尤其是运动员)和老年人,主要原因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动态心电图可更全面了解患者的心律和心率。

  • 标签: 窦性心动过缓 动态心电图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普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9%、6.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3%、25.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普通钢板内固定术 青少年 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疑心源性晕厥病例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方法把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疑似心源性晕厥病史的患者100例进行了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把两组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两组都采用12导动态心电分析仪,对其24h内的心电图进行记录,对其晕厥发生的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老年组缓慢性心率失常的概率较多,显著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以快速性心率失常为主,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有必要进行动态心电图并对其病因进行检查,给予及时的治疗。

  • 标签: 可疑心源性 晕厥病例 动态心电图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6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1例)、研究组(8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常规全麻,术后给予静脉镇痛泵治疗。对照组于患者苏醒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输注,研究组则给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对比组间镇痛效果及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4h镇痛泵按压次数、VAS评分分别为(0.7±0.1)次、(2.7±0.3)分,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8h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甚佳,可减少术后镇痛泵使用次数。

  • 标签: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妇科腹腔镜手术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除持续性房颤外的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特点,分析何种因素造成RR间期的方法,以便提升判定动态心电图长RR期间的诊断正确性。方法依照因素各异呈现的长RR间期不同的特点,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期间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的68例患者使用≥2000ms默认指标及<2000ms人工指标时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6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有50例患者因器质性心脏病变引起长RR间期,另外老年患者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窦性心动过缓都会造成长RR间期。68例患者分析长RR期间过程中使用默认指标患者47例,占69.1%,而剩余21例患者使用人工指标,占30.9%。结论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过程中不论是使用默认还是人工指标,都需要依照不用疾病原因或者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判定,保证诊断准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临床意义 正确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动态MRI扫描在颈椎病中的椎管管径及脊髓受压的动态变化机制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确诊为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68例患者均先做中立位MRI检查,然后分别在头、颈或/和背后部用自制定位海绵垫,将颈椎固定于过伸或过屈位,接受线圈均用颈后脊椎成像相控阵线圈,静态地分别进行自然位、前屈位、后伸位的矢状位扫描,然后对比观察多个体位的静态图像。结果图像质量优良率达97%。结论颈椎动态MRI扫描直观地显示前屈、后伸状态下导致椎管狭窄的动态因素,为临床提供了中立位扫描所不能揭示的致病机制。后伸位颈椎功能性受压与颈椎退变阶段及椎管矢径密切相关,当中立位MRI显示黄韧带肥厚,或椎关节僵硬伴发椎管矢径≤10mm时,建议行动态MRI扫描。前屈位虽然可以减轻脊髓受压,但持久前屈会促使或加重颈椎病的发生。

  • 标签: 颈椎病动力位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动态变化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本实验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受试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曲线呈现出“S”型。且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1~6周依从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为上升相。6~22周依从性指数缓缓降低,为下降相,22~24周依从性较为稳定,呈现为较低水平,为平台相。受试者的运动水平、文化情况、经济条件为影响病患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文化、经济情况越高,运动分数越高。病患的康复功能训练依从性越高。结论脑卒中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会受到文化、经济、运动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对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时,应排除影响因素,顾及患者自身情况。提升康复治疗依从性,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帮助其尽早回归社会。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锻炼依从性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扑动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临床诊断。方法对34例心房扑动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房扑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F波下传比率吴21下传10例,31下传5例,41下传5例,呈21~81不规则下传10例,逆钟向折返性房扑23例,顺钟向折返性房扑7例。结论心房扑动多为21房室传导,由于心室率加快,可加重原有的心脏病变,诱发心力衰竭。体表心电图可对多数病例做出确诊,诊断有困难者可进行食管导联心电图检查。

  • 标签: 心房扑动 心电图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66例接受单次腰麻下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的腹横肌平面阻滞效果,其中包括A、B两组,各33例,A组(0.5罗哌卡因3mg/kg)、B组(0.5%罗哌卡因1.5mg/kg);分析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与72h内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继而分析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A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辅助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给予0.5罗哌卡因(3mg/kg)效果显著,能有效发挥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2017年10月30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时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更优(P<0.05),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和患者咨询次数减少(P<0.05),带泵教育时间和处理报警次数增多(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糖的控制水平,改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相关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优质护理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128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检测时间的完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优质护理 动态心电图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AECG)与运动平板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9月我院2500例行AECG检查与378例行TET检查的疑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AECG的灵敏度为77.4%、特异度为30.9%、阴性预测值为20.6%,阳性预测值为85.5%;TET分别为84.7%、70.6%、18.6%、94.9%。结论AECG与TET诊断冠心病各有优缺点,TET的灵敏度、特异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AECG。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焦虑症患者心律失常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72例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确诊为焦虑症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自我症状的记录和对应时间心电图对照比较出现3种心电图表现,分别为心律失常、ST-T改变、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常见类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复合型异常,心律失常例数、比例分别为32例(11.8%)、4例(1.5%)、136例(50.0%)、52例(19.1%)、12例(4.4%)、16例(5.9%)、10例(3.7%)、2例(0.7%)、2例(0.7%)、6例(2.0%)。结论焦虑症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医师应当强化对精神和心理性疾病的认识,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时诊断该类疾病患者,应用小剂量抗焦虑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使患者心理症状得到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出现。

  • 标签: 焦虑症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心电图(动态、常规)诊断冠心病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心电图,观察组选择动态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冠心病诊断效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