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合作组织第六次元首会议于6月15日在上海举行。这既是成员国元首的一次正式的、决策性的会议.又是上海合作组织五周年的庆祝会。除了6个正式成员国的元首到会外.印度、巴基斯坦、蒙古、伊朗4个观察员同的领导人也应邀出席。鉴于阿富汗同上合组织已建立了一个联络小组,阿富汗领导人也作为客人参加。与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正式关系的一些其他围际组织的领导人或代表.包括联合同、东盟、独联体、欧盟等,也应邀与会。会议总结五年来的成就与经验,规划未来合作的目标.被称作是一次继往开来、团结务实的盛会,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稳步发展的良好趋势。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稳步发展 会议总结 领导人 巴基斯坦 成员国
  • 简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两处对国际形势进行了综合判断。一是在开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二是在关于外交的第十一部分的开头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上述判断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变化。

  • 标签: 国际形势 胡锦涛总书记 综合判断 当代中国 世界 变革
  • 简介:一、概貌根据世界银行《1988—89年世界债务表》的数字,1987年底向世界银行提供债务情况报告的发展国家(共有111个)的外债总额为11695亿美元,其中拉丁美洲地区占4425亿美元(占38%,居首位);亚太地区发展国家占2021亿美元(占17%,居第二位);南撒哈拉非洲1288亿美元(占11%);北非与中东1075亿美元(占9%);南亚82亿美元(占

  • 标签: 债务危机 债务问题 拉丁美洲地区 国际收支状况 外资投资 贷款计划
  • 简介:该书是由特奥多·沙宁总编的《“发展社会”的社会学》丛书的一部分。本书的撰稿人属于多学科领域,这基本上符合该丛书的宗旨,即正如沙宁在前言中所指出的,“有意不考虑刻板的学科分类”。虽然本卷的各

  • 标签: 沙宁 学科分类 卷中 中所 哈姆扎 辛格
  • 简介:五十年代以后,多数东盟国家都出现强劲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增长。研究表明,这种增长是由如下两个主要力量引致的:一些地方公司和海外公司合营的合资企业和发展国家通过政府干预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的努力。虽然这种增长决不是没有问题或矛盾的,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产出和就业呈现的增长趋势线却未受到政治经济学家严厉的质疑。为了进一步进行讨论,我们有必要从“增长趋势线”和经济周期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检验一下从五十年代未到现在的经验。这样做不仅能进一步弄清增长是如何在战后和后殖民地亚洲的具体条件下推进的,而且还能提醒我们留意,不至于把资本积累过程的结构调整进程同经济真正陷入长期危机混淆起来。

  • 标签: 趋势线 东盟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 海外公司 增长过程 政治经济学家
  • 简介:浅析印度经济发展的资本形成文富德CAPITALFORMATIONFORINDIA’SGROWTH¥WenFudeThenationaldevelopmenthasbeenbenefitedmuchfrommanyfactors.amongwhich...

  • 标签: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公营部门 印度政府 公营企业 国内储蓄总额 卢比
  • 简介:自1956年非开启外交关系以来,现代中非合作就已经开始,当时中非合作的重点是政治领域,中国支持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非洲国家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从1978到1999年,中国与非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非合作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 标签: 中非合作论坛 非洲 民族独立运动 改革开放政策 外交关系 政治领域
  • 简介:近来国际社会的剧变所引起的动乱,使西方全神贯注于一些紧迫的问题,而很少注意澳大利亚与东南亚日益加强的合作。然而,针对一个在经济、人口和城市化方面发生激变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地区的澳大利亚外交、贸易和防卫政策的演变,是值得注意的。澳大利亚这个唯一的单一国家大陆是一个濒临印度洋、太平洋和南洋的“欧洲人”国家。澳大利亚处在正进行着工业革命的东南亚地区附近,它是一个盛产矿物、纤维和粮食的稳定且活跃的中等大国。由于远离北大西洋联盟的中心,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确实很难同它的种族、历史与情感偏见协调一致。作为一个原先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同英国的亲密关系掩盖了它的独立需要。

  • 标签: 澳大利亚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 皇家海军 东盟国家 军事演习
  • 简介:80年代中期开始,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亚太发展国家或地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或地区的外资普遍大幅度衰减。随着近期经济的复苏,在今后2至3年期间内,亚太发展国家(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将呈现出新的发展热点与趋势。

