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为图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信息化渗透到图书工作的各个领域,完全改变了那种单一印刷型的载体结构,收藏文献信息形式向多样化载体和分散化的格局发展。图书信息化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发达的信息产业和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为标志,其核心是从纸张、摄影胶片和录象带等实物信息媒体向它们的计算机模拟形式转移。在社会需求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图书的保存职能将融于现代信息的存贮和传递之中,传统图书将成为现代信息服务中心。

  • 标签: 信息化 图书馆信息化 信息中心 数据库 信息高速公路
  • 简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图书的生存产生冲击和挑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电子(数字)图书将是全球研究、实施的热点高科技项目。然而,传统图书在这种大潮中将会继续生存、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被电子图书完全取代。21世纪将是传统图书、电子图书互存互补的时代

  • 标签: 传统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 信息技术 信息高速公路 无纸社会
  • 简介:高校图书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规程》的要求,高校图书履行教育职能也应以德育为首,强化育人职能,按照自身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育人环境,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作用。

  • 标签: 高校图书馆 育人职能特点 德育教育作用
  • 简介:ICI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企业,现代图书的科学管理逐步引入ICI概念.本文据此尝试从图书的形象设计角度探讨今后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图书的发展规划,并进一步论证了这一目标得以实践的条件.

  • 标签: ICI 中心图书馆 形象设计
  • 简介:数字图书联盟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新形式。印度UGC一仆删ET数字图书联盟以向读者提供电子资源服务为目标,以分层管理模式和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为基础,选择合理营销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功构建了印度最大的数字图书联盟;借鉴其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促进我国数字图书联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数字图书馆联盟 资源共享 印度
  • 简介:日本国立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CenterforSoutheastAsianStudies,KyotoUniversity)位于日本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京都市的中心地带,由北向南贯穿整个京都市的鸭川河就从东南亚研究所旁边流过。该所是日本从事东南亚学术研究历史最悠久、力量最雄厚的专业性研究机构,拥有一座2层楼的图书,详细地址为京都市左京区吉田下阿达町46号。

  • 标签: 南亚研究所 图书馆馆藏 京都大学 日本国 东南亚 简介
  • 简介:宗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互相交织的形态沿着“海丝”向各国传播。站在国际文化战略高度,宗教领域的民间外交可视为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角度挖掘宗教的人文内涵是十分可行的。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重要区位优势和侨缘优势。福建民间宗教信仰,就其规模和影响已远超正统宗教的民间信俗,在走向东南亚的历史播衍中,已不仅是单纯的宗教性或学术性问题,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担负起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明对话、传递中华文化、营造中国形象的政治文化外交使命。东南亚也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一方面,同根同源的民间信仰成为海外华族与祖籍国精神文化互动的源头;另一方面,福建民间信仰也渗入居住国民众生活,以自身蕴涵的中华文化基因勾画出多元兼容、和谐共处,知恩图报、崇德敬贤,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图景。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推广格局中,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通过民间信俗渠道“走出去”,将民间信仰纳入对外传播影响力与话语权建构的主体框架中,纳入公共外交新生态的良性培育体系内,是极具前瞻意义的。

  • 标签: 民间信仰 福建 东南亚 “海丝”
  • 简介:中巴经济走廊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中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对方在外交战略中位置愈发突出。本文通过对中巴建交以来(1951-2018)中国大陆对巴基斯坦题材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相关题材图书出版存在宗教文化类图书出版数量少、巴基斯坦主流思想家介绍少、出版作品转化率低、出版架构不稳固等不足。本文认为要鼓励高水平出版文化交流、加强对巴基斯坦主流思想家作品引介、加大出版投入与培养专业编辑队伍、丰富出版种类与拓展文化交流样式等。

  • 标签: 中国 巴基斯坦 出版 问题 对策
  • 简介:电子图书已走进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登上跨世纪的科学文化舞台。这种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成就的新媒体,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电子图书的诞生,是社会走向“无纸信息系统”的重要一步,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

