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集体安全”一词近年来在国际关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许多人也认为集体安全是一种可靠的安全模式。集体安全有其优点,但同时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憾,对此我们应有全面的认识。中国在集体安全问题上应客观冷静地采取科学的两面兼顾的态度

  • 标签: 安全理论 集体安全 安全体系
  • 简介:2014年7月,日本安倍晋三内阁通过名为“为维护国家生存、保护国民而形成无漏洞的安全保障法制”的阁议决定,通过修改行使武力的条件,在事实上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这是二战后日本安全政策的重大转变,意味着日本可在自我防卫目标之外行使武力。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坚持“日本虽然在国际法上拥有集体自卫权,

  • 标签: 集体自卫权 安倍内阁 战后日本 解禁 安倍晋三 安全保障
  • 简介:集体性失明:反思中国学界对伊战、阿战的预测”一文通过分析部分中国国际问题专家十年前对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的预测与判断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并由此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近乎“休克式”反思。该文在材料选择与使用方面均存在明显缺陷,其悲观的结论不能不让读者质疑;且文章“破”多“立”少,不利于推进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深入发展。

  • 标签: 选材 用材 观点 质疑
  • 简介: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政党政治去意识形态化的趋势、新媒体在选举政治中的广泛应用、利益集团强大的游说压力、网络化社会的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关系的交织态势、政党体制的惯性掣肘和僵化,欧美政党在“体系-过程一政策”3个层次上传统和固有的政治功能包括政治系统的维持和适应——政治社会化功能、政治沟通和政治募员功能.

  • 标签: 政治功能 政党政治 弱化趋势 21世纪 欧美 政治社会化功能
  • 简介:1954年以美国为首签署的正式把南中国海纳入美国的防御圈内;此前,南中国海位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防线之外.之后,该条约多次被试图援引,用以对付所谓的'共产主义',实指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活动.纵观20世纪50、60年代,在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下,美国不仅试图否认中国对南中国海岛礁的主权,还坚决反对中国在南中国海采取任何行动,但放任台湾当局、菲律宾和南越等冷战盟友在南中国海的活动.

  • 标签: 条约 共产主义 放任 台湾当局 集体 主权
  • 简介:十年前中国国际问题专家对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的预测与判断,不论是战略判断还是战术预测,大多与事实相去甚远。当时那些预测背后的理论、事实、逻辑、方法,不仅反映出学界对两场战争的研究轨迹和缺陷,还可以折射出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无序混杂,构成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奇形怪状的基石,浮躁的学风和研究激励机制则进一步加剧了乱象。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研究方法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 简介:国际政治学贴近现实政治,必须服务于现实国际政治斗争。中国政治的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者们在某些问题上看法的齐一性。一切正确的知识都必然包含着某种预见性。对于重大事态、重大问题的阶段性变化,国际政治学者须凭借正确的历史观,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独自做出判断,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把“中国和美国”这个题目弄清,应是中国国际政治学者主要的使命之一。作为知识生产机构的智库远景无限,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代自身会塑造出满足其需要的知识人才。

  • 标签: 国际政治学 研究方法 时代特征 美国 中国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2013年由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之后已经经历了四个年头。期间,“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不少国家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在刚刚闭幕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带一路”成为和“四个自信”一样在大会上被频繁提起的时政热词,足见中国政府对该倡议的重视以及推行力度。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概念推广、制度建设以及帮助沿线各国进行金融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虽然成果颇丰,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尝试借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重点选出“公共产品”以及“选择性激励”两个关键概念进行再解读,并借助这些概念对中国今后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过程中相应地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一带一路” 曼瑟尔.奥尔森公共产品选择性激励
  • 简介:长期以来,国际军备控制机制得到国际上的广泛参与和普遍遵守,但由于种种原因.军控机制存在着严重的脆弱性和执行的复杂性。当前在军备控制领域,一方面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无核武器”的倡议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应,另一方面是朝核、伊核问题前景扑朔迷离,核武器、核材料、核技术扩散形势严峻。此时,美俄两个核大国重启核裁军进程,促使其他核国家也为核裁军、保证核安全采取积极行动,形势有了转变。联合国安理会在促进国际军控、防止核扩散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人们期待2010年的核不扩散条约取得成果。

  • 标签: 国际军备控制 国际安全 核裁国 核不扩散
  • 简介: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中印边界争端不断加剧。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世纪末,中印边界争端出现缓和的态势。21世纪初期,中印边界争端仍然时有发生,但都以和平方式得以解决。2013年5月和10月,中国李克强总理和印度曼莫汉·辛格总理实现年内互访并签署一系列重要文件,形成了中印解决边界争端的一系列危机控制机制。