  • 标签: 金融危机 外国直接投资 亚太地区 发展中国家 发展趋势
  • 简介:本文旨在论述发展印公共外交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开展对印公共外交提出建议。本文强调,在中印相互依赖加深与双方互信不足并存的背景下,加强公共外交正当其时。这既有助于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也是推进两国舍作的必然要求。同时,本文还较为系统地从战略目标、工作内容、实施主体、目标对象、重点部门以及资源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 标签: 中国 印度 公共外交 策略
  • 简介: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差距战后,世界贸易大致在任何期间均一直是以高于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速度扩大着。在战后世界经济的黄金时期、即:六十年代期间,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在七十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时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为5%,

  • 标签: 出口贸易 世界石油危机 年平均增长率 工业制品 国内生产总值 中间产品
  • 简介:近两年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先后进行了“破冰之旅”、“融冰之旅”和“迎春之旅”的互访。双方确认发展战略互惠关系。发展日战略互惠关系,既要充分认识国际大环境双边战略互惠利益,也离不开中日关系的惯性因素:既要提出发展战略互惠关系长远规划,也要积极应对中日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既需要双方领导人运筹帷幄。

  • 标签: 互惠关系 中日两国 中日关系 长远规划 领导人 国际
  • 简介:当前发展日关系的主要课题高海宽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政治形势继续呈现出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中日关系也正在面临着如何继续深入发展的问题。明年又将迎来中日复交25周年。当前,中日双方需要共同努力,解决好几个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课题。一、充分肯定全面...

  • 标签: 中日关系 两国关系 台湾问题 政治形势 “台独”势力 对华关系
  • 简介:几年来,发展国家的地位和影响总体上升,但发展国家发展任务繁重,面临的变化、挑战和诉求复杂。发展国家将继续呈现发展的不平衡性、多样性和竞争性,发展大国的地位更加突出。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期待 发展中大国 国家发展 平衡性 竞争性
  • 简介:亚洲发展国家的人口与粮食问题黄华人口与粮食是发展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国际行动理事会多年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我想着重讲一讲亚洲的这一问题。亚洲的发展国家都正致力于各自的工业化及经济与文化现代化事业,因此,他们都希望世界和平、国内稳...

  • 标签: 粮食问题 亚洲发展中国家 国际行动 人口控制 黄华 粮食产量
  • 简介:1989年10月20至23日,苏联亚非团结委员会在莫斯科举行'当前世界发展国家'国际会议,讨论在苏联提出'新思维'的背景下发展国家发展和变化的前景。有54个国家的84名代表出席会议,大多是政党、组织和团体人士。现据一印度代表在印度《政治与经济周刊》1989年第48期上的报道简介与会者发言情况如下。一、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苏联前副外长贾丕才主旨发言:

  • 标签: 国际分工 经济分工 世界经济 亚非国家 发展中国家经济 外国直接投资
  • 简介: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尽管发展国家在这一浪潮处于弱势地位,但不少国家仍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南南与南北经济合作的同时,积极争取有利的国际条件。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经济全球化 发达国家 经济合作 GDP 人力资源开发
  • 简介:整个90年代,中日关系起伏动荡,摇摆不定,处于一种没有航向的漂流状态。期间经过了邦交正常化20周年(1972-1992)的洗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1945-1995)及日本围绕“不战决议”的风波,日美关系重新调整定向(1996年)与“新防卫合作指针”出台(1998年)的冲击。在10年内,两国学者或形形色色的“第二渠道”频频开会,出谋划策,努力探索并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然而始终未能使这对亚洲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摆脱“漂流”,驶入面向新世纪的正确航道。

  • 标签: 中日关系 双边关系 邦交正常化 日美关系 风波 决议
  • 简介:人权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战后,发展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利益需要,赋予人权以新的内容,形成了与西方国家人权观不同的特点,而赋予人权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内涵,是发展国家实践人权的根本所在。作为发展国家,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人权,维护和实行社会主义人权。中国坚持尊重主权与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积极谋求现代国际人权的实现

  • 标签: 人权 发展中国家 人权理论 人权观 社会主义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