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经济间谍法,简称EEA,于1996年10月公布实施。原意是保护美国的商业秘密,以更严格的刑事规范,结合联邦检警公权力的运用,遏制侵犯智慧财产权的商业间谍行为。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在美国境内、外与美国企业有往来的法人及自然人。

  • 标签: 经济间谍法 1996年 商业秘密 商业间谍 美国企业 公权力
  • 简介: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框架巴基本形成,其核心内容是“全球收缩”经贸保护政策和“美国优先”国内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框架将对美国经济、全球经济和中美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首先,特朗普上任后推出的“美国优先”的大规模财政刺激、减税、扩大基建投资和放松金融监管等举措,将对美国短期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其次,特朗普“全球收缩”的经贸保护政策对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中国而言利大于弊,会给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带来一些空间,尤其是给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发展机遇。再次,为防止欧盟、俄罗斯、日本、印度、韩国等与特朗普政府达成不利于我国的协议,建议积极利用现有的国际交流平台,全面地与特朗普政府及其团队核心成员建立各种联系,引导中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构建有效的新型中美经贸合作格局,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 标签: 特朗普 收缩战略 地缘政治 贸易保护 全球经济
  • 简介: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着高额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双高赤字起自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可以说是“里根经济学”为取得成功所付出的代价.90年代的克林顿政府所采取的削减联邦财政赤字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获得了成功,而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则继续导致了美国贸易赤字的增长.小布什政府上台次年重新出现财政赤字,其后双赤字不断攀升,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布什政府推行的减税计划造成政府税收下降和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开支的大幅度增加是联邦财政重现赤字的主要原因;美国贸易赤字居高难下并不断增加,从根本上说则是美国经济中消费和支出远远大于其产出的结果.双赤字对美国经济有利有弊,但归根到底弊大于利,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增长蒙上了阴影,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美国的双高赤字形势虽然可能会有所改观,但作为一种总体的状况恐会长期存在下去.

  • 标签: 美国经济 财政赤字 贸易赤字
  • 简介:当前美国经济增长势头的特点及其启示谭颂德一、当前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异常强劲的若干特点进入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异常强劲。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可持续的平均2.6%的增长率增长已经7年。1997年首季经济增长率高达5.8%,就业率高于95%,通货膨胀率稳...

  • 标签: 美国经济增长 增长势头 经济增长率 世界经济 粗放型经济增长 生产制造方式
  • 简介:<正>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华人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地华人资本的不断注入,美国华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现已跃居全美各少数民族之首,华人家庭的年收入也已超过白人家庭。美国华人经济的发展引人注目,从海外一些华文报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趋势。

  • 标签: 华人经济 美国华人 华人资本 制衣业 经济的 银行业
  • 简介:美国经济正在出现泡沫经济膨胀的危险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症状:生产大幅下降、股价居高不下、合并热日益升温、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和货币供应不断增加。第一,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今年一季度美国制造业的设备利用率已下降到了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各大制造业公司纷纷报出利润率下降的报表。美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停滞乃至衰退状态与不断上扬的美国股市行情形成强烈的反差。第二,80年代中期到1995年以前,美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始终在13倍以下,97年上升到27倍,98年进一步上升到35倍,99年一季度已高达38倍。95年美国股市收益的46%来自于利润,97年股市收益几乎100%来自资产溢价,98

  • 标签: 泡沫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货币供应量 资产溢价 美国经济 股市收益
  • 简介: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出现新的经济形态: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为主导,以全球为导向,以网络为载体,以周期淡化为特征。新经济的核心是信息经济。在21世纪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之时,世界新经济即将来临。在新旧经济交替时期,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既要加速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信息化的双重任务。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新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

  • 标签: 新经济 信息技术装备 发展中国家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经济时代 世界经济
  • 简介:1风险投资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但它开始形成规模是在本世纪50年代,而迅速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却是近几年的事。1958年,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成立了中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颁布了中小企业投资法(SBIA),允许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以1美元的自有资金获得4美元的政府低息贷款,以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SBIC在声势上推动了风险投资的发展,但因其低效率的弱点,风险投资并没有真正的壮大。1978年,美国通过立法降低了资本所得税,并允许养老基金进入风险投资行业,营造了一个更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

  • 标签: 美国新经济 风险投资美国 新经济成因
  • 简介:美国西部在开发前是一片现代文明几乎从未涉足的土地。那里有大草原、有荒漠、群山,还有半湿润的气候和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的印第安部族,原始、神秘而壮丽。经过大规模开发建设,西部经济迅速崛起,带动了整个美国经济的起飞,也为其他国家落后地区的开发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

  • 标签: 美国经济 落后地区 西部经济 开发建设 美国西部 土地
  • 简介:2007年初以来,随着一些大型房贷及金融机构纷纷出现问题和申请破产,美国房屋次贷市场出现强烈动荡。2007年3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标志着潜伏多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正式爆发。其影响不仅迅速从金融市场扩大到整个美国经济,还逐渐波及到全球其它大部分国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全球经济的波动,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

  • 标签: 美国经济 经济动荡 纽约证券交易所 全球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市场扩大
  • 简介: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不断挑起贸易摩擦,先后利用美国贸易法案对中国产品实施进口限制与保护。通过美国对华直接出口、在华美资企业对美国出口、美资企业在华销售、美国从中国进口以及中国出口盈余回流美国五个角度,全面分析美国从中美双边贸易中获得的各种收益与福利。可知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绝不是中国方面独吞利益,而是双赢、互利与共享的,中美双方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具有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因此,美国回到谈判桌前开展战略合作与对话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 标签: 中美贸易冲突 收益账 福利账 战略合作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技术革命的周期不断缩短,加之计算机技术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有了质的飞跃,各国经济总量快速膨胀,出现又一个快速增长期,被称为"新经济"时期.新经济一词源于美国.2000年4月5日,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在召开的"白宫新经济会议"上首次使用了"新经济"一词,并得到了在场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德豪斯的积极回应.

  • 标签: 试析 飞跃 克林顿 总统 回应 白宫
  • 简介: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经济全球化需要国际分工,虚拟经济不能摆脱实体经济而存在。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虚拟经济是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认真分析虚拟经济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对中国未来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要吸取美国虚拟经济孤立发展的教训,使中国虚拟经济深深植根于实体经济之中。

  • 标签: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
  • 简介:美国官员出差大多乘坐飞机或驾驶汽车,市内公务则主要依靠公交工具和公务用车。由于私车拥有率高,经常可见官员开私车执行公务。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徐进对美国的私车公用制度进行调研认为,美联邦政府以经济高效为目标,对公务交通工具选择积极疏导并严格规范,这对我国公车制度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私车 美国 经济 意义 借鉴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 简介:一、前言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是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成熟金融市场面临的最为危险的金融冲击,已经导致了世界经济严重下滑(IMF,2008)。美国近年来错误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造成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其背后却是美国宪政的失败,特别是财政立宪和货币立宪的失败。熊彼特(Schumpeter,[191811954)曾将“危机”定义为国家基本原则的崩溃,因此

  • 标签: 美国金融 美国宪政 经济学分析 危机成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货币政策
  •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改革使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 标签: 我国西部地区 美国西部开发 东西部地区 工业布局 二元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 简介:2003年12月19日,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邀请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龙登高博士发表题为“美国华人经济:在边缘与前沿的成长”的演讲,分析和报告美国华侨华人经济活动的现状、特色、趋势以及美国华侨华人的移民动向和人口概况。

  • 标签: 美国 华人经济 学术会议 唐人街 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