  • 标签: 中印边界争端 危机控制 机制
  • 简介: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进展,不断智能化的自主武器日益显现出伦理和安全风险,使得限制或禁止自主武器成为全球安全治理领域的新兴议题。相比其他军控对象,自主武器军控进程在过去几年中获得较快推进,其中《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会议已决定设立政府专家组专门探讨自主武器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自主武器军备控制的概念、伦理和安全争议,旨在通过这种梳理更好地理解自主武器军控进程发展的动因,并对这一进程的未来走向做出预测。当前,自主武器军备控制的主要动因集中在道德层面,特别是让机器自主决策杀伤引发的伦理忧虑。而从安全层面看,自主武器蕴涵的安全风险在其他新兴技术领域同样存在,而发展和使用自主武器带来的战略红利依然显著,这使得主要国家推动自主武器军控的意愿并不强烈。在权力政治与道德政治的博弈下,自主武器军控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将难以形成实质性成果,稍有可能的是通过“软法”等非约束性方式塑造一定的国际规范。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可以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在确保战略利益的同时营造有利的大国形象。

  • 标签: 人工智能 军备控制 自主武器 国际安全 安全治理
  • 简介:在中国和印度最终解决边界与领土争端之前,实际控制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战略利益矛盾,中印双方对实控线的位置存在不同认知,难以就澄清和划设实控线的问题达成-致.实控线认知差异也持续引发中印在边境实控线地区发生军事对峙.从中国对解决边界问题的总体战略谋划、中印双边关系以及相互战略安全着眼,有必要在高度务实的基础上探寻管控实控线态势的新路径,为最终解决边界问题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 标签: 中印边界问题 实际控制线 冲突管控
  • 简介:本文从制度环境、制度安排、政策和策略等方面对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如何处理与其它政党、社群组织和普通选民的关系和社会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制度设计上,它是一个存在一定程度多元制衡的一党独大的以行政为主导的软权威主义的政体。在处理与反对党的关系方面,执政党的基本原则是一方面对其严格限制和控制,采取一切“合法的”手段把其摒弃在国家权力之外,另一方面则保证其在一定程度上的发言权,以对执政党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反映不同的利益和政见。在处理与社群组织和选民的关系方面,其基本原则是通过推行国家合作主义的政策把人民群众纳人执政党所设定的政治发展进程之中;实行一种具有多元利益表达和一定民主性的、提倡体制内合作的自上而下的制度;人民行动党在联系群众方面已经形成了高度制度化的联系机制,尤其是这种机制不是一味迎合人民群众的眼前需要.而是着眼于其长远利益。

  • 标签: 人民行动党政府 反对党 社群组织 人民群众 社会控制
  • 简介:<正>孟加拉国把1987年1月2日定为人口日。艾尔沙德总统在当天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孟加拉国政府设立这个人口日的目的在于掀起一个计划生育的运动。政府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在农村地区奠定计划生育的基础。在计划生育委员会强有力的支持下,通过全体人民的努力,使孟加拉国人口控制运动获得成功。艾尔沙德总统自1982年3月接管政权以来,一直强调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把人口问题作为国家的最重大问题来处理。他亲自出任全国人口控制委员会主席,领导全国计划生育

  • 标签: 孟加拉国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增长 计划生育工作 农村地区 人口问题
  • 简介:试论印度人口控制工作中的问题与失误张传鹤印度到1991年已有人口844亿,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从1951年起,印度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推行人口控制政策,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开推行人口控制政策的国家。印度的人口控制工作无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标签: 人口控制 印度 人口工作 工作中的问题 绝育手术 人口政策
  • 简介: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和意大利裁军与冲突研究国际学校(ISODARCO)联合主办的北京第二届军备控制讨论会于1990年4月4~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讨论会的18名外国代表来自美国、意大利、苏联、英国和瑞士,其中包括意大利裁军与冲突研究国际学校校长卡洛·谢尔弗,美国物理学家、前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IBM公司研究员、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加温等著名学者专家。68名中国代表来自核工业部、外交部、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国防科工委、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等数十个单位。

  • 标签: 军备控制 计算数学 国际学校 美国物理学家 核工业部 应用物理
  • 简介:建模与控制由经典到非经典的发展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法,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过程

  • 标签: 建模 控制 经典模型 非经典模型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