  • 标签: 纸媒图书 电子图书 多媒体 光盘
  • 简介:前言本文不是论述当代的华侨、华人问题。为了有助于了解华侨、华人世界,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尤其是从社会史和移民史的角度来论及华侨、华人问题。目前,全世界的华侨人口大约有一千数百万乃至两千数百万人,大半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有的国家华侨人口极多,据说有400万乃至600万人,已经颇具影响。在泰国,华侨人口占总人口的13~15%左右,而日本的华侨则只有七万人左右,仅占总人口的0.05%。因此,仅以日本的情况而言对华侨难于有充分的了解。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华人世界 十七世纪 赤阳 十六世纪 西方殖民者
  • 简介:去年,国际社会较为集中和系统地关注“中国因素”的发展,各国纷纷据此调整对华政策,其转变具有深层的战略考虑。中国与现行世界体系的关系正由局部的、分散的联系向结构性、系统性发展。

  • 标签: “中国因素” 解析 国际社会 对华政策 世界体系 系统性
  • 简介:前进中的北京、上海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为纪念协会成立10周年,组织了第17次访华团。10月10日,我们离开名古屋,踏上访问北京、上海以及中国内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喀什和乌鲁木齐等地的旅途。

  • 标签: 中国内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感知 乌鲁木齐 长野县 北京
  • 简介:我与交流协会的缘分1993年的一天清晨,我正在办公室专心备课。在我工作时,我办公室的门通常是关闭的,可是那一天,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的门敞开着。突然,杜艳女士探头进来向我问路。我从书桌旁站起,向她走去,发现原来门外还有几位,他们是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的一个团组。因为需要在地图上查找一下他们打听的地方,于是我就请他们到我办公室里坐坐,喝杯茶,聊会儿天。没想到.这一聊就是两个多钟头,而且成果斐然。

  • 标签: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中国研究 办公室
  • 简介:1995年12月3—8日,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对我国进行了他1994年7月就任总统以来首次国事访问。随同来访的有他的夫人、副总理、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工业部长等。乌总统与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举行了会谈,就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国际问题及进一步扩大两国经贸合作交换了意见,还接受了外交学院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两国签署了关于发展与加深友好合作关系、避免双重征税、和平利用宇宙空间、金融和统计合作等文件。从各方面报道看,乌总统此访意在进一步加深乌中关系。

  • 标签: 乌克兰 国际问题 经贸关系 经贸合作 亚太地区 两国关系
  • 简介:2009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行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将我省对俄合作提升为国家级战略对策研究”。参加本届年会的有: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省社联学会部副主任丁伟国,学会副会长、学会前秘书长宿丰林研究员,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所所长刘爽,学会副会长、

  • 标签: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年会纪要 俄罗斯 学会 中亚 东欧
  • 简介: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省第四次东南亚学会学术讨论会于2月21日至2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省内外近七十个单位的一百三十多名代表,对华侨史和华侨现状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在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和各方面的看法,加以综合整理,供进一步讨论时参考。一、关于华侨、华人和华裔的涵义问题(1)关于华侨的涵义,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凡侨居国外,从事职业的中国人及其子女,侨居时间在一年以上,其生活费用依靠在侨居地从事各种工作而获得的,都是华侨”。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由中国本土移居到国外去谋生或从事经济活动而定居的中国移民及其在外生长的后代,而与祖国尚有经济上或其他联系而又保留中国国籍的人们总称”。另一种意见认为,华侨“是指移居国外而仍保持有中华民族特征和中国国籍的人,这一类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这三种看法分别强调了

  • 标签: 历史学会 中国移民 学术讨论会 移居国外 国籍问题 经济活动
  • 简介:处在经济活跃地区的中国一般来说,亚太地区包含日本、中国、新兴工业化经济中的南朝鲜、台湾、香港与新加坡、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的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新加坡也是东盟的一个成员国),它们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多数亚太经济都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有许多还经历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

  • 标签: 经济增长势头 亚太经济 太平洋西岸 高速经济增长 台湾经济 东盟国家
  • 简介:赞比亚是中南部非洲最早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非洲大陆获得中国援助时间较长、额度较大、种类较全的国家。2014年是中赞建交50周年。如何认识和评价中赞关系,并在中非关系由“援助”转向“合作”的过程中,让两国关系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促进中赞关系进一步发展,值得认真思考。本文在梳理中赞关系发展50年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利于中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未来构建与发展中非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赞比亚 中国 中非关系 两国关系 外交关系 南部非洲