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大田综合征是一种恶性癫痫,1976年首先由日本学者大田提出,国内罕见报告,现将我院一例住院患儿,结合有关资料报告如下:患儿黎××,女,52天,住院号:75669,于1993年10月22日,诊为癫痫而入院。30天前患儿在医院婴儿室出院后即发现患儿每次睡前先双眼上翻,出现一声尖叫,继而惊

  • 标签: 大田原综合征 脑电图 年龄依赖性 新生儿及小婴儿 住院患儿 强直阵挛发作
  • 简介:目的:开发繁琐和固定性等特点限制了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和传播,而积件是突破课件使用局限性的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改革,充分发挥CAI在生理学教学中的作用,该文对生理学CAI积件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从现有学科知识点的划分、素材的搜集、积件开发平台和积件库存放平台的选择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积件的建设方法,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生理学 CAI 积件
  • 简介: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L1的核表达质粒,为下一步探讨蛋白的表达以及蛋白的功能研究作准备。方法:以临床HPV16阳性标本为模板,PCR扩增L1的片段,L1片段经EcoRI和SalⅠ双酶切后,插入载体pGEX4T-1,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平板筛选获得pGEX4T-1/HPVL1的阳性质粒。通过酶切、测序验证质粒的正确性。结果:构建了核表达质粒pGEX4T-1/HPV16L1,并通过酶切、测序等方法验证其完全正确。结论:成功构建的pGEX4T-1/HPVL1为今后的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研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为HPV16的疫苗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16 质粒 构建
  • 简介: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产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核表达,并检测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重组L1酶的稳定性.方法:PCR扩增L1酶的编码基因,将其亚克隆入pUCm-T载体,测序后将L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4la(+)后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结果:本实验中的L1酶与国外同类酶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2.44%.重组L1酶水解青霉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能力接近,氨曲南及头孢他啶对L1酶高度稳定.结论:对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克隆测序及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抗生素对L1酶的稳定性研究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原核表达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型 特性研究
  • 简介:本文采用家兔致热热限性或非热限致热原性,作为中医的“高热”和“发热不甚”模型,观察桑菊饮的解热效应,探索温病之病入气管血分证“高热”与病在肺卫表证而“发热不甚”的划分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辛凉轻剂桑菊饮仅对非热限致热原性发热(△T<1.5℃)有解热效应(P<0.001),对热限性发热(△T>1.5℃)无效(P>0.05)。

  • 标签: 桑菊饮 致热原 非热 血分证 原性 辛凉
  • 简介: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上应用广泛,但过敏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危害极大。本文采用放射过敏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test,RAST)检测临床青霉素类过敏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选择有青霉素类过敏史病人和皮试阳性病人115例,检测其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对BPO-PLL、BPA-PLL、APO-PLL、APA-PLL、AXO-PLL、AXA-PLL、PVO-PLL、PVA-PLL和FLUO-PLL等9种抗原的特异性。

  • 标签: 类过敏 青霉素类 病人 过敏原 人血清 放射
  • 简介:厌氧菌感染是一大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尤其是以脆弱类杆菌为代表的类杆菌属细菌感染涉及到内科、外科、耳鼻喉、妇产科、口腔等临床各科,由于培养困难、阳性率低、常漏诊,漏治。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脆弱类杆菌染色体部分基因、克隆并筛选到可作为DNA探针的不同特异性的DNA片断,为厌氧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先进手段提供物质基础。我们抽提纯化了脆弱类杆菌(B.fragilisATCC25285)染色体DNA,用四核苷

  • 标签: 脆弱类杆菌 DNA 类杆菌属 厌氧菌感染 特异性 重组质粒
  • 简介:本文分析了14组不同时间长度的数据段,从脑电背景和突发(异常)脑电活动两个方面观察其对BEAM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数据段对脑电图背景分析的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异常成分含量的数据段随其含量的多寡结果各异。异常成分含量大于25%的数据段对BEAM结果影响显著(P<0.01)。本文提出:1.脑电背景分析,可截取不少于30秒数据段分析。2.突发(异常)脑电活动分析,截取的数据段必须含有25%以上的异常成分。3.对背景活动和突发(异常)成分分别进行分析,有利于获得两者各自的特征,结果更准确。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频谱 数